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贵妃神情更冷了几分。
她一直以来,几乎都是这样认为的。
毕竟她相信自己看到的。
“云妃若真那般懦弱怕事,为何当初还要冒着诸般危险,执意将太子生下来?”宴真一句句问道:“还有昔日的常恩张敏等人,为何宁可赔上前程性命,不惜同姑母作对,也要那般死心塌地地相护?”
至于只是为了可笑的原则与气节,她不信,姑母也不屑信。
“只怕云妃母子看似毫无手段,实则最擅笼络人心。”
这句话,如一记重锤敲在了宁贵妃心上。
话已至此,宴真也未再多言。
又待了片刻之后,便开口请了辞。
宁贵妃少见地没有大发脾气,却是前所未有地坐立不安。
……
很快,就到了张眉娴出阁前夕。
这一晚,张眉娴院子里格外热闹。
宋氏等女眷都在,除此之外,张鹤龄和张延龄也刚归了家。
他们是官宦子弟,自不可能连回家探亲的机会都没有,且昭丰帝早早发了话,二人一月可回家五日,是谓‘休沐’。
二人滔滔不绝地说着在宫中的见闻。
宋氏等人越听越惊讶。
这俩货活脱脱一幅乐不思蜀的模样是怎么回事?
这与大家设想的显是截然相反。
“宫里真有那般好?”宋氏压低声音,心疼地问道:“你们可莫要说假话。”
张鹤龄和张延龄互视了一眼,皆是意外不已。
母亲竟当他们是报喜不报忧,打掉牙往肚子咽?
母亲可太会说笑了!
他们是那种贴心懂事的孩子吗?
“母亲未免将他们看得太过体贴。”张眉寿在一旁讲出了二人的心里话。
宋氏听了女儿这话,想想不由觉得也对。
“许是太子殿下的交待呢。”张眉娴低声说道。
宋氏点着头:“若果真如此,定要托了王大人道谢才好……”
“怎就是太子殿下的功劳了?”张鹤龄撇撇嘴:“分明是我们讨皇上喜欢,才有这诸多优待。”
皇上如今可喜欢他们了。
“兴许都有呢。”张延龄倒清醒些:“难道你忘了,咱们刚入宫时,还没见着皇上呢,可也没吃过什么苦。”
张鹤龄想了想,到底也点了头。
说得也对。
“三弟四弟,你们可曾见过太子殿下没有?”张辅龄好奇地问道。
张延龄挺直了胸膛。
“自是见过的!”
第532章 出阁
乍然听得此言,张眉寿不自觉手一松,剥到一半的桂圆就掉到了地上。
但却无人留意到,只因大家的目光齐齐都朝着张延龄看了过去。
瞬间冷静下来的张眉寿也看着他,却在心底暗骂一声——这臭小子如今竟还学会吹牛撒谎了?
若真是见过太子,她不信这俩人还能稳稳当当地坐在这里。
“太子是什么模样?”宋氏问道。
却见儿子摇了头。
“皇上平日里不怎么见太子,我们是在御花园里偶然瞧见的——但离得远,只模模糊糊地看了个背影而已。”
张眉寿这才恍然。
原来是这么个见法儿……
旋即,又听张鹤龄讲道:“虽没看清,但只看大致身影,也可知必是长相出众呢。”
张眉寿多看了他一眼。
那倒还挺会瞧的……
张延龄又紧接着说:“且看那气度,与既安哥哥竟是十分相像!”
四下忽而一静。
宋氏皱眉道:“……这等话可不能乱说!”
这孩子怎么瞧见个长得好的,就与他既安哥哥像?
张延龄不以为意地道:“母亲放心,我们自是知晓轻重的,只在家中悄悄说一说而已。”
规矩可不是白学的,例子也不是听完就忘的。
宋氏这才松了口气。
还算有点脑子——
“不过话说回来,确是极像呢。”张鹤龄此时又忍不住补上一句。
“离得那般远,你们能瞧见什么?”宋氏看着二人,正色道:“这话日后休要再提了,可记住了?”
两只萝卜乖乖点头。
反正说已经说了,嘴瘾也过了,好不容易回来几日,得家人处处嘘寒问暖,他们可不想一个劲儿地招人烦,再被提早赶出去。
一家人暂且按下了宫中的话题不提,转而将谈话的重心重新放回到了张眉娴身上。
张眉娴听着两位婶婶的嘱咐,心下只觉得满满当当的。
宋氏给她备下了不薄的嫁妆,甚至足以让她明日在城中出一把风头——
她起初不愿,诸般婉拒,可拗不过宋氏说一不二的性子。
到了最后,宋氏干脆道:我素来是要面子的人,你如今好歹是我的女儿,长女出嫁,若叫人觉得寒酸,我的面子往哪儿放?
总而言之——她宋氏缺的不是银子,而是面子,如今能拿银子买面子,乐意着呢。
张眉娴便再无话讲,待回到房间之后,躲在里间大哭了一场。
一轮弯月渐渐爬上枝头。
眼见时辰也不早了,话亦说了许多,宋氏便笑着说道:“我们也该回去了,娴儿早些歇着,以免明日气色不好。”
张眉娴依依不舍地起身:“那我送婶婶和妹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