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7页
    自有人过来服侍梳洗,衣物合身,颜色却素,首饰也都是素银,足见用心。
    又有早餐送过来。
    用过早餐,李九娘略歇了片刻,便与婢子说:“我想求见公主,姐姐方便为我通报么?”
    那婢子应道:“娘子客气——公主说了,娘子什么时候想见她,都是方便的。”
    “劳烦姐姐领路。”李九娘道。
    嘉语果然在等着,目光掠过李九娘的脸面,虽然是上了妆,仍然遮掩不住的憔悴。只是憔悴,倒不见惊惶。想来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这才是高门女子该有的风度。相形之下,她从前……还不如她。
    侍婢为李九娘取来坐具,李九娘却退几步,先对嘉语行了大礼。
    嘉语不吭声,也不避让,如果没有她昨日的阻止,她这会儿已经是个死人了——这是她该得的。
    待李九娘坐下,方才问道:“九娘子知道了?”
    李九娘点了点头:“公主救命之恩,九娘如今无以为报,日后……如有日后,定然会报答公主。”
    嘉语沉默了片刻。这些报答不报答的话,她是不信的,兴许这时候是真,但是真到那个时候,也许会力有不逮,也许会时间不对,也许会有别的难处——总之大多数时候,对于人性不能有太多指望。
    便只问:“九娘子如今有什么打算?”
    李九娘道:“不敢有瞒公主,虽然昨儿借了崔家的名义,然而九娘并不认为崔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收留九娘。”
    嘉语“嗯”了一声。没有被恐惧和绝望击倒,还能够分析形势。从前倒看不出来——不过人都是逼出来的,从前毋需如此死里求生,也就乐得做个人畜无害的大家闺秀。
    她从前……不也是如此吗?
    “九娘想求公主送九娘去卢家。”李九娘道,“中书卢侍郎是我舅父。”
    嘉语寻思了片刻,说道:“并非我信不过令舅,只是……如今京里风声鹤唳,我这里有几句话,九娘要不要听听?”
    李九娘应声道:“愿闻其详!”
    她原本对于华阳肯帮她到哪一步全无信心。说到底他们之间的牵连只是她哥哥那个未完成的婚约——如是已经完成又不一样。特别华阳开口问她有什么打算,更是心里凉了半截。到这会儿,恰如峰回路转。
    心里不由想道,不枉哥哥看重她。
    嘉语道:“如今外头传什么话的都有,令兄又生死未卜。宫里即便不在意九娘,恐怕也都想从九娘身上找到令兄的下落。如今又都知道九娘在我这里,我出门……少不得被人盯上。”
    被人盯上倒不可怕,除非想造反,不然京里哪方势力也不敢对她用强。但如果一路尾随到卢家,卢家未必肯接这个麻烦。
    李九娘心里一凉。
    嘉语继续道:“虽说是一动不如一静,但是九娘在我这里,却防不住宫里来人,我也不可能时时都在——九娘可记得我在西山下的庄子?”
    九娘“啊”了一声,她如何不记得,她姐姐就死在那里。
    “只是恐怕要委屈九娘了……”嘉语道,“我不便送九娘上卢家,府里婢子下人却是要出城采买。如果九娘不怕腌臜……便坐了那车去。等风头过去,我再求哥哥与卢侍郎通个气,请卢家上门来接。”
    李家遭厄,李九娘的身份一落千丈,要嘉语亲自护送上门还有几分脸面,如果坐了下人的车子进卢家……
    便卢侍郎肯庇护这个外甥女,哪个富贵人家的下人不长了一双势利眼?
    那日子哪里是人能过的。
    如果卢家来接,那又不一样——起码有庇护她的诚意。也免了碰壁的可能。
    再者,藏在城外的庄子上,万一城中有变,要跑路也方便。
    李九娘道:“但是王妃将我交给公主,万一王妃问公主要人……”
    这当口还能想到她的难处,也是难得仁厚。嘉语道:“母亲自不会问我要人……我这里要找一个与九娘子身形仿佛的婢子出来,却是不难,九娘在我这里,自然是深居简出,不容易被发现真假。”
    “那万一——”
    “万一宫里要人,再发现九娘已经人去楼空不迟。”
    李九娘:……
    “公主想得周全。”李九娘也不得不服气。
    嘉语只是微笑,想道,任凭是谁,有过我这样的经历,自然比寻常人想得多一点。又交代道:“我叫婢子给九娘收拾衣物,那庄子九娘也见过的,周遭不过些农人……”
    ……
    嘉颖得到消息已经是五六天之后了。
    郑忱与她成亲之后,并未住回大宅。横竖郑忱自个儿有的是宅院,哪一样都不逊于郑宅。且上无公婆,下无妯娌小姑,除了两个主子,其余都是奴婢下人,家里清净得——大约只有公主开府可比了。
    但要说日子过得滋润……嘉颖就只能苦笑了。
    新婚之夜,郑忱就被内侍请走了,到三日之后的归宁方才回来。这三日嘉颖如何度日如年就不说了,从前初到洛阳,始平王府还贴心安排了侍婢指引,郑宅有什么,有几十个下人等着她分派。
    这是她的家,她是这家的主母——除她之外,再无他人。
    别说嘉颖,就是高门世家精心培育出来的小娘子初来乍到,没人指点也少不得手忙脚乱。也得亏始平王妃没有亏待她,临出阁还分派了嬷嬷给她恶补了管家的常识,又陪嫁了几户人,才不至于彻底的孤立无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