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大多数开国功臣其实混得还不错,当然了,因为靖难之役,又有一批功臣站错了队,倒是叫那些靖难的功臣上位了,然后也有一批被边缘化了,留在了南京,这才是让人觉得开国功臣里头似乎许多都没了踪影的缘故。
朱元璋这个时候其实还没有准备就定都应天,他还是比较崇尚秦汉的,因此,也在考虑着定都长安,当然,长安目前还没到手,所以就先在应天过渡一下。
既然不打算定都应天,那么,以朱元璋的性格,自然不会大肆搞基建,徐达那边刚刚打下了开封,他就直接坐镇开封,主持北伐大事了。
舒云留在了应天,做了皇后之后,她也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人手,许多事情可以交给这些人去掌管,她只需要负责决策,还有提出一些思路就可以了。
发明创造什么玻璃,肥皂什么的,舒云并不着急,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拿出来也不迟,算是给皇家增加一点财富来源。实际上日常用品看起来利润微薄,但是规模要是大了,那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最重要的是,这种行业其实能够带动不少就业。
舒云如今要做的,就是规范朱元璋治下的经济体系,朱元璋对于商税什么的不理解,舒云可是知道,商税真要是征收起来,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开放口岸,开启海贸。方国珍当年起兵的时候,就是带着一帮海匪,扰乱海运和漕运,弄得元廷无法将南方的粮食财富顺利通过漕运和海运运输到北方,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方国珍已经投降,但是他那些手下可是跑了不少,这些人如今直接摇身一变,变成了海盗,经常上岸打劫。朱元璋忙着北伐,哪有空管这些海盗,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想着禁海,让方国珍那些余党边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舒云却是劝阻了他,海盗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很难禁绝的,这年头,一些大型的商船,有的时候,都是不吝于做几回海盗的!如今这个世界,海贸已经相对比较发达了,沿海一带,也有不少海商,因此,舒云直接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传令沿海地区,但凡是抓到方国珍余党的,就可以得到海贸许可证,凭借这个许可证,就可以进行合法海贸,要不然的话,就得花大价钱购买这种许可证,而且这种许可证还得年审,要是查到你走私或者是偷税漏税什么的,就得吊销证件,处以巨额罚款。
许多人为此唉声叹气,觉得朱元璋简直是掉到钱眼里去了,但是其实还是有许多人对此是比较欢迎的,有没有官方支持,对于海贸来说,也是有着一定影响的,别的不说,应天,姑苏如今生产出来的许多布料锦缎,比起前朝的时候一点不差,甚至质量更好,产量也更多,要是没有官方的许可,这些是不会随便出售给这些海商的。
如今,不需要花钱,只要借助他们的渠道,抓几个人而已,就能得到为期达到三年到五年的许可证,还能免掉年审,这就非常划算了,因此,沿海一带的海商一下子就行动起来了。
这些人做海上的生意,原本就跟这些海盗打过交道,对于他们的落脚点也有些了解,因此,没有花费多长时间,方国珍的残党就一一落网,仅有很少数的人最后隐姓埋名,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舒云趁机开始开放了沿海港口,重建了海关,朱元璋也不提什么禁海的事情了,他其实也有些忌惮这些海商的势力,因此,一方面对于海商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又下令工部自个造船,优先造战船,回头可以通过战船运输兵力北上,防止元廷逃窜到高丽那边去。等到北伐成功,解决了蒙古人之后,这些战船也可以改造成商船,出海经营。当然海关保留一批战船也是有必要的,可以打击走私,防范倭寇海盗。
朱元璋这一方可以说是经济情况蒸蒸日上,有人暗地里头已经将舒云视作是女财神,觉得舒云实实在在有点石成金之能,一开始的时候,舒云做事的时候,还有人觉得一介女流,没多少见识,能做什么事情,等到到了如今,舒云现在不管想要做什么,都有人乐得跟上,毕竟,跟得早有肉吃,来晚了,顶多也就能跟在后面喝点剩汤了。
而那些命妇们,一个个就更是眼热了,她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多少理财之能,这年头的一家主母,说是掌握家中财政,实际上呢,掌握的一般就是家里的那些不动产,一般就是靠着收租,还有放贷什么的挣钱,让他们自个去开铺子,其实是不靠谱的,因为她们其实不懂做生意,手里头也没有合适的人手,很多时候,开铺子还不如直接将铺子租出去呢!
瞧着舒云翻云覆雨,几百万贯的钱财在她那里周转,然后似乎所有人都得了好处,收益也非常大,这些掌管家中庶务的命妇们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之前的时候,舒云就教过她们不少事情,让她们投资一些作坊什么的,她们的确得了一些好处,可是现在看起来,这远远不够啊!说白了,进项虽然涨了一些,但是比较起来,需要养活的人口却是越来越多了,她们自个有了孩子,就得为自家孩子打算,长子可以继承爵位,也可以继承一半家业,但是其他儿子可就没那么多了。还有女儿要出嫁,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女儿的嫁妆又是一大笔钱。这年头,比起女方的嫁妆来说,除非是真的卖女儿,否则的话,男方的彩礼实际上算不得什么,按照礼数,都是些象征意义上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