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兑住肥辈拍芄怀鋈胱杂伞?br /
《易传》的理论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们生活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并提出一个具有唯物主义趋向的本体论,即以谁为体、以谁为用的象数本体论。此外,它还提出了以刚健为宗旨的人生观。这些都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讲经通常有三个原则:
,总释名题;第二,译注;第三,别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们不完全按照这个程序来,而是重点对《易传》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成句来加以讲解。在讲解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易传》。
《易传》是解释《易经》的,是讲如何学习“易”的文章。传者诠也,也就是对“易”加以解释。那么谈到“易”的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易”?这在《易传》里面讲的很明确:生生之谓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传》反映了三点:1、《易经》的结构;2、《易经》主要含意。3、中国文化的神韵。
我们将三者贯穿在一起讲。
《易传》的结构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称为八“经卦”,将八卦两两相重,就组成了六十四卦,《周礼》称之为“别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称不变,其余五十六卦均有别名。
六十四卦每个卦下面撰系文辞,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辞”。《易经》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辞,而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用九”、“用六”文辞,因此,爻辞有三百八十六则。爻辞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隐藏的义理较为生动具体地显示出来。它是文字象征,卦象是符号象征,两者融会贯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征形象,分别预示六十四种事物、现象的特定情态,包含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种种认识,显示出各种事理的发展规律,也构建了以八卦物象为基础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从整体排序来看,其相承相受的全过程,体现出事物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递进、转化程序。
《易传》的结构(1)
《易传》分为十篇,称为“十翼”。十翼各有其内容和性质。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对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释和说明,阐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意义。具体来说,就是以“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观点来解释乾坤两卦居于首位;以因果联系,物极则反,相反相生的观点,解释其他各卦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物不可穷”来解释最后一卦未济,表示事物的变易是一个不封闭的体系。
在《序卦》中,乾、坤两卦居首,既济和未济两卦居末,这种排序体现了比较深刻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讲的就是乾、坤两卦的精神以及它们本身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事物的发展,既没有绝对成功也没有完全的穷尽,更没有所谓的一败到底的时候。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的,是相辅相成,并列存在的。它们只是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产物,没有固定性。而既济从概念上解释,就是已经达到最终目的。相反的,未济是没有完全达到目的,还差那么一点点,尚需努力。二者直观地阐述了y阳对立的观点,体现了我们常说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的现象。因此,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序卦传》把既济卦和未济卦排在最后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两项规律可循:
1、卦象互为颠倒,如屯、蒙;师、比;等等(详见《序卦传》),其余类推。其方法称为“反对之卦”(孔颖达称之为“覆卦”,来知德称之为“综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余八卦皆为卦体颠倒而形不变(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它们是两两六爻互为交变,称之为“正对之卦”(虞翻称之为“旁通”,孔颖达称之为“变卦”,来知德称之为“错卦”,端木国瑚与尚秉和称之为“伏象”或“伏卦”)。
二、《杂卦》
六十四卦两相对照,交互错综;故杂卦因之而起。
《杂卦》以相反相成的观点,通过反对之象,打乱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以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每卦卦义和相互间的关系。
《杂卦传》没有按照顺序讲,而是杂错而述之。以此来表述“杂而不乱”之理,告诉人们《易》有变化,其反对执一不化,以此发挥了《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的思想。
序卦是从时间的层叠上看,杂卦是从空间的关系上看。合起来,就是表象具体世界的辩证现象。
三、《说卦》
所谓《说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说卦》主要是具体解释介绍三爻卦(经卦)的意义,陈说八卦的形成以及它们的性质、卦象和卦意,它解释的是春秋筮法当中对取象和取意的一个总结,也就是《易传》解易的基本观点。
《说卦》主要是说明重卦的由来、八卦的涵义、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处的方位。基于天道为y阳,地道为柔刚,人道为仁义,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还提出“天地定位”说,以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的交错关系。
《说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成为宋代后天八卦方位确定的渊源。
八卦的取象问题,《说卦传》叙之甚详,取象也更为宽广。这些理论对后来易学中象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朱熹《周易大义》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点讲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说:“乾卦是由三条完整相连的线组成;坤卦是由断为六截的短线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离卦中线虚亏,坎卦中线完整;兑卦上线缺口,巽卦下线中断。根据数学的组合排列原理,y阳两种符号三叠所成的结果,只能出现这八种卦式。而《周易本义》附载这首歌诀,能帮助初学者熟记八卦的卦形而不忘,并能体验到其“广大悉备”的甚深含义。
《易传》的结构(2)
另:通行本《说卦》前三节,又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
四、《文言》
《易经》是以y阳现象解说社会的专书。八卦可以摄诸乾坤两卦之中,乾坤表象y阳。
y阳是两种不同的气,相反而相成的气。所以,八卦所表象的八种元素,又都可以归诸于y阳两气之中。以y阳的概念统驭一切现象,所以y阳就是终极原则。因此,故于乾坤两卦中,作《文言》来解析y阳的内在品德,并对乾坤两卦卦辞和爻辞作专门的解释;其实也就是解析六十四卦的y阳本性。
根据历代的解释,y阳这两种相反的“气”,不是静的体,而是动的用;于动中见之,不能于静中识之。六十四卦无非y阳所变,也无非就是y阳之气。须注意的是:y阳二气不专指人类而言,而是包括人类鬼神以及其他各种动物。由此可知。死生变化非常复杂,如不研究周易,则不能了解。
阳,为流转恒变之原则;y,为摄聚翕宁之原则;即一种物质之相反的两种精神。
天地万物,无非y阳间的关系,而y阳间的关系都是“感”,即“咸”卦的“咸”。感非为感情之意,而是一个动名词,“情”由“感”起,《荀子?大略》篇说:“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指出咸卦体现夫妇之道。这些都与孔子《易传》的观点一致,即解《易》注重义理。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所谓“情”,即是“感”的结果,有感而后有关系,有关系而后有情有表意;感不同,关系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由y阳之关系,可以见出y阳之本性来。
《文言》中解释乾卦的称之谓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之谓坤文言。
孔颖达疏:“当谓释二卦之经文,故称《文言》”(《周易正义?乾》)。其主旨在于借阐发天地之德,说明君臣上下、进退存亡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平之理。其中多处吸取前人解《易》的言论,例如释乾卦“元亨利贞”的一段话,便是录自《左传》襄公九年穆姜对随卦的解说。
《文言》,首先是站在“文”的角度来阐述。做学问讲究文理并举,现在的大学教育也分成文科和理科。
关于文、理,古代有其特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所在。
五、《彖传》
六十四卦皆由y阳参伍错综而成,故有一错综之相即有一卦之成。错综即变,卦亦变,其特殊的表意也产生变化,解析这个图像所昭示的意义者为《彖传》。
《彖》,又称《彖传》、《彖辞》,随经文分为上、下两篇。它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意、卦辞,讲述(断定)六爻卦的整体意义,但没有解释爻辞。
“彖”相传为一种能咬断金属的猛兽。唐孔颖达疏依汉魏以来的注释,训为“断”,为断定一卦之义。
他认为“彖辞”解卦象和卦辞,有三说:
1、取象,以八卦所象征的事物解释卦义。
2、取义,取卦的义理或德行,解释卦象和卦辞。
3、析位,以爻象在全卦中所处的地位,说明卦辞的涵义。其中包括当位、中位、应位、承乘、刚柔往来等说。
彖,是断其“内在品德”;象,是表征其“外在品德”。彖,是界说,定义;象,是表征,暗示,类推,举例。象是认识,彖是知晓。由了象、彖,则世界可以解说,认知始有可能。
六、《象传》
《象传》也称为爻辞,是取八卦所象征,解说卦象之所往。它也是随《易经》的经文分为上、下两篇,通过六爻卦中三爻或一爻等局部的物点来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这就是它与《彖辞》和《系辞》的区别。
一般来说,我们把总的解释一卦的卦象和卦意的称之为大象,把分别解释一卦各意的爻象和爻辞的称之为小象。因为对卦意和卦象采取的是取象之说,故称之为《象传》。
《易传》的结构(3)
其中,《大象》主要是取八卦所象征的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解释卦象和卦名的涵义。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乾卦象征天,其德性纯阳刚健,昼夜运行不息;人事效法天,当勤勉自强而不怠。
《小象》是对各卦爻象和爻辞的解释,但体例不一。如乾卦初九爻《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象》多举天地万物之象,以喻人事道德之义。
孔子据六十四卦作彖传及大象传,据三百八十四爻作小象传。
七、《系辞》
《系辞》又称《系辞传》,分上、下两篇,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是今本《易传》七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朱熹的《周易本义》依程颐之见,对《系辞》中的个别章节作了调整。
《易》有四圣。伏羲画卦,文王推衍六十四卦,武王作辞,孔子作传,皆递相发挥,以尽其义。故曰“圣人之情见乎辞”,辞者所以明象数之难明者也。
系是指系属之义,它是系于《易经》之后的,故名《系辞》。它总论全经而发扬其意义,对天理、人事及其关系作了最后的解析。作为解说《易经》全书义理的通论,包含了《易经》的大意、原理、起源和筮法,并有选择地解释了爻辞十九条。
《系辞》上篇十二章,下篇九章。上篇论述为什么创立八卦易经系统;下篇论述如何掌握使用《易经》哲理并举例说明。文中还说明了古代以蓍求卦的法则,成为象数学的依据之一。
《系辞》是《易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反映了先秦时期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情况,对后世易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易学思考(1)
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创造未来。
《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学就是道器合一的学问。道器合一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定位。
观念系统包括信仰、理性、价值三个主导方面。一些现代思想家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但是,绝对不能用现代科技思想作为标尺去诠释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因为语境、气象、社会精神等等都时过境迁了。自然环境变了,人、地环境变了,但辩证思维却未变,这一点对于治学来说,是需要警醒的。
传统是创造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体现在《易经》里面。《易传》中所阐发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为进一步发展和演化中国文化的核心主题奠定了基础。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观点不但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易经》收纳了当时整个时代的思考方法,亦深深影响着几千年后的人类思维。易学的社会化程度远远高于古代的多元化价值。春秋战国时代的智者,他们判断是非、建构思想理论的依据,从未超出《易》所建构出来的范围。孔子如此,老子亦然。
孔子赞《易》而作《易传》,使《易》呈现出浓厚的儒家色彩。尤其在汉代注重经学、经释的传统下,《易》学的传授一直是以儒家为主流。司马迁所记载的传《易》诸师谱系,便是以孔子开头而单传下来的。《易》学的传授直到汉宣帝时出现了孟喜,才让解《易》的方法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孔子的易学思想虽然是目前解易的主流,但并不是唯一解法。事实上还有老子《易》、庄子《易》、董仲舒《易》、扬雄《易》、医家《易》等诸家易解,相当丰富。建立一套完整的易学体系是项伟大的工程,而清代易学家焦循却凭借其天才智慧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详见焦循《易图略》)。
易学博大精深,曲成万物而不遗,其理论体系涵容量大,叙述天人合一、y阳辩证等内涵。《易经》只是易学的主体之一。易学还包括奇门、太乙、六壬等其它应用易学流派。世人所说六壬、六爻等易术是易学的旁枝末流,实乃妄语。实际上,这些均为大宗之法,都是组成易学的中坚体系。无论从其组成结构或是功能上看,都体现着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人合一,y阳辩证等象数思想。而且,奇门、太乙、六壬等应用易学流派的产生时间不但与《易经》不相上下,甚或有超前之势。
孔子晚而喜《易》,他的态度是“不占而已矣”。孔子通过对“以德代占”思想的发挥来阐发《易》中的道德和义理,强调以“观其德义”的途径来探讨《易》中的“天之道”、“民之故”以及“物之情”的易理思想,并由此开创了儒门解易的先河,将易学引入哲理化的研习之路。自孔以后,易学分为两大学派——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使人思维更加清晰,义理使人观谋更加清明。义理与象数的有机结合使得易学有了更大的发展。及至后世,凡所谓大宗之法,皆以象数为宗,杂以五行与外应。自古以来,大宗之法多择人而授。孔门纵有三千弟子,而通其艺者不过七十二贤。圣人之道传于圣人之才,得传承者皆有定数。
中国人的主体信仰其实就是《易》的思想,只不过一如孔子所言“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天人合一,天地一太极,万变不离其宗,尘世万物无不与我相关。
而且,中国的“神仙”也都是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
《易》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由此可见,易学对现代人的启示,并不仅仅在于对个人人生节律的探究,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全面深入认知世界的方法。如果大多数中国人能够明白人生和世界的变化规律,那么就会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古之先圣既知方法(有为之法),又知圆法(无为之法)。即虽治《易》,但深究其理而不为此技术。因为他们明白,还有更高更接近生命本质的文化内涵,那才是人生真正未来之路。所以三教圣人中,老子讲“道”——性命双修,孔子讲“仁”——穷理以尽性,佛陀讲“法”——见性,并以此贯通乾坤,周流六虚。
现代意义上的易学思考(2)
研究易学,《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庄子》、《左传》、《淮南子》、《吕氏春秋》等书是不能错过的。
文化永远领先于固化。古之研易大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者比比皆是;而现在只有背诵者、注解者、诠释者,没有超越者,没有思想重建者,不但整体素质不够高,而且还有摧毁者,形成了很多特别坚硬的僵化的东西。这些都成了易学发展进程中的滞碍。
另外,文化的传承需要精神传承作支撑,需要感恩与推崇,究易亦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