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41节
    马下传来个清稚的声音:“阿姐!”
    阿姒问晏书珩:“怎么了?”
    “是在船上的小郎君。”晏书珩下了马车,“小郎君,跟着你那位妇人呢?”
    小孩声音带着哭腔:“她也走了……亲戚不收留,她无法养活我。”
    阿姒从马车内探出身子,想起昨日那妇人说过要去宜城投奔亲旧,想必是如今走投无路,只能舍弃孩子。
    又或者,她有了别的猜测。
    昨日那妇人无端对着他们两个陌生人说了一大通,或许是本就料到亲旧不会接纳孩子,听他们提起晏长公子,认为他们非富即贵,定能抚养孩子,这才刻意铺陈。
    不论如何,眼下孩子已然孤苦无依,阿姒朝下方唤了声:“夫君?”
    晏书珩:“夫人想带走这孩子?”
    阿姒有些许犹豫,她本就给他增添负累,又怎敢乱当菩萨?但小郎君很懂事地说:“阿姐,我人小吃得也少,还认识几个字,我可以替你做事,给你当僮仆!”
    阿姒一阵酸涩,若他是个陌生孩子也就罢了,偏偏她见过这孩子的纯真聪慧,便更不忍心,问晏书珩:“夫君觉得呢?”
    晏书珩明白她的顾虑:“我的俸禄再添十个孩子也足矣,阿姒心疼便带上吧。”
    二人将孩子带上马车,小郎君很乖巧,也很冷静,问什么答什么。他语气稚嫩却又平静地告诉阿姒:他无家无国,已无姓氏,只剩个名字,叫阿晟。
    马车稳步前行,马后骑马跟着的穿云则朝着巷尾的妇人颔首。
    妇人如释重负地离去。
    到了客栈,阿晟大概是累坏了,吃饱便睡下了,阿姒叫过晏书珩:“夫君,这孩子当真只有四岁么?他说话条理清晰,沉着冷静,我四岁时,怕是话还说不明白呢。”
    他长指在她唇上轻点了下:“是么,可我看夫人平日牙尖嘴利的。”
    阿姒知道他又意有所指,借着要给小郎君盖被子的当口扒拉开他的手。
    阳光从身后的小窗洒入,给阿姒周身笼着一层薄薄的光,她的面容因背着光稍显朦胧,盖住了眼中尚存的朦懵。
    整个人十足温柔。
    竹鸢拾掇桌上器具,出门前还不忘给二人增进感情,笑道:“大人和夫人在这小郎君榻边上坐着,好似一家三口呢!”
    阿姒笑笑,对这孩子她只是怜悯惋惜,旁的不提,她自己还是个半大姑娘呢。
    想到这,她嘴角勾了勾。
    青年从身后拥了过来,圈住她的软腰:“夫人想要么?我们也可以的。”
    呼吸吹拂在颈窝,语气动作亦是前所未有温'存缱绻。
    掌心来到她软腹,轻戳了下。
    阿姒起初任他抱着,待听明白他指的是什么后,心里猛地一个激灵。
    要命,
    他莫不是在暗示什么?
    第28章
    成婚第一个月时, 两人尚还生分,江回这人又疏离得让人无法把他和情'欲想到一处,阿姒完全不担心要同房。
    如今日渐亲昵,才发觉他这人不仅不疏离, 还缠绵得很。且江回从未提过生儿育女的事, 他也实在不像想过早当爹的人。
    故而阿姒猜测, 夫君突然提起孩子, 大概是趁机在暗示同房。
    身后郎君见她迟疑,掌心覆着她小腹, 柔声问:“怎么了, 是不愿么?”
    阿姒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
    怕惹他多心, 她并不推开他,甚至放软了身子依偎在他怀中,既柔情似水又纠结道:“能与夫君生儿育女,我怎会不愿?但我眼下失明, 怕的就是不慎有孕,给夫君添乱也委屈孩子, 再等等,说不定我能复明呢,如若不能, 至少等回了建康。”
    这一番话着实有些肉麻,但阿姒自认为言辞真挚、挑不出错处。
    晏书珩眸中笑意浅得耐人寻味,擎在阿姒腰间的手收紧,下巴搁在她肩窝,轻道:“看来阿姒还是不够喜欢我。”
    这人果真多心了, 阿姒转过身,双手捧住他的脸哄道:“又在瞎想什么呢, 你是我夫君,你我情投意合,我怎会不愿?我不是说了嘛,是如今不合适,乖啊。”
    青年玩味地弯了唇角。
    他不紧不慢道:“我还以为,阿姒是只想和从前的我生儿育女呢。”
    话里酸涩掺杂着失落,阿姒心里一软,手抚上他英挺的鼻梁,描摹着这玉雕般的轮廓:“夫君身形高挑,生得亦俊秀,剑眉星目,英姿飒爽,若是生个孩子,定也和你一样好看,只是可惜,我如今眼盲……”
    阿姒对着眼前的昏暗叹息。
    因无法视物而生的惋惜充满真情实感,可晏书珩听来,更像是在为暂时不能与“江回”生儿育女而失落抱憾。
    耳边又漫起上回动情时,她欲拒还迎的那一声:“夫君,不成……”
    她对阿晟这孩子的喜爱。
    含羞带臊又深为遗憾的一番话。
    往日大胆又主动的撩拨……
    种种迹象动摇着他,或许她的生涩懵懂是假,与江回浓情蜜意才是真。
    顺着这条线深想,未失明前,阿姒与江回相处时,是否比如今和他要亲近?
    他们可曾真的抵死纠缠过?
    是否也会在情浓时想过生儿育女?
    明知这些可能是他庸人自扰的想象,但晏书珩还是被这条细细的线缠住了。
    这条线叫嫉妒。
    “夫君?”阿姒轻唤。
    也不知是否有被哄好,她哭笑不得时,继而听到他无奈的轻叹。
    “我无碍,同阿姒说笑罢了。”
    阿姒松了口气,拥住他的腰身,借着小阿晟转移话题:“若是夫君实在喜欢孩子,不如把阿晟认作义子或是义弟,这孩子实在聪慧得叫人不舍。夫君这般温柔,定也很会哄孩子,可惜我失明太久,只能想象出当初总是冷着脸的夫君,实在想不出你温柔的模样。”
    晏书珩听不得“想象”二字。
    更听不得“当初”。
    他用指腹抵住她下唇,轻轻下压揉按,低声蛊惑:“记不住就忘掉吧。容颜易衰,你不是喜欢我声音么,记住我声音便好。”
    他又回身看了眼孩子。
    这孩子天资聪颖,一年多里先后辗转多地,比同龄子弟更为沉着冷静,他原本授意妇人抛弃孩子,是想勾起阿姒刻意压抑着的善念,亦想借着让阿姒救起孩子,名正言顺地将他带在身边,以免他身边为作反间之用留着的那一两个眼线起疑。
    “但认阿晟作义子就罢了,”晏书珩想到先太子,笑着摇头,“孩子心中或许还念着父母,唐突收养会冒犯他的生身父母。”
    没想到他考虑得这般细心,阿姒微讶,搂住他胳膊:“夫君,你可真妥帖。”
    晏书珩颇受用地笑了。
    他揉了揉阿姒头发,没头没尾地问她:“不知夫人可曾移栽过树木?”
    阿姒摇摇头:“不曾。”
    晏书珩娓娓道来:“我八岁时曾栽过一株梨树,那梨树是从故居移栽而来,但我因亲旧抛弃之故厌恶故土,只想留下那株树,遂将其连根拔起,除净根须所附旧壤移到新园里,并倾尽全力,令家中十余众仆悉心照料,但那株许久无人照看的梨树反倒枯了。”
    阿姒却问:“夫君不是寒门出身么,为何大张旗鼓派十余仆从去照料一棵树?”
    晏书珩笑了:“又疑心我了?”
    阿姒摇头,颇心虚道:“不是疑心,是困惑,为何十余仆从仍未照料好呢?是他们不尽心,人多了便相互推诿?”
    晏书珩凝视着阿姒:“过后我请教了一位农人。农人说移栽草木时,关键之处在于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其根上旧壤。”
    他只稍稍一点,阿姒便恍悟了:“这移栽树木是否与养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夫君是不想强行让这孩子与过去剥离?”
    晏书珩笑笑:“大概吧。”
    可惜了,她读懂了栽树的道理,却以为他以树喻人喻的是阿晟。
    他想移栽的树,其实是她啊。
    如今阿姒还未十分信任他,需先稳住她,再让她逐渐忘记口中的夫君。
    习惯他,依赖他。
    以至离不开他。
    故而他再纠结她和江回的关系,贸然试探只会露出破绽,反而功亏一篑。
    只能忍下,徐徐图之。
    .
    安顿下来后,晏书珩去见了宜城城主李壑。李壑行伍出身,说奉承话有些烫嘴:“本官已在府上安排好住处,若大人不嫌,鄙府将蓬荜生辉啊!”
    晏书珩谦和一笑:“我此行隐瞒身份不欲张扬,就不叨扰了。”
    他环顾城主府,状似随意道:“自驿馆至城中一路井然有序;城主府门客兵士虽多,但有条不紊,城主御下有方。”
    李壑直肠子,只琢磨出个“门客兵士众多”:“您过誉了,下官是武人比较愚笨,城主府人虽多,但决计没有吃干饭的!”
    晏书珩和气地笑了。
    笑容温雅,叫人很容易忽略他的城府和权势,李壑缺心眼,也跟着他笑。
    青年眉间一派温良:“本官自然相信李城主的治下之才,衙署必无吃干饭者,只是不知百姓有几人能吃上干饭?”
    李壑还是只听懂一半,发愁道:“灾年哪有饭吃,有口粥就不错了!”
    待对上青年温和却隐含深意的目光,才明白他这是在城外见到流民来问罪的!颓然道:“大人,实不相瞒,两月前下官已接纳了数百流民,如今存粮已然告急。”
    晏书珩并未着急表态,又问:“那李城主可知押送宫中贡品的官员昨夜因路遇暴雨,被流民被困在驿馆不得寸进?”
    李壑顿时明了。
    这哪是体恤民情?是在埋怨他未镇压好流民,延误了贡品押送!
    他僵硬地扯动嘴角:“长公子,流民本也是无辜百姓,谁不想安居乐业?”
    李壑改口唤他长公子,便是暗指在这士庶天隔的世道下,他身为士族子弟不知人间疾苦。他没能压制住内心不满,话说出来才觉不妥,但也并未后悔,有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就归隐山林!如此一想,他挺直腰杆,坦然直视这年轻权臣。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