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太会玩了些?
但愿她不要遇到这样的病人。
-------------------------------------
急救车上的那些护士和医生不信,又去急救科病房看了一眼,确定那名唤天奇的病人心跳已经恢复正常,这才嘀嘀咕咕地走了。
“天啦,这是哪儿来的狠人?心跳都停跳十几分钟了,还能给救过来。要是换别的医生来,早就判定死亡了。”
“你说之前心脏停跳五六分钟就被判定为死亡的人,是不是都应该再救一救来着?人家本来还能活,但医生们不知道,直接给判定为死亡,推去火葬场了……想想突然就觉得良心过不去了。”
十三号诊室的医生将一个急救医生已经判定为死亡的病人给救活了,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急诊科,霍廉主任没找谢书尧直接问,她找的是给谢书尧当助手的那个护士。
那个护士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谢书尧救人的过程,从谢书尧三拳捶出红烧狮子头开始,到谢书尧发现除颤仪不管用后,用拳头连着捶了十多下,将病人的心跳给‘捶出来’为止。
那护士最后还总结了一句,“小谢医生是真的负责啊,照当时那样的情况,要是放到其它医生身上,肯定就直接判定为死亡了,她硬是从阎王爷手里把病人的命给夺了回来。”
霍廉主任给谢仁老教授打了电话过去,开门见山地问,“谢老师,你介绍来的那个小医生,究竟是什么来头?”
“到了我们急诊科之后,一天就做了两台惊心动魄的手术。第一台是断骨续接和神经续接,那手法是真的漂亮,主干神经、旁支神经、第三茬神经,全部都接上了,刚刚又救活一个心脏停跳十几分钟的病人……”
“就是吧,这小谢有点奇怪,她用药都喜欢先用西药再用中药,感觉她就是认为西药治标中药治本,难道这小谢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
谢仁老教授没想到谢书尧这么长脸,但这并不妨碍他吹嘘一把,“小谢是我们京大医学部的高材生,在你们还为了发表一篇国内中文核心头痛的时候,小谢已经发表了很多一区国际高水平文章了,还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了文章,不过那些都是和药学相关的,咱医院里那个糖尿病先导药的测试,就是她研究出来的。”
“不过我看她在医学方面的主要研究,集中在肿瘤这方面,出了不少很有意思的文章,你可以抽空去看看。”
霍廉主任愣了一下,“这么厉害呢?我的亲娘啊,那应该让她去坐诊啊,我听护士说让她做了很多缝合手术,这不是牛刀杀鸡吗?”
谢仁老教授挂断电话后,又给孙主任打过电话去,“小孙,那个谢书尧是什么来头?急诊科那便说她连神经搭桥手术都会做。我记得她的资料里写的是基础医学专业啊,怎么连临床的饭碗都端起来了?”
孙主任哪里知道,他想说谢书尧这个搞基础医学研究的人连药学研究的饭碗都没放过呢!不过医药不分家……也只能找这么一个鬼扯的理由来糊弄自己了。
“我听说她好像经常去不同的系里蹭课,也常去图书馆看书,可能是涉猎比较广?”孙主任自个儿说着都没啥底气。
谢仁老教授隔空开喷,“手术这东西,靠的是基本功,那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学会的?可这小谢的手术能耐确实厉害 ,在医教科那边连着缝了两条鼠尾,每条鼠尾都是切了三十刀断开的,最后血管流通量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孙主任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谢书尧之前同他说自个儿学过中医,立马就想到了借口,“我想起来了,小谢家学渊源。你别看小谢在京大医学部学的是西医,那是因为她有中医的底子。”
谢仁老教授恍然大悟,“难怪我听急诊科的那些人说,小谢开药的时候喜欢用中药呢。能不用西药就不用西药……感情是这个原因。改天我和小谢说一下,能用西药就尽量用西药,这个方便省事,病人们也愿意相信。用中药自己费力不说,遇到一些中医黑,估计得焦头烂额。”
第64章 第六十四站
医院里有一种特别邪门的说法, 医生绝对不能说自己闲,要是他一说,立马就会有一波接着一波的病人涌来。
谢书尧大概就是犯了医院的这个忌讳。
她只是在心底嘀咕了一两句最近比较闲,结果下午就来了一茬又一茬的病人,单单是伤口缝合就有不下二十例,得亏她是急诊科出了名的‘快针谢一针’, 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霍廉主任在知道她那么有能耐之后,立马就将她当成宝一样捧着了。
要是急诊科来了什么情况比较紧急的病人, 护士都会喊上谢书尧一起去,其它医生的诊室里累积的病人多了,谢书尧也会被当成‘便利贴’一样贴过去。
尤其是内科,那些内科的医生最喜欢谢书尧。
谢书尧同一般医生看病的方法不一样,一般的西医在诊病时, 都是用‘问诊’ ‘检查’的形式, 谢书尧将中医的那一套望、闻、问,切也给搬了过来,先给病人把个脉, 然后再开几张对症的测试化验单, 最后才给病人开药。
依旧是中西医结合式开药法。
与谢书尧在同一个诊室的郭巧蓁医生见谢书尧每诊完一个病人,就要在电脑上敲击好一阵子,好奇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