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丈夫也算诚心如意了。
而夫妻之礼……或许也可免了。
说实话,对于一个年龄足以做自己父亲的男人,谭母是无法产生真正的感情。
平时行夫妻之礼,也不过是为了偿还对方的丰厚彩礼,以及履行在古代作为妻子的义务。
现在有了“儿子”,或许,双方都能松一口气了。
果然,知道老婆生了个儿子,谭父也就彻底搬到书房去住了。至于孩子,就让老婆好好抚养。
在他看来,女子抚养孩子,本就是分内之事。不然娶老婆干嘛呢?不就是为了生孩子、带孩子嘛。
他本就是个纯书虫,除了书,别无所好。
自小,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既然“颜如玉”都有了,你还要老婆做什么?
娶老婆,除了生孩子和带孩子,似乎没别的用处了。
只要儿子生了,也就彻底不用管了。
他的父亲就是这么做的。
并且也是这么教育他的。
所以,谭父生了谭玉,就觉得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没再跟谭母亲热过了。
甚至,他连对谭玉都没那么关注。
因为在他看来,孩子有老婆照顾就好了。等孩子长大些了,他这个做父亲的,教些做人的道理,就算不枉为人父了。
就这样,谭家以这种神奇的模式相处,并坐吃山空。
是真的坐吃山空。
因为谭家虽然在几代之前是个官宦之家,但为官还算清廉,并没有积攒下多少金银财宝。
后来,那当官的祖先卸任,儿子却没有跟上,读来读去就是考不中举人,便只能始终吃老本。
下一代,也是读来读去考不中举人,依然只能在家里坐吃山空。
……
因为谭家人生性老实,都不会做生意什么的。而且他们也看不上种地或者做生意之类的事,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把关门读书当做头等大事。
这群人的固执,让原本就不富裕的遗产,雪上加霜。
一代又一代的挥霍,终于,到了谭玉这一代,已经连温饱都成问题了。
当然,谭父并不知道。
因为这个温饱问题是谭母解决的。
当初娶谭母的时候,谭父就把家里的财产全拿出来了。因为对他来说,娶老婆生孩子是那时候的头等大事。
至于完成那大事后,生活能不能继续,则不在他考虑范围了。
后来娶了谭母,这个家就交给谭母管了。
谭母本就是穷人家的女儿,各种节约。吃苦什么的,完全不是事儿。
所以,这些年,也一直过了下来。
但,其间,离不开谭母本人的辛苦。
谭母年纪并不大,正值盛年,所以也不介意抛头露面去挣钱。
毕竟,家里很多时候都没米下锅了,不出去挣钱又能怎么样?
谭玉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家庭,有些无语。
起码,她做不到再像以前一样,只坐在那当米虫。
因为谭母的辛苦她看在眼里。
虽然谭母并不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自己刚来,还不完全能代入母女之情。
但身体里,终究流着谭母的血,有种感应是天生的。
更何况,谭母的辛苦她完全看得清清楚楚。
她便忍不住问谭母:“爹自己都不管这个家,你又何苦这么经营?”
谭母打量了她一眼:“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你爹有重要的事要做,自然不会整日想着家里的吃喝。我主内,本就应该将这个家打理得清清楚楚。”
听她说话,还有些文雅。
谭玉更奇怪了:“娘,你还读过书?”
谭母被她一问,红了脸:“嗯。看你读书,我跟着学了点。”
谭玉哑然。
这真是一个好女人。
吃苦耐劳,懂事善良,还孜孜不倦地自我完善,甚至都知道旁听认字。
只可惜,这样的女子,总是过得比较辛苦。
因为承受得比较多。
当初她嫁给谭家,只怕也是家里为了那点礼金而卖女儿吧。
毕竟,嫁给一个可以当自己父亲的人,幸福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更何况,谭家是肉眼可见的会垮下来。谭父明显是个老酸儒,必定给不了女子幸福的。
嫁过来后,她居然逆来顺受履行作为妻子的义务。
只是,中间使了个小心眼,假装自己生的是儿子,以避免再生子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都不算完全的自私。因为,这也是为完成谭父的心愿。毕竟,那时候谭父的身体非常不好,甚至有种过了今天没明日的感觉。谭母也不想他带着遗憾离开。而且,就算再行夫妻之礼,以他的身体和年纪,再生孩子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综合下来,还不如给他这么个希望。
当然,后来谭父一直拖着残破的身体活到现在,倒是个意外。
却说,那个谎言让本性善良的谭母时时自责,所以更愿意为这个家付出。哪怕自己一个人挣钱养家里两个米虫,都毫无怨言。
对于她的这种自虐理论,谭玉不能认同。
可以说,谭母的所有自我牺牲的理由,谭玉都不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