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本土,别说是殖民地的百姓了,便是从边区来的宋朝人,在大城市之中都是被人瞧不起的,在宋朝根据地域划分,人首先就是不平等的,最为尊贵的自然是在超级大都市中生活的人,然后就是在中等城市,例如各个道台的首府城市,紧接着便是小城市,然后就是乡镇,这里面又分南方和北方,以及沿海和内陆,两者之间,即便同样是小地方出来的,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
比如杭州郊区的乡镇出来的孩子和江西出来的孩子相比,即便是江西的大城市,也不能跟杭州郊区的孩子比,这就是经济的优渥,这当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工业革命之前,浙江、江苏就已经成为了整个宋朝最为富裕的地带。
学过历史的人肯定都知道,中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转移经济中心,等到了唐朝的时候,南方已经有超过北方的迹象,而等到中晚唐时期之后,这种形势已经正式确立下来,而到如今宋朝的时候,已然是成为了一种大势,这种经济上的发达也远远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是从文化上,权势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科举制度取消,江浙两地每年考上进士的人数大概占据整个进士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而这样的优势即便是在现代也非常的明显,比如说民国时代的政府,其实就是一个浙江人所组成的政府,而即便是新中国,看看六十年来中科院的院士们,江浙上海等地占据的院士数量相当于全部院士数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其中尤其以浙江为最,是人均院士占有量最大的省份,从中也可以看出,江浙地区自南宋以来,便成为了经济的中心,也是政治的中心,更是文化的中心。
入学的南宋时期有过一个大发展,在那个时候,理学、心学、事功学全部都是来自于浙江,由此可见文化之繁荣昌盛,远远不是之前的时代所可以比拟的,所以即便是一个杭州郊区的老百姓,也要比西北地区或者是内陆地区大城市的孩子们见识的多,更是拥有一份不一样的气度。
俗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江浙一带自古富饶,自然也让这一代的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吃饱饭之外的事情,而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情况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工业化,就是依靠海外庞大的市场,来把自己的工业品倾销出去,从而赢取庞大的利润,如此一来自然是靠着海边的城市更加容易发展了,诸如广州、宁波、温州、昆山、苏州之类的地方,自然就更加便利了,外加上当地手工业发达,这些蒸汽机所生产的设备,在他们的操作下也很快就能灵活掌握,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技能的专业工人,这些都是南方人的骄傲。
至于更加看不起的,就要属少民了,这也很正常,宋朝时期的汉人本来就十分讲究华夷之辨,对于这些不是汉族的人内心之中自然很是鄙视,原本辽国和金国势大的时候或许还好,毕竟面对强大的敌人,凭借文化上的内涵是没有用的,打不过人家,自然只能认怂了,所以那个时候,瞧不起是放在心里的,嘴上还是十分恭维这些番邦蛮夷的。
可随着工业化进展的迅速,宋朝早已经脱离了需要靠辽国金国脸色过日子的时候了,自然是又把那些脸色重新摆在了明面上,对于他们,宋朝自然也是很不重视的,至于在此之后的,那就是山民了,他们往往是在天灾之下,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所组成,套进山里为了避免服徭役的也有一些,这些人在宋朝的官员看来,无疑是叛徒,所以对于他们也是很看不起的,甚至曾经一度把这些山民当做是山贼来对待,只要抓住便是斩立决,丝毫没有任何的商量。
直到随着徐清的上台,这才改变了政策,这些山民当年之所以会离开自己的家园躲进山里面,虽然是为了避免服徭役,但也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才这么做,毕竟山里的条件并不好,不像现在,很多城里人一到过节,或者休息日的时候,就喜欢自驾游到农村去休息,在这个时代,山里的生活是很困难的,首先山里自然就不能开垦农田,不然就会被官府发现,然后杀死,再来就是也没有教育和医疗,只要生病就只能靠着自己的身体去支撑。
至于读书识字更是妄想,所以他们其实也是很想下山的,尤其现在山下的生活也变得好了,税赋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还有许多地主老爷卖地,再不济还能移民到其他地方生活不是,哪一个不比待在山上来得强?
但就因为这一系列的法令条文,让他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深怕被当地的县令带着军队就给杀了满门,后来徐清接受这一切之后,开始慢慢调整政策,让他们可以下山来,还给予他们土地,让他们可以在山下生活,然后如果想要移民的,徐清也十分的欢迎,他之所以这样做,当然除了怜悯之心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消除安全隐患。
谁都知道,往往一个越发富裕的社会,其犯罪率也一般来说会越低,而一个比较穷困的地区,其犯罪率自然也会不断飙升,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极端,那就是太穷了的话,也就没有什么犯罪率了,还有一个则是刚刚开始有钱的时候,那么犯罪率往往也是最高的时候,只要到社会的财富开始平衡了,犯罪率就会开始下降了。
而这些山民,他们的生活真的非常苦,徐清曾经查看过有关这些山民的卷宗,他们在各个地方的名字都不尽相同,在福建有一些山民被称作海民,因为他们不允许在陆地上生活,只能在海里生活,一辈子不允许登陆,日子也非常的惨,至于在山上活着的那一些,条件自然也不好。
毕竟你想想就知道了,宋朝是一个重视读书人的时代,所以即便是碰到灾荒年,对于读书人来说都是不会有什么压力的,当然这里的读书人,得是秀才以上的文凭,活着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这才能被称为读书人,不然那也就是一个文人而已,算不得什么读书人,而这样的人,宋朝是非常优待的,自然不会出现什么不想要服劳役所以逃进深山的可能,而会进入深山的,大部分都是乡镇的破落户,实在无力承担赋税,才会那么干,所以大部分都是一些没什么知识的普通人,他们聚集在乡村之中,甚至有的时候连房子都不会搭,这样的一群人,又能够有什么致富的手段呢?
平日里主要吃的便是野生动物,那玩意儿虽然好吃还有营养,但是打不打得到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山民一般的年龄都不会特别大,能够活到三十岁就已经很厉害了,四十岁则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山民的情况。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虽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但也有他的道理在,这些山民活的如此困苦,若是安贫乐道之辈或许还好一些,但大部分人自然是不愿意一直那么苦哈哈的过日子的,更何况日子过得苦也就算了,为了自己的性命,能活下去也就行了,可是在这山里,人的寿命简直跟自己的原始人类祖先没什么区别,这就很难让人可以放平心态了。
尤其他们又不是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虽然不知道一个大概,但也大概知道一些事情,所以自然也是为心痒痒的,但因为自己活着祖先的过错,丢失了身为宋朝人的资格,心中自然有所不甘,长期积郁之下,许多人就会当盗贼,山匪,靠抢劫来发家致富,这自然就让宋朝的治安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西北和内陆地区,更是十分的严重,曾经昆山报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说如今宋朝本土人口大约一亿,其中山匪就有六百万,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也是一个血淋淋的数字,虽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这些山匪之中大部分都从了良,还有许多则被就地处决了,但还有许多山民所组成的山匪非常难以解决,他们大多都躲在山里面,而中国这片土地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积都是丘陵,至于高耸山脉更是数不胜数,太行山脉,秦岭,天山山脉,华山、泰山、黄山等等,这些地方只要山匪们一钻进去,想要找到他们,除非动用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力量才有可能把他们找出来,不然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盗贼问题,对于古代社会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病症,几乎所有的古代社会,无论东西,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你也很难去根治,毕竟古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很惨,只要以有些什么变故,就非常容易举家就搬到山上去,再也不出来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你想要搬到这里去是非常困难的,而在那个时候,你只要往山里一钻就行了,别人想要查你,简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山匪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对于朝廷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甚至对此表示不屑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徐清是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不然这些山匪们始终盘踞在这些山脉之中,这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对于宋朝的金融货贸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由他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到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安置,也算是勉强把这些山民给处理完毕了。
但虽然处理完毕了,但他们在许多人的眼中,依旧是十分低下的地位,他们要是永远住在朝廷给他们划好的村子里倒也没事,毕竟大家都是山民,也就没有谁瞧得起谁的问题,但他们总是要离开乡村,前往大城市工作的,不然他们来到外面的世界是为了什么呢,而只要到大城市,想要辨认出他们非常简单,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便十分重视户籍制度和身份登记制度,发展到宋朝,已然是登峰造极了,任何聘用单位,都需要一个人的出生籍贯,身份,户口,甚至还有祖籍,如果家中是有名望的大族,那么在工作上也会受到优待,而如果是山民出生的话,那么就会在工作上得到比较差的待遇。
可以说这一套制度,跟如今正在印度执行的那一套种姓制度非常像,但相比起种姓制度来说,这套制度还是没有那么严格的,起码人与人之间的身份是可以通过教育去改变的,这一点就远远超过了种姓制度,且随着大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家族名望之类的东西,关注度也是越来越低,当然这一点还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山民们,如果他的业务能力够强,往上升也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是一个唯才是举的时代,国家如此,公司自然也是如此,但总的来说,山民在宋朝本国人的地位之中,是最低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大多数人在心底里是瞧不起这些人的,觉得他们是野蛮人,称不上是自己的同胞。
而在此之外,便是殖民地来本土务工的人了,他们的地位相比起山民来说自然就更加低了,甚至其中的许多人都是不被宋朝人当人类对待的,而在新大陆,他们起码还是能被当做人来对待的,这一点就能够吸引许多殖民地的人去往新大陆了,毕竟作为一个人,他们还是希望有尊严的活着的,实在没办法了,才来到本土谋求机会而已,现在既然有了更好的去处,又为什么不去呢?而只要殖民地的人愿意去,那么新大陆的人口增长将会远远超过所有人的想象,毕竟亚欧大陆作为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文明的大陆,其上的人口也是整个地球最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