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页
    婢女挑开车帘,她把幕离戴上出了车厢,夜里燕城点上了星星点点的灯,像是飞舞着微弱的萤火虫。
    一个披着大氅的男子经过她,背着光,看不清面容,只听得见他低沉带了分沙哑的声音:永平郡主,是何时辰了?rdquo;
    亥时。rdquo;
    谢蘅礼貌地回答,入夜能在宫中行走,听着也不像太监,想必位高权重,不是寻常人。
    亥时归宫?早已过了宫禁,太后当真宠爱你。rdquo;男子的语气仿佛在陈述一件平常的事。
    谢蘅谨慎答道:是我归来迟了,下次不会犯了。rdquo;
    可下一秒,他的声音骤然一冷,像是碎冰落入初春的水面,一湖水都变得刺骨的冰凉。
    罚抄《魏文经》百遍,禁足三日。rdquo;说着他往宫门外走了出去,只留下玄色大氅掀起的寒风,吹在谢蘅的脸上生疼。
    他是谁?rdquo;
    谢蘅望着男人的背影问道。
    乃是成王殿下。rdquo;侍人恭敬地答道。
    成王mdash;mdash;微生羽。
    谢蘅微微眯起了眼睛。
    前一个皇帝萧彻推行过新政,他死后人亡政息,所有参与新政的官员不是流放就是冷落,至少一半的人离开了权力中心。
    包括淮园的前主人mdash;mdash;汪铎。
    所以微生羽后来居上,得到了太后的重用,若问如今朝堂是何人之天下?
    只有一个答案mdash;mdash;微生羽,连首辅姜堰也只能居于他之下。
    走。rdquo;
    谢蘅进入马车,等太后死后,微生羽作为辅政大臣,更是把持朝堂三十年,连天子也不敢面其锋芒,他一直没有称帝,维护端朝正统。
    mdash;mdash;他会是自己最可怕的对手。
    谢蘅坐在马车上陷入沉思。
    燕城的路比外城平坦许多,不多一会儿,就到了叠鹤宫。
    进了叠鹤宫,季芙才意识到太后有多宠谢蘅,光是主殿便和小型宫殿一般大,更不计其中放置的古董器物。
    曾有言官进言永平郡主一座宫便抵得上半座城,此言不虚矣!
    芙姐姐你住东侧殿,有事吩咐宫女就行了,我先去书房了。rdquo;谢蘅边走边说,别拘礼。rdquo;
    麻烦郡主了。rdquo;
    季芙可以理解,虽然太后宠爱谢蘅,可是成王殿下开口了,谢蘅也只能照做。
    《魏文经》抄百遍,得不停地抄上三天三夜才抄得完,故季芙点了点头,去往东侧殿。
    在宫女的帮忙下,她把箱栊里的行李安置在东侧殿就花了一个多时辰,她经过走廊时,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她敲了敲门。
    进来。rdquo;
    少女疲惫的声音响了起来。
    季芙进了书房,发现谢蘅还在奋笔疾书,她劝道:明天再抄,成王再怎么样,也要顾忌太后的面子。rdquo;
    她说时也十分心虚,如果不是成王以酷烈手段铲除异己,扶幼子登基,今日的天子怕是另有其人。
    成王?rdquo;
    谢蘅停下笔,狐疑地问道。
    你不是在抄书吗?rdquo;季芙诧异地问道。
    没啊。rdquo;谢蘅指了指坐在她右下方的两个宫女,她们替我抄。rdquo;
    成王有耐心对照她的笔记?她并不这么认为,只要她在宫里呆三日,这事就可以揭过去了。
    那你在干嘛?rdquo;
    这话一出口,季芙有些后悔,她和谢蘅并不熟,问着有些冒昧了。
    你过来。rdquo;
    谢蘅向她招招手:给你看个好东西。rdquo;
    季芙走到了书桌前,谢蘅写了数十张纸,可是上面的字却十分奇怪,她拿起第一张,隐隐猜到了是基础教材四个字。
    这字hellip;hellip;?rdquo;
    她不觉得以太傅为师的谢蘅会写出这么多缺胳膊少腿儿的错字。
    如何?rdquo;
    谢蘅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繁体字和一个简体字:是不是简单多了?rdquo;
    季芙慌忙地看向书房内伺候的宫女侍人:你们先下去。rdquo;
    宫女们望向谢蘅。
    下去。rdquo;谢蘅轻声道。
    他们才退了下去。
    书房的门合上后,季芙才厉声说道:郡主,这些都要烧掉!一个字也不能留。rdquo;
    为何?rdquo;
    谢蘅问道。
    世家不会允许的。rdquo;季芙怕她不懂,尽可能通俗地解释,读书的人多了,那谁来种地呢?最好读书人的后代一直是读书人,种地的后代永远种地。rdquo;
    谢蘅点了点头。
    这就是世家最原本的意义。
    季芙一眼就看出了简体字的意义,更难得是,她还看到了其中的风险。
    这样一个人,困在深宫岂不太可惜?
    我没有想那么多,只不过想让我的奴仆多认识点字。rdquo;谢蘅一笑,世家也要管我的奴仆吗?rdquo;
    好,可是hellip;hellip;rdquo;季芙叹了口气,郡主,一旦流传出去,您当如何?rdquo;
    不惧之。rdquo;
    谢蘅收好了今日写的字,萧彻的新政之所以消亡,很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