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页
    陶九思这个名字是老和尚起的,他其实并非苏家老爷苏文正的亲子,而是十二岁被收养在苏府的养子,和苏府上下没有半点血亲。好在苏家人善良,陶九思又是个争气懂事的好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看他比亲人还要亲上几分。
    十二岁以前,陶九思跟着老和尚和师叔生活在安宁县城外的一座破庙里,老和尚说陶九思是在寺庙门口捡来的,白白胖胖的陶九思不哭不闹,见着老和尚和师叔就笑,老和尚慈悲为怀,就此抱回寺里养着。
    据师叔介绍,当时他的全部家当就是一身襁褓,和手里攥着的一枚刻着陶字的玉佩,所以就有了小陶的小名儿。
    五岁后,老和尚带着陶九思暮鼓晨钟,念了几年佛法,最后得出个这小子没有佛缘的结论。用老和尚的话来说,那便是:“小陶是个入世的命,没有出世的福气。一读《金刚经》便昏昏欲睡,如梦中上西天与如来论佛法;一翻《论语》又精神抖擞,誓要与孔孟轮番道短长。”
    从此,小陶有了大名叫做九思,启蒙读物也从佛教经典变成了儒家入门书籍。
    后来机缘巧合,苏文正带着夫人孩子去安宁游玩,不但和老和尚相谈甚欢,一见陶九思更是心生喜爱,想要收养在自己膝下。
    老和尚当时笑道:“我如今还在,便让我陪着这孩子多些时日,他日若登了极乐,还请二位照顾小陶。”没想到又过了几年,老和尚便圆寂了,师叔按照老和尚的嘱咐,将陶九思托付给苏氏夫妇,随后给寺庙上了把老大的锁头,也不知云游去了何方。
    自己到底从何而来?老和尚又是谁?师叔去了哪?身上这诸多谜团,竟是上辈子不曾想过多。
    “九思,九思”,几声呼唤将陶九思拉回现实,只见大哥蹙着眉,忧心道:“怎么跑神了,愣愣呆呆了好一阵,这毛病你以前可没有,曹先生不然再给他看看?别是得了什么癔症。”
    陶九思回过神,看见大家围着自己,心中一暖,脱口而出:“父亲母亲、大哥小妹,这辈子我一定会让你们平平安安。”
    第2章 殿试
    卫国虽然开国不过三代,但这京洛城却是正儿八经的千年古都,所历朝代数不胜数,所见兴亡不胜枚举。无论是街头晒太阳的老人家,还是巷尾踢毽子的小儿,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乞丐,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好长一段京洛城的过往。人们所述正史稗史相互杂陈,风雨际会作了笑谈,听众往往心神起伏,欲罢不能。古都千年的积淀由此可见一斑。
    上千年的历史,京洛城当然才子大儒辈出,名震天下的文豪也是屡屡现身,故而这里历来是普天之下万千学子心中的圣地。
    卫国国都定于京洛,自诩要传承千年雅韵,便一向乐于鼓励此道,民间有语:“从文升鸡犬,学武不如狗”,所以不少卫国百姓都是牟足劲培养一个读书人,好光宗耀祖。
    而这三年一度的春闱自然是举国上下的大事,京洛市民各个拖家带口,在去承天门的必经之路上翘首以盼,等待着贡生们由此而过逐一点评,还不忘借此机会教育孩子。
    陶九思还记得上辈子春闱那天观者如堵的场面,特意早早出了门,想溜达到承天门下先行等着,一开宫门便早早进去报道。
    陶九思穿街走巷,往事历历在目,那些或开心或难过的画面一一闪过,步子跟着一慢再慢。好容易在承天门前站定,望着这熟悉的宫闱不免又想起一段往事。
    承天门乃是皇宫东门,卯时数百贡生从此门入内参加殿试,等到酉时尘埃落定,皇上钦点的一甲三人改由皇宫正门正天门出宫,剩下众人不分名次依旧出承天门。
    记得二皇子一做太子就下令,陶少傅可从承天门任意出入,不问时辰、不问缘由。
    这种殊荣,卫国开国以来未曾有臣子享有,一时举朝侧目,畏惧、愤恨之人有之,羡慕、嫉妒之人亦有之,唯独二皇子对他是全心全意的信任。
    可自己最终还是辜负他了,害得他丢了江上,没了性命,陶九思仰着头望着城门,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沉思间,承天门一扇侧门吱吱呀呀着从里面被推开,半晌,露出个毛绒绒的脑袋。那脑袋左右逡巡一番,目光忽然就扫到了陶九思身上。
    猝不及防的,卫容与尚且稚嫩的面孔就这样印在陶九思眼里。
    卫容与此时不过十三四岁,和陶九思记忆中精雕细琢的模样没有半点出入。
    “你是谁?是今年新进的贡生吗?”自小娇养长大的二皇子,语气里还全是天真。
    陶九思很想开口回答,可这冲击实在太过强烈,令他的上下牙关不听使唤,微微颤却紧闭着,难以吐出半个字眼。
    如果可以,他真相跪在少年面前,给他说一声:皇上,臣对不住您,对不住您啊!
    卫容与见陶九思一脸扭曲的奇怪表情,便歪歪脑袋,用心打量了他一阵,好似在想这人见了他表情怎么如此奇怪。
    卫容与眨眨眼,转过头唤道:“负雪哥哥,你快些走,门外站着个极好看的哥哥。”
    负雪?卫负雪!大皇子!
    陶九思一听见这个名字,仿佛中了什么咒语,霎时间,前世血红的回忆纷至沓来,哭喊、刀光、火海、血泊、绝望都好像如昨般鲜活。
    陶九思还未回过神,被卫负雪的名字一刺激,更是心神大乱,比方才的震撼,现在更令他奔溃,令他几欲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