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还因为泰坦生物科技的技术资料失窃而吵得火热的时候,这家刚刚成立的东瀛公司悄悄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生物电池公司。
由于泰坦生物科技的生物电池带来的冲击,这些研究生物电池的公司看着自己连人家五分之一水平都达不到的试验品欲哭无泪。
投资商也纷纷撤资走人,不打算将钱继续扔在这个完全看不到希望也没有未来的生物电池公司里。
借此机会,井上木子直接以超低的抄底价格从这家公司所有人和股东手中收购来了所有股份。
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更是一个不漏的全留了下来,开始为新东家服务。
“你们来签一下这份保密协议。”收购的电池公司会议室中,井上木子将一份份保密协议扔到了在座的技术人员面前。
“违约金额一百亿美刀,当然,就算你们拿的出这么多钱,你们和你们家人也将会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井上木子坐在会议桌上首的座椅上翘着二郎腿威胁道。
“如果不签,那现在就卷铺盖回家,没的商量。”井上木子冷哼了一声,现在有泰坦生物科技这么一座大山竖在道路前方,根本不会有公司再去从零开始研究生物电池,因为泰坦生物科技的生物电池技术已经超出了现有生物电池技术十余年的时间,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追上的。
再加上现在东瀛的经济形势并不好,这些研究人员失业后很可能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他们还有妻子儿女需要供养,而房贷、车贷一旦还不上就只能跳楼了。
所以她相信这些人都会明智地选择签下保密协议和她一起走上贼船。
“我签。”一名中年研究员咬了咬牙在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不久前才买了一套大公寓,欠的贷款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孩子也正在上大学,正是花费高的时候,他可没有赌的资本。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其他的人便也很快在保密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很好,接下来,你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份资料!”井上木子将一个u盘扔在了桌子上。
这个u盘还是唐士哲给她留下的,u盘中装着的是生物电池其中一部分的制造技术,而核心的技术并没有放在里面。
之所以给这些研究人员留下生物电池的部分技术,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够以此研究如何申请新的专利,绕开泰坦生物科技的专利壁垒。
这样一来,以后便可以通过两家交换专利使用权,来授权这家东瀛公司生产生物电池,那么,这家新的生物电池公司生产与泰坦同款的生物电池,便会变得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毛病。
没几天,井上木子控制的日影科技株式会社便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日影生物科技。
这家公司刚刚成立,便开始疯狂地申请专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唐士哲特意交给井上木子的专利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当初特意留下的专利漏洞。
这种漏洞只有在了解到生物电池所需技术的时候才能利用上,其他人现在连生物电池如何工作的都搞不清楚,更别说利用漏洞了。
再加上日影生物科技自己的研究人员研究出的些许专利,这家日影生物科技很快便在生物电池领域掌握了大大小小近千项专利,并以泰坦生物科技侵犯了他们的专利权为由提起了诉讼。
一夜之间,国际社会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惊呆了,这家日影生物科技到底什么来头,竟然跑去告泰坦生物科技,说他们未经授权使用了自己的专利!
等等!
这个时候,所有人突然间反应了过来,这件事联系到前段时间,泰坦生物科技的生物电池技术被人窃取的新闻,这家日影生物科技不就是明摆着拿到了泰坦生物科技的技术资料了么!
这帮东瀛人根本就是在贼喊捉贼!他们破解了泰坦生物科技的技术后,利用其中的漏洞注册了新的专利,让原本的正牌泰坦生物科技无路可走!
“无耻!这家公司肯定就是窃取了我们重要技术资料的幕后黑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绝对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的!”泰坦生物科技的对外发言人气的跳脚,直接对着记者们的镜头怒吼道,任谁都能看出他的气急败坏。
也不奇怪,如果有谁手机被偷了,然后被小偷找上门来,说他盗用了这个手机号绑定的支付账户,这事搁谁身上,谁都会气的跳脚。
没过多久,这家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日影生物科技也通过媒体怼了回来:
“你们有什么证据说我们偷了你们的资料,这个技术还是我们先研究出来的,肯定是你们偷走了我们的技术资料!”
世界上众多手机厂商纷纷进入了吃瓜看戏模式,这一幕就是他们想看到的,最好到最后泰坦生物科技拿日影生物科技没有办法才好,这样一来市场上就有两家生产生物电池的公司了!
“我们已经向警方提交了失窃现场的视频证据,偷盗者早晚会露出马脚的!”泰坦生物科技已经无话可说了,他们确实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日影生物科技偷走了他们的技术。
两天后,媒体们关注的重点从两家公司的骂战转移到了泰坦生物科技是否能够在第一批电池交货前搞定这件事上。
因为专利限制的缘故,泰坦生物科技如果没有搞定这件事,根本没办法生产生物电池,毕竟生产出来就是违法。
而当初几家手机公司的供货协议也被他们放了出来,协议中表示,供货每晚一天,卖方必须赔偿买方千分之五货款的违约赔偿金,也就是说,每晚交货一天,泰坦生物科技就将损失将近两千万的资金!
“超级独角兽的陨落!泰坦生物科技能否力缆狂澜?”
“贼喊捉贼,泰坦生物科技是否能够解决专利纠纷?”
“延迟交货一天损失两千万,泰坦生物科技是否有钱可烧?”
各种各样的刺眼标题出现在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和新闻网站的首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