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村长叔,翠花婶,今天我来是想问问村里谁家的田地要租的?我想租地来耕种。”
原身虽说和村里人关系不错,但对于耕地方面的事情并不太熟,贸然去找别人未免唐突,还是来找村长比较合适。
“租田地耕种?”余长松和媳fu儿对视了一眼,上下打量了面前的年轻fu人一圈,有些意外问:“云娘子,你会种地?”
云夕瞎编道:“我娘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户,我在家做姑娘的时候也经常跟着家人下地耕种,只是后来嫁了人,家境还不错,这才没怎么下地,但地里的活计我都是熟练的。”
夫fu俩闻言点点头,余长松想了想道:“除了赵钱孙李四大地主家,旁的人家倒也有地要租的,云娘子是想租地主家的还是租旁人家的地?”
赵钱孙李是永明县有名的四大地主,家里的地特别多,在河田村也有老不少,都是租佃出去的,而旁的人家之所以要租田地出去是因为这年景实在不怎么好挨,辛苦一年得的银钱还不够一家子嚼用,不如把地租出去,收个租子,然后到镇上寻个活计来做还强一点。
但这样想法的人家也不多,一个村子也就三两家而已。
云夕问:“地主家的怎么算租子?旁人家的又怎么算租子?”
余长松解释,“地主家的租子自然是要高一些的,但也得看田地好孬,肥沃的水田,按每亩产量收三成,瘦的水田收两成,旱地收两成。”
云夕在心里算账,按一亩1000斤粮食来算,租子300斤,税收也是租户出,又是200斤,就差不多去了一半,还得除去人工、种子钱、肥料等,到手上的能有多少?更何况古代的产量哪能亩产1000斤?
她曾在历史书上看到过宋代稻谷的亩产量为2石米,就是4石稻谷,亩产4石稻谷合汉量为亩产谷4.288石,折合今市制亩产381斤,亩产不到四百斤,呵呵呵。
云夕突然有些后悔购买这个金手指了,这不是金手指,是累赘,照这样种地会饿死吧?
但是自己买的金手指,再差劲也要用下去,她深吸一口气,朝余长松道:“那麻烦村长帮我问一问谁家的租子最低,我租个最低的就成。”
现在只能祈祷系统空间里的种子能高产了。
余长松是个热心肠,立即就应下了,反正也无事,就起身出去帮云夕去打听打听,没多久回来,说是村东瞿寡fu家的地租子最低,水田只收一成半,旱地一成,但她家的田地都不太好。
村东瞿寡fu云夕是知道的,她是被瞿家儿郎瞿根子从集市买回来的,嫁到瞿家没半年男人上山打柴被野兽咬死了,也没留下子嗣,家里有一个婆婆,因为儿子没了哭瞎了眼,瞿寡fu是个念旧情的,竟然也没要另嫁,只身照顾着瞎婆婆。
瞿家家境还行,有十亩水田,五亩旱地,但人口少,种不过来,也吃不了多少粮食,往年都是租佃出去给村民种的,只是她家那田地本就瘦,租种的人也不讲究,越种越不长庄稼,今年就不肯再租了。
云夕闻言租子这么低,立即拍案做了决定,“叔,我就租瞿家嫂子的田地了。”
村民之间互相租佃田地倒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写个租佃条子,双方签字,再让村长、里正盖了章子就成了,不用到镇上衙门去走程序,等收割时jiāo租子就成,也不用提前付银钱。
租佃的事情很快办妥了,云夕又打听了村里郭秀才家收学生的束脩,听说要一两银子外加鱼肉粮食茶叶等物各一,云夕按了按钱袋,无奈只能带着云钰回了屋。
手里的银钱不多,暂时不能送云钰去念书,只能先在家里教他念念三字经、千字文、写写简单的字等,算是开蒙了。
云夕从灶台里拿了块木炭,找了块青石板,按着原身的记忆,一笔一划教云钰写字,对于古代的字体和学问云夕是不太懂的,好在原身是京城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教儿子启蒙是没问题的。
见儿子拿着木炭在石板上认真的写字,云夕歉疚说:“钰儿,对不起,娘暂时不能让你去念书了。”
“娘,没事的,钰儿先自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