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261
    “这又有多少?一个信用社的代办员,几万块了不得了。”刘涛不以为意。

    “你说,郭颖颖的那些机器,会不会是她男人拿国家的?”王跃武猜测道。

    “有可能。”刘涛觉得,自己若是有权,也会想办法把公家的东西弄成自己的,便毫不犹豫地点头道。

    “你说,我去告,能不能告倒他呢?”

    刘涛装着醉醺醺的样子,点点头:“能的,你去《大西日报》社,喏,从我们厂门口坐十五路车就可以到,你除了说郭颖颖她男人贪污,主要的,说她非法集资,明白吗?国家现在正抓这个呢。”

    王跃武就在小学校的操场,睡到第二天黎明,爬起来吃了点东西,跑到《大西日报》社,胡说八道了一通。

    有人反应情况,还是最近名声大噪的俞和光,《大西日报》非常重视,便派了个记者,去了睿城市。

    事情也这么巧,接待记者的,就是赵博文。

    这几天,赵博文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难安,因为有消息说,省里要破格提拔俞和光,让他做睿城市委主管经济发展的副书记。

    这个副书记的位置,赵博文惦记很久了,好容易等到王兆华退休,腾出空儿,怎么能让俞和光后来居上,压在自己头上?再说,俞和光是怎么去东渠县的?他做的手脚啊,若是一旦翻上来,他赵博文还有好日子吗?

    听到记者说明来意,赵博文心里忍不住高呼一声:“天助我也!”

    郭颖颖很可能非法集资了,不然,她怎么能弄来那么多钱?还有,既然做砖瓦厂那么赚钱,俞和光为何不给上级打报告,让国家经营,而是给了他的亲戚,这是什么行为?损公肥私、挖国家墙角!

    赵博文让王跃武带着记者,到郭镇调查取证了,要求必须弄清楚郭颖颖到底有没有向郭家人高息借款。

    王跃武为人阴狠,比王跃进那二愣子坏多了,他知道自己出面,郭大伟媳妇肯定什么也不会说,她再傻,也不会挖自家墙角,即便想挖墙脚,也不能明晃晃地公开干呀,若是让他老婆去套话,那就不一样了。

    自从商店被关,水莲和郭大伟去了果品厂上班,郭九江家总算安宁下来,可水莲和郭大伟在家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郭小伟能干、有钱,倩倩又生了个漂亮的小姑娘,令郭九江夫妻爱若珠宝,这些事情,都让水莲十分嫉妒、恼火。

    虽然知道王家和自己公婆不对付,水莲还是忍不住给王跃武的媳妇吐槽:“你不知道,我听说,颖颖借了小伟和我公公十万块,一年利息就是一万二,唉,越有钱就越有钱,你们一家人,一滴汗水摔八瓣,种了那么多地,一年又才收多少钱?他们啥也不干,这就是一万二。”

    “这一万二,也有你的份儿啊。”王跃武媳妇道。

    “有个屁!郭小伟把我们盯得死死的,老家伙现在也是一毛不拔,我和大伟,每个月只有六十来块的死工资,连一件像样衣服都买不起。”

    说起衣服,水莲就跑题了:“哎,你知道不?郭颖颖结婚时,穿了一件红呢子的大衣,五百块。”

    王跃武的媳妇眼珠子都掉了出来:“多少?”

    “五百块,那还不算,看到她背的那个小皮包了吗?”

    “花的那个?”

    “是,鳄鱼皮的,法国货,两千一!”

    “我的妈呀,一亩草莓白种了……”

    见她们跑了题,王跃武学了几声公鸡打鸣,提醒媳妇把话题拉回来。

    “哎,水莲,你公公借钱给郭颖颖,有字据不?”

    “自然是有的。”

    “你亲眼见了吗?”

    “当然,虽然他现在把钱攥得紧,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告诉一声的,哼,好歹他死了,还是我大伟摔盆打幡,轮不上他郭小伟。”

    这是水莲说大话呢,郭九江怎可能把字据给她看?水莲知道这件事情,还是听了郭九江夫妇墙角,她也不敢听时间长了,逮了一两句,其余,都是她脑补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俞和光不到两年,让东渠县变了样,让大西很多干部觉得压力山大,嫉妒和仇恨的人多了,尤其是睿城市下属的几个。

    赵博文是秘书长,自然知道哪些人对俞和光不满,在他的恶意安排下,采访的记者,听到的都是俞和光的坏话,多数都是臆测和谎言,半个月后,一篇报道《他到底是改革的英雄,还是国家的蛀虫》,刊登在《大西日报》的头版头条。

    整个大西省,立刻都炸了锅。

    大西是个西部省份,封闭落后,大多数官员没见识没能力,偏偏还想要面子,若没有俞和光,他们就显不出好和差来,可有了俞和光,他们在百姓的眼里,就跟猪差不多,一个个养得肥头大耳,光拿工资不做事。

    纪委昝书记尽管不信俞和光会犯这样的错误,但事情已经捅出来了,他必须派人去查清楚,哪怕是还俞和光一个清白也好!

    砖瓦厂,是和香港合资的,纪委的干部去了,和荣国说话时很客气,但查账可一点也不含糊。

    砖瓦厂的财务,没有一点问题。

    荣国性格严谨,这个工厂,有爸爸的股份,姑姑的股份,还有表嫂和她娘家人的,财务若是乱了,三家亲戚说不定就会反目成仇,他敢不精心?还有,荣国对内地翻来覆去的政策也非常害怕,账目上,一点手脚也不敢有,唯恐出了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