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8页
    这一次,就由他来护她一世无虞。
    “臣先送陛下回去休息。”他说着抬起手,抹去了她眼角挂着的泪滴。
    一旁众人跪着,见萧庭燎僭越的举止,纷纷低头,不敢说半句不是。现下谁都知道,先帝已去,女帝年幼,朝中真正掌着实权的人,是这位摄政王。
    他,才是大邺如今真正的皇帝。
    萧庭燎抱着宁徽妍抬步往殿外走,边走边沉稳地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关押所有太医、侍人,未得命令,不得随意放出。此外,将诸位娘娘请回各宫,严加看管。”
    “是!”诸亲卫将士领命而去,行动有条不紊。
    萧庭燎看着怀里的女娃娃,只见她望着殿中的动乱,神色迷茫、眸眼飘渺,似是在惧怕些什么,又似是什么都不明白。
    他心口温疼,安慰她道:“莫怕。”
    她顿了一下,转过脑袋与他对望,圆溜溜的眸中满是懵懂与不安。
    他将她抱紧了些,认真地道:“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她似是颤抖了一下,搂住了他的脖子,将脸埋去了他颈窝,闷闷地问他:“当真?”
    小小的气息挠得他有些痒。
    他拍了拍她的背,定声道:“当真。”
    宁徽妍鼻子一酸,小声地哭了出来。
    她以为,再也不会有人陪着她……
    他的怀抱是暖的,暖得她走神。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帅叔叔,她分明是第一次见,分明该感到害怕。可她却莫名觉着,只要被他抱着,她就一点儿也不怕了。
    宁徽妍如此想着,便将他的脖子抱得更紧了些。
    萧庭燎感觉到了她的依赖,心里舒坦了几分,他方才还在担心,自己一个陌生人,会不会不讨她的欢喜……
    他抱着她走出福宸殿,想着先带她回东宫休息,他再来料理老皇帝的身后事。她小小的身子缩在他的怀里,异常乖巧,倒是省了他不少心。
    走着走着,他突地听她瓮瓮地问:“叔叔,你几岁了……”
    萧庭燎愣了一下,不知她问这个做什么,只得如实回答道:“二十又三。”
    她停顿了一下,似是在计算着什么,恍然道:“啊,那你比父皇小……唔……小好多岁呢!也比母后小好多岁……所以,你不会死,对吗?”
    他一怔,轻轻拍了拍她,柔声道:“嗯,我不会死。”
    “不过……”她又道,听起来有点失落,“跟我比起来,你好像还是有点老呢。”
    萧庭燎:“……”
    他突然有点想把怀里的人给扔下去怎么办?
    第165章 第九劫(4)
    开隆二十六年冬, 帝崩,乐安女帝即位, 大赦, 改元。首相萧庭燎受先帝遗命, 为摄政王。
    景平元年, 摄政王大举改革、多用新法, 不过短短数月时间, 就使得原来正在走下坡路的大邺朝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人称道, 女帝年幼, 朝势易乱, 居心叵测者虎视眈眈, 却不想摄政王雷霆手段, 竟是生生教不满者都闭上了嘴巴,真真是好一个帝王之才;亦有人道,有如此能人,却不知其居心如何,来日会否谋权夺位亦不可知, 实是不得不妨……
    萧庭燎倒并不是很在乎那些人是怎么说他的, 褒也好、贬也罢, 毕竟这皇帝他也不是头一回当了,要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 他见得比谁都多。
    所以, 这最让他头疼的, 不是别的, 正是小女帝的教育问题。
    他与司命仔细询问过几番,只道要渡此劫,就必得守住大邺基业,使得宁家人坐稳皇位。虽说千秋万代倒不至于,但至少他在这个异界的这段时间里,大邺朝绝不能覆。
    也就是说,他不但不能谋权篡位,而且在女帝长大成人之后要将大权归还,归还之后还得要辅佐她巩固朝政,直至他寿终正寝为止。
    考虑到将来她终究是要当政的,所以眼下的帝王教育必不可少。此外他还须得注意自己的气焰不能过大,更不能架空了她的权势,而是要提前为她铺好路子,让她有能力培养出自己的心腹与可用之人……
    萧庭燎叹息,这倒是比当皇帝难多了。
    为了提供良好的教育,萧庭燎遂在宫中开办学堂,并命朝臣子女们悉数入宫伴读。这一来可以让她学到东西,二来可以让她早日了解这些人的脾性,以便她来日培养自己的权势。
    按旧制,入宫伴读的大都是与皇子或幼帝年龄相近的子弟,然萧庭燎看到一群小男孩围着他家小女帝的场面只觉万分不快,遂以幼帝为女子为由,召众位贵女入宫伴读。
    大邺朝有过女帝当政的先例,更开了女子进士科,虽然身居要位的女子只有零星几人,但朝中的女官倒还是不少的,是以王公贵族们也都乐意送他们的女儿入宫侍读,争取早日与小女帝打好关系,壮大家族势力。
    这一来,便是两年时间。
    ·
    景平二年秋,八岁的宁徽妍正在校场上,与诸位子弟贵女们一起学射御。
    是日天高云淡,百步开外的箭靶清晰可见。
    不过嘛,这看得见归看得见了,宁徽妍并不能射得那么远。
    她穿着一身玄色骑装,立在四五个十岁左右的贵女身边,和她们一齐围观那边的子弟们列队射箭。出于姑娘们的天性,她们一边看,一边不免对那边的子弟们品头论足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