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里,苏伊仍然潇洒自得,苏老爷也老神在在,只有柳氏,因近日发生的事颇为伤神。
这段时间,她都不敢与别的夫人们应酬,但凡一见面,那些人就要明里暗里打探,企图从她这儿知道苏伊与瑞王的事。
可柳氏当真一点都不知情,端午节那天,因瑞王突如其来的举动,她遭受的惊吓丝毫不比别人少。
从前,她觉得苏老爷不上进,担忧家况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府里得了陛下的赏,苏伊又引得瑞王倾心,安国公府一时风头无二,可柳氏反倒不踏实起来了。
月余后,宫里来人传话,让柳氏的担忧到达极点。
中宫的皇后娘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传召一些命妇进宫,说说话,笼络笼络感情,以示恩宠。
能得到传召的,莫不是丈夫深受朝廷重用、或者正得皇帝欣赏的臣子之妻,柳氏以往可从未有这样的荣幸。
但她知道,皇后的目的绝不是她,更不是苏老爷,而是苏伊,根据内侍的暗示,皇后是要她把苏伊带上,好叫对方好好看看。
她的小姑子真的入了皇家眼。这是柳氏心里第一个念头。
但她很快又忧心忡忡,那毕竟是天家,绝非一个小小沈府能够相提并论,苏伊若嫁去那样的地方,真的能适应么?
再担心也无用,入宫那天很快来临。
柳氏与苏伊踏入高高的宫墙,一路跟在内侍身后,被带到一处偏殿,请诸位夫人们稍等,娘娘很快便会召见。rdquo;
偏殿里除了她们,已经坐了不少妇人,也有几名小姑娘,本都小声交谈着,见她们两人进来,说话声就停了。
这些人里,眼熟的少,多是平日未曾来往的,柳氏心中忐忑,也不好贸然与人攀谈,带着苏伊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着。
其余人打量了她们一会儿,亦不曾有人过来打招呼,很快,交谈声重新响起。
苏伊坐在柳氏身边,看她端起茶盏时,手微微打颤,引得杯盖与茶盏发出细微的碰撞声,不由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安抚道:嫂子放宽心,只当去了别人家做客,只不过主人身份不同罢了。rdquo;
柳氏心中苦笑,说得容易,只当主人身份不同,可想到一会儿要见的是皇后娘娘,谁能不紧张?
她这些日子发现了一点,这位小姑子,与她的丈夫是一样一样的,兄妹二人,似乎浑然不知害怕为何物,瑞王爷看上她,这样大的事情,她一个外人知道都觉得辗转难安,小姑子反倒没事人一样,整天喝茶看戏,无忧无虑得跟个神仙似的。
柳氏是又苦恼,又羡慕。
苏伊安抚完柳氏,便管自己低头喝茶,她打定了主意,今日要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就算有人找茬,也不能当场回击,有账日后再算,以免把她的嫂嫂吓坏,回去叫苏老爷心疼。
她察觉到有不少视线落在她身上,对这样的情况已经习惯,并不在意,只有当发觉有一道视线停留得特别久时,才抬头看了一眼。
对方正好坐在她对面,年纪与她相仿,做妇人打扮,相貌不算出众,身材有些丰满,旁边还坐着个老妇人,看样子应该是她的婆婆。
见她看过去,对方便移开了视线。
苏伊觉得这两人看着都有些眼熟,正以为是自己错觉,便看到柳氏也注意到对面的人,面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她这样与人友好的人,竟不太客气地哼了一声。
苏伊心下好奇,在脑海里挖了挖,这才想起来,对面这两个,不就是原主那位青梅竹马的老娘和夫人?正是当初抛弃了苏小姐,另娶他人的那个。
这下轮到柳氏反过来,拍了拍她的手,说:过去的就叫他过去,咱们只当自己瞎了眼,不值得再为那些背信弃义的小人伤神。rdquo;
苏伊笑笑,道:多谢嫂子,我早已经忘了。rdquo;
忘了就好。rdquo;柳氏忙道,不过看她的表情,显然不太相信,以为苏伊是在安慰自己呢。
苏伊无奈地摇摇头,并未再做无用的解释。
喝了半盏茶,皇后终于召见了她们。
皇后是皇帝的发妻,两人成亲三十多年,不说情深义重,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皇后尽管不曾生育,却将后宫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得朝内朝外一片赞叹之声,皇帝对她十分敬重,就是一些宠妃,也不敢太过放肆。
她坐在高高的凤座上,若不是周身装扮雍容华贵,看起来就如一名寻常的中年妇人,眉眼温和,嘴角带笑。
但并没有人敢因此就小瞧了她,众人恭恭敬敬行礼。
都起来吧,赐座。rdquo;皇后道。
入座后,皇后先与几位老王妃、郡王妃说了会儿话,然后才到各位臣子的夫人们,她言语和善,内容并不涉及朝堂之事,只问各家姑娘哥儿如何,又说诸位夫人虽位居后宅,功劳却一点也不比外面的男人小,正是有了她们,各位大臣才能全心为朝廷尽忠,她与陛下,都感念各位夫人的辛劳,从未忘记她们。
寥寥数语,就引得在场众人感动不已,纷纷谢恩。
皇后叫人重新上了茶,然后笑着道:这些日子,京中的传闻,本宫也有所耳闻,都说苏姑娘容貌倾城,今天可把她请来了,给大家开开眼。苏姑娘可在?rdquo;
柳氏担忧地看了苏伊一眼,苏伊面色从容,从位置上起身,大大方方行了一礼,臣女拜见皇后娘娘。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