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为“福晋”,顿时眼底滑过一丝不快。
侧福晋李静言素来和继福晋同一阵线,立刻纠正道:“耿姐姐可叫错了,先帝已经传位给四爷,福晋身为四爷嫡妻,理当为六宫之主,耿姐姐应该称呼嫡福晋为皇后娘娘了。”
听到她这么说,继福晋的脸色这才好了不少,露出赞许之色:“还是李妹妹最懂规矩。”
冰凝轻笑道:“这立后的圣旨一日未下,福晋便依旧是福晋,皇后和福晋地位相差悬殊,李妹妹可千万不要失了礼仪尊卑。”
年世兰虽与冰凝不睦,但更不想乌喇那拉宜修耍皇后的威风,便出言帮腔道:“耿姐姐所言极是,这皇上立后圣旨还没下呢,福晋都没着急,李姐姐急个什么劲儿?”
李静言笑呵呵道:“立后圣旨,莫非耿姐姐和年妹妹觉得福晋配不上一国之母的身份?”
这通肆意挑拨,冰凝岂会不懂,只见她笑嘻嘻道:“我大清以孝治天下,长幼尊别有序,现如今永和宫的德妃娘娘尚未被尊位太后,倒是李妹妹早早地叫起了皇后娘娘,难不成你认为福晋会比皇上的亲额娘还尊贵吗?”
所谓的诛心之言,想必便是如此了。大清以孝治天下,皇帝继位第一件事便是尊嫡母、生母为皇太后,然后才开始大封六宫,若是提前越过太后册封皇后,便是大大滴不孝。
这一顶“不孝”大帽子扣下来,继福晋的脸色已然青白交加了,李静言则是一脸的恼羞之色,再也不敢反驳什么了。
年世兰见到她二人如此吃瘪,亦是放声大笑,笑得花枝乱颤。
这时,江福海牵着一辆施金错彩的朱雀车走过来,躬身道:“主子,还是快些启程进宫吧,别让皇上等急了。”
继福晋冷冷地横了冰凝和年世兰一眼,扶着剪秋的手登上了朱雀车。
旋即,冰凝、年世兰和李静言上了斗彩青鸾车,三辆斗彩青鸾车紧紧跟在继福晋车后,一起往紫禁城驶去。
☆、第56章 治丧哭灵
已是隆冬时节,紫禁城被茫茫大雪覆盖,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这里便是许多女子梦中的殿堂,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脱颖而出,成为母仪天下之人,接受六宫朝拜,所以才有那么多斗心斗角、相互陷害的事情发生。
朱红的宫墙就像是无数后宫斗争牺牲品的鲜血染红的,紫禁城华丽大气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森森的恐怖气息。
斗彩青鸾车摇摇晃晃来到紫禁城,冰凝是侧室,所以不能从紫禁城正门入,因此只能从东华门进入。
因为此刻正值先帝大丧期,所以要等到治丧结束后,方能册封位分,分派宫苑,因此进入东华门后,冰凝在一众人太监和嬷嬷的引领下,暂时住进了咸若馆。
接下来,便是吊丧哭灵……
一众莺莺燕燕在继福晋乌喇那拉氏的带领下来带乾清宫,此时宫门前已经跪了一地身穿丧服之人。
冰凝特意找了一块偏僻的角落蹲着,弘历跪在她的身边,冰凝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方浸满了大蒜汁水的锦帕,往眼睛上一抹,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皇帝去世后改称大行皇帝,丧葬仪式非常隆重,主要包括小殓、大殓、停灵、移陵、出殡、入葬。
小殓,在皇帝去世当天举行,为大行皇帝穿衣戴帽,同时皇子、皇孙要穿孝,并剪去一绺头发,表示哀悼、女眷要摘掉一切饰物,官员要摘去帽上的红缨。
大殓,在小殓之后第二天举行,将大行皇帝裝入梓宫。大殓当天王宫大臣、文武百官要来瞻仰皇帝的遗容。
停灵,大殓之后要将皇帝梓宫停放在乾清宫正殿,供祭祀,同时颁布遗召,举国致哀,27天内不许演戏。
移灵,在乾清宫停放一段时间后,要将皇帝的梓宫移至景山的寿皇殿或观德殿,准备出殡。
出殡当天,大家一起从乾清门进宫,到康熙灵柩前,和文武官员们一起吊唁,做了三跪九叩之礼,边上的官员们时不时地提高嗓门号啕大哭,声震苍天。
在三跪九叩的时候,礼部大臣们往地下泼洒了大杯的白酒,同时在紫禁城的后门景山附近烧了大量的冥器冥钱,以至于北城上空黑烟缭绕。
最后,将康熙的梓宫入葬事先建好的陵墓,雍正给康熙的陵墓命名为“景陵”,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至此,一切治丧仪式结束,继福晋和年世兰等人也满心欢喜等待着最后的册封圣旨。
寿康宫,一座位于紫禁城西北角静谧而华贵的宫殿,里头的住着皇城至尊至贵的女人,她是当今皇帝的生母,先帝宠爱的德妃,如今的仁寿太后乌雅氏。
雍正登基,圣旨尊他生母德妃乌雅氏为皇太后,接下来便是轮到给藩邸的女人定位了。
雍正拿着一册名单和太后商议着,因为圣旨上里有一句“仰承皇太后慈谕”,加了这句,便表示后妃的册封是经过太后允准的,也表达了皇帝对太后的尊敬和孝顺。
☆、第57章 位分定夺
雍正拿着一册名单和太后商议着,因为圣旨上里有一句“仰承皇太后慈谕”,加了这句,便表示后妃的册封是经过太后允准的,也表达了皇帝对太后的尊敬和孝顺。
乌喇那拉宜修是嫡福晋,太后理所当然的认为她是板上钉钉的皇后,因此对于她的位分没再过问一句。
胤禛直接跳过乌喇那拉宜修册封问题,直接谈起了其余小妾的位分定夺。
康熙初年就定下了内廷嫔妃之制,皇后之下,设正一品皇贵妃一人、正二品贵妃两人、正三品妃四人、正四品嫔六人,都是有人数限制的,而余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则无定数,皇帝想封多少就可以封多少。
其中,嫔位是一宫主位,拥有执掌一宫的权力,算得上是宫里正经的主子了。
因此,雍正和太后谈论的焦点便是嫔和嫔以上的位分定夺。
胤禛沉声道:“皇额娘,三位侧福晋伺候儿子多年,其中有两位膝下有子嗣,所以儿子想册封她们三人为妃。”
太后满意的点头道:“嗯,此三人性行温良,勤勉柔顺,合该封妃。”
胤禛又道:“庶福晋费氏家世不低,庶福晋冯氏性情和顺,儿子想册封二人为嫔。”
太后又淡淡地“嗯”了一声,道:“这五人全按家世高低、资历长久,或为嫔或为妃,皇帝处事公允,哀家甚是满意。”
胤禛想了想,又接着道:“另外,儿子还想给世兰一份殊荣……”
太后听了这话,神色一敛,扭头反问道:“年氏既非出身世族大勋,又无妊娠之功,与其余两位有皇子的侧福晋同册为妃,这不算委屈她吧?”
胤禛道:“不委屈,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