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8章 荒地见面(上)
    秋季天气多变、时冷时热,身子骨不好的人,还真抗不住,难免有个头痛发热的症状。
    正如库副使肖大可曾无意中说的那句话:“盐课提举司衙门,真的要变天了”。
    新提举仲大人上任,衙门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为之一新,新大门涂上新漆、新牌匾提上新字,门口的大石狮子也被擦拭的锃光瓦亮。
    衙役们换上新衣,配刀也是一水的‘新货’,门口值守、库内值守、执勤衙役全部为一等。
    等级虽不是品阶,但那份荣誉也是杠杠的,走起路来都觉得腰板硬了许多。
    除每人俸银不变外,仲逸再为每名一等衙役赏银一两,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衙役们再也没有人偷懒,更不会有人答不上问题、跑步还会掉队,简直丢死人了。
    见面就问:“下个月的评比一定要争取个一等啊……到手的一等还是要保持住的”,这才是衙役们最大的话题。
    衙门为之一新,众人暗地里拼命使劲:要记得住、跑的快、不要偷懒、不要掉队,更不能被当地灶户和百姓检举。
    次日,仲逸再次传出话来:若是一年之内,每个月都能评为一等者,满一年再赏银十两,全部由他这位提举大人掏腰包。
    当然,日后评比增加考核的内容还会增加,远不止这些。
    好多人在欢喜之时,却隐隐担忧起来:若是仲大人走了,还会有这样的‘待遇’吗?
    那日,程默向衙役们说了:“仲大人的目标就是让你们懂得一个道理:该拿的银子尽管可以拿,不该拿的一文钱都不拿”。
    众人细细品来,这句话言下之意:只要办差事办好了,才能让灶户们过得舒服,自己也才能舒服。
    不得不说,程默是个十足称职的‘跟班’,不少衙役竟一本正经的叫他‘程先生’。
    程先生?这不是仲大人的幕友角色、左膀右臂吗?
    早就听闻仲逸曾在蠡县衙门做过当时知县樊文予的幕友,也被所有人称呼一声‘仲先生’。
    ‘不妥、不妥,谁若是再敢叫程先生,别怪我翻脸不认账,千万记住啦’。
    程默笑着对衙役们说道:“赏脸的叫声小哥,年纪大的叫小默子就行”。
    好小子,不愧是翰林院出来的,连这都能想到。
    大多人欢喜,至少也充满了希望,不过任何事总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真是几人欢喜几人忧。
    这几日,最闷闷不乐的就是库大使刘通,他只因答不上四道题和差点掉队被降为二等,而身为库副使的肖大可却是一等中的一等。
    太没面子了,莫说大可,就连刘通手下的衙役都有一等的,虽说他还是库大使,不少人还得听他的,但总觉得膈应的慌。
    这是为何?人嘛,总归是要面子的。
    为此,刘通曾找过同提举的王核唠叨过几次,但王核却默默回了一句:我有什么办法?若是让本官练那么一套下来,连个三等都不是。
    刘通渐渐转悲为喜:“这次仲大人十足为自己长了面子,但让王大人却丢了不少威严,提举衙门毕竟还是有一套规矩的、很老的规矩”。
    “不得不承认,这位仲大人也是很厉害的角色,谈笑间便将兄弟们原有的阵型打乱,而且那些一等者大多都不是我们的人,也就不是王大人的人,以后就更与我们不是一条心了”。
    刘通私下里与他的心腹衙役说道:“这下有好戏看了,一个是提举仲大人,一个是同提举王大人,一个是初来乍到、一个根深蒂固,各有各的人马,各有各的办法,骑驴看账本……”。
    “刘头儿,那你说我们到底是听仲大人的,还是听王大人的?”。
    一名衙役向刘通问道:“尤其是当面,二位大人意见不一致时,听谁的?”。
    刘通骂骂咧咧道:“这还要说?都他么这几年的饭白吃了,当然是听王大人的,看看你们几个:三个二等,其余都是三等,那些一等的,也不是我们的人”。
    这时,一个高高的瘦猴衙役笑道:“刘头儿,我觉得王大人不是仲大人的对手,兄弟们要不弃暗投明算了……”。
    刘通立刻起身怒道:“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这才那跟那跟呢?前面几个提举大人刚来时不也很牛气吗?现在呢,还不都滚蛋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点头:“就听刘头儿的,准不会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胜败,有胜败的地方就有手段,否则你就会——败。
    ……
    这日午后,仲逸带着同提举王核、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等再次召集众人来到衙门大院,有要事相商。
    人马到齐后,程默向领头的库大使刘通、库副使肖大可说了一句:“出发,到盐井”。
    片刻的功夫,一队人马缓缓出了提举司衙门。
    再回头看看门口守卫的两个一等衙役,站的那叫一个笔直、有伸儿。
    来此多日,仲逸初次到盐井,这也是他在云南的崭新开始……
    根据之前的部署,所有灶户全部聚集在此,等待面见这位新来的盐课提举司提举仲大人。
    最先开口的还是库副使肖大可,他与这些人关系打的比较熟,平日里只是管不了事儿而已。
    ‘大可,仲大人呢?我们可都等着他呢’。
    为首的一个一名男子,近四旬的年纪,名叫林大团,应该是这些灶户中的头头,至少是德高望重的那种。
    大可笑道:“大团呀,都说你眼尖手巧,怎么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他用手指着前方的一个土坡,一身布衣的仲逸正在吏目蔡一书的查看地形,腿上已沾满泥土。
    ‘那位就是仲大人?……这么年轻啊……这也太……’。
    这些天,灶户们一直未去提举衙门,而仲逸忙着整顿衙门,也没肩上面。
    林大团都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去看看这位新来的仲大人。
    ‘完了……这么小的年纪,盐课提举司这摊子事儿,能抗得过来吗?’。
    这话是林大团心中默默嘀咕,多年的饱经风霜,还是从他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失望与无奈。
    “大团,管注你那张破嘴,这位仲大人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看来肖大可与林大团确实够熟,私下还不忘叮嘱他一句:“你们的事儿,还得要靠仲大人,不过,现在先不要着急……”。
    林大团点点头,见不远处的程默正领着仲大人一行走了过来。
    “兄弟们,新来的提举仲大人来了,大家快去迎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