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淳就躺在他身边。
视线触碰,宣和先是尴尬地撇开眼,又若无其事地转回去:“是不是可以吃饭了?”
“嗯。”
谢淳应完仍旧在床上躺着,宣和这才发现他什么都没穿,他身上还有自己留下的痕迹。不用想,他自己也是一样的。他们的衣服都在地上堆着,看那凌乱程度就知道他们下午有多疯。
宣和慢慢红了脸,他们可都没有喝酒啊。
谢淳摇了铃,便有下人送了衣物进来,又利落地收拾了残局,然后等在一边准备伺候他们起身。
宣和没少被人伺候着穿衣服,但这种情形还真没有过,见他们收拾好了地上的衣物就叫他们出去。
换好衣服出来,晚膳已经摆好了,王公公在一边伺候着,笑得跟朵花似的,宣和见他这样,反倒是坦然了。
下午还有些要睡不睡的,一个长长的午睡过去,现在倒是清醒得很了。
不对,不只是清醒,宣和还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精力十分充沛。都说少年血气方刚,他这个年纪,偶尔放纵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嘛。
第81章
暴雨下了一整天,到夜间也不见停,只是收了势,略微小了些。
白天睡得久了,晚上有些过于精神,宣和躺在床上,睁着眼看发呆,谢淳就在他身边,他知道谢淳也没睡着。
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谢淳也没有,于是两个人就这么静静躺着。
宣和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再醒来已是天光大亮,雨停了。
谢淳不在,这也是应当,昨日大雨阻了不少事,今日他总要去处理。各地消息不断汇入京城,好坏掺半。
坏消息是,长时间的降水之下,江河湖泊都已经不堪重负,各地都在发大水,京城都不能幸免于难,郊外不说,城中街道如今都满是淤泥,多少有些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不必说。
好消息则是先前的准备工作好歹是没白做,谢淳派了数量不少的钦差出去,各地都足够重视,财产损失估计还是免不了,但归根结底,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人还在,一切都还有可能。
这日宣和出了宫,今年原就多雨,这两天一夜的大雨之后,护城河都不堪重负,河水浑浊,水位暴涨。
平日里热闹的大街今日也不见萧条,却没有往日的繁华之象,街上的人都挽着袖子在清淤。
忙中有序,这景象倒也不能说多惨,直到宣和一路到了太平山。
这其实是一座不大的山,只是西郊连绵山脉中的一段,也不高,只因山顶十分平整,就叫做太平山。
宣和原是想去瞧瞧那据说出了宝鼎的地方,只是山路泥泞并不好走,他随手点的亲卫正为难地看着他,他若执意要去,自然也是去得的。
宣和摇了摇头,他这条命来之不易,并不想以身涉险:“回吧。”
他本是想看看京中的受灾情况,如今想来,到底是京城,比他预想的要好上许多。但他不会天真到以为,其他地方都是如此,若果真如此,原书中就不会有这样多的流民与□□。
如果可以,宣和还是希望天下太平的,与谢淳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于身份无关,即便他是一个普通人,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但他毕竟是亲王,还是能做些事的。
夜间,宣和泡在浴桶之中昏昏欲睡,在外头走了一天,多少有些疲累,此时便有些困顿,半梦半醒间,思索着自己能做的事。
灾前预防,灾后自然是赈灾,赈灾需要什么?人力物力。
物是不缺的,大雍的底子放在那,一场涝灾还能挺得过去,不缺粮也不缺银。人么……这个时候的军队,似乎是不做打仗以外的其他事的。
宣和沐浴完谢淳也没回,只叫人传了话来,叫他今日早些睡,不必等。
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但前头已经掌了灯。
宣和自用了晚膳,看了一会儿书便上床,只是过不久又下来了,换了身衣裳,散发就这么出去了。
谢淳在东暖阁,屋内俱是天子近臣,都知道秦王是宿在宫中的,甚至也对他们的关系做过一些猜测,但是知道归知道,见到宣和这样穿着随意地进来,还是有些意外。
倒不是说有多见不得人,只是相较于环境而言,过于不羁了,这是皇帝书房。
众人都不说话,书房内仿佛凝滞了片刻,第一个开口的还是谢淳:“阿和。”
谢淳自然不会以为他是睡不着来找自己,多半是有事。
不消吩咐,下人已经搬了椅子来,宣和随意地坐下,又有人奉了茶来,谢淳这才对方才被打断的大人说:“继续。”
他们说完了宣和才开口,开门见山:“如今并无战事,救灾需要人手,可派驻军前往。”
各地都是有驻军的,只是遭了灾,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按理来说驻军应当随时待命。
但反过来讲,这样短的时间,其实生不出多少流民,若是处理得当,便不会有流民聚集,自然也就无法作乱。
此事并非不可行,书房内的几位大人倒是没有反对,只是看着谢淳,等他裁夺。
谢淳说:“阿和总有意想不到的法子。”
谢淳都开口夸了,下头几位大人自然也不能落下,赞美之词一个接一个,毫不吝啬。
宣和不是来听他们吹的,起身告退,走之前,回过头看了谢淳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