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汉刚好过来跟李忠伟商量买前面那个大院的事,李忠伟心里正懊恼没法留人,一听是江米想用那院子,立刻拍着大腿道:“买啥买?江米要用尽管用,西边那个小学如今也空着,只管都拿去用好了!”
因为计划生育,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一个村的小学生大大小小总共也就十来个,根本凑不成学校,用不起老师,跟附近村里的孩子们一起都给集中到镇小学去了。
虽然不忍心看着一个个小豆丁每天顶风冒雨的步行去六里地外上学,李忠伟这个村支书也没办法。
江米一听村里如今连小学都没有了就禁不住皱了皱眉。
这可不行啊。以后这小学还得想办法给开起来。不然她家欢欢乐乐和小爱怎么办?总不能不上学一直跟着她住在山里吧?
聂欢、聂乐和聂小爱此时不知道他们娘正在为他们未来的学业而思谋,都在婴儿车里瞪着大眼睛好奇地跟他们的祖爷啊啊打招呼。
“这小学,嗯,还是暂时留着。等将来说不定村里还得继续用来办学校。”
江米的好意李忠伟暂时没有领会得了,他此时还想不到,因为江米的回归,兰溪村会迎来一股多胞胎生育狂潮。
皱着眉头的李忠伟伸手取下帽子摸了摸脑门,叹了口气,小声道:“干部们弄计划生育,硬把婆娘们肚子里的娃娃都给弄死了,没娃娃,要个学校有啥用啊?”
计划生育是国策,江米对此不敢随意发表意见。不过她知道这项国策在农村是挺不得人心的。好多人家因为想多生个儿子闹得家破人亡。
后世莫言得了国际文学大奖的那部叫《蛙》的长篇小说,就是因为捅破了这背后的脓包,很是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不过后来的社会现状却也证明了,那项政策所带来的严重的副作用。
到处是用工荒,到处缺人。一个个原本生机勃勃的乡村,因为老人离去,新生的孩子越来越少,便空出一栋栋老房。村子里除了留守儿童和老人,青壮年都进了城,最后甚至连五十多岁的都进城务工,城市里却依然人工不够用。
然而上面却依然坚持限制人口生育。她重生那会好不容易扯开口子,允许生二胎了,许多育龄妇女却并不踊跃。
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养育一个孩子的好处,根本不想费心费力冒着生命风险再去多养一个。
算了,说不清对与错。便不去说吧。
江米现在觉得,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多余的闲事她也顾不过来,也没那能力。
刚这么想着,李忠伟忽然开口道:“你们这样好啊,一胎就生了三个,既不违背政策,还多得了娃娃。要是有这多生娃的方子,你可一定先紧着咱们村,我都担心再过十年二十年,咱村里就没人了……”
听李忠伟这么说,江米先是觉得可笑,继而又觉得,这人当支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竟然想到十年二十年后农村的现状了。
若是有可能,真可以研究个方子出来呢。她也不想看着兰溪村渐渐变成一个人烟稀少的荒村。
“嗯,书记叔,这事我记着了。”江米很郑重地点了点头。
李忠伟开始没明白江米记着啥了,等眨动眼睛之后,忽然明白过来,顿时激动的涨红了脸,“你,你真有这多生娃娃的方子?”
由不得李忠伟不激动。
他家大儿子李林今年也结婚了,正想着抱孙子呢,要是能用上这方子,跟江米这样男娃女娃一下子就生上三个,他也不用担心儿媳妇一胎生不出孙子,他做支书的不能带头违背政策,从而导致老李家绝了香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