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7页
    hellip;hellip;
    王太后未能把千方百计寻得的美人送给刘彻,第二日便把田蚡叫进了长乐宫,气势汹汹地怒斥着刘彻,彘儿这是糊涂了!哪一个君王身边只有一个女郎,一心一意守着这个女郎的?皇后那个贱人还有了身子,莫不是怀着身子,都要去服侍彘儿!这哪里是汉室皇后的做派,霸着天子,不让他宠幸他人,这是不贤,这是妒忌,这是七出。但凡在民间,我就可以休了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妇人!rdquo;
    阿姊,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彘儿被卓文君迷了心神rdquo;田蚡将王太后杯子里的茶换了新的,递给她,阿姊,不是我说你,我们早就议定了另外的法子将人送给彘儿,你为何要在昨日当着阿寄跟阿舜,还有皇后的面提起呢?rdquo;
    他们当初商量,是王太后私下请刘彻来长信殿,然后用点手段让刘彻在这里小憩,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人塞到刘彻的寝殿里。届时,刘彻就算不要这个女郎,除非赐死,否则定是不能够了。
    这么一个千娇百媚,弱柳扶风的美人儿,刘彻既然受用了,哪里还会推出去?
    届时王太后再推波助澜,给美人儿一个位份,再是顺理成章不过。
    怀有身孕的皇后,月份尚浅,便知晓了这么一件糟心事。只要是一个女郎,自己有身孕,郎君纳了媵妾,都会心中苦楚。当年王太后的亲妹妹得宠于孝景帝,王太后自己心里都有过不愉难过,何况凭着刘彻宠爱,才坐上皇位位子的卓文君。
    卓文君就是因为司马相如纳了媵妾,才会跟司马相如和离。如今她以为寻了一个待她一心一意的刘彻,而刘彻如果也纳了媵妾,性情刚烈的卓文君,会不会因此跟刘彻离心,从而跟刘彻分道扬镳呢?
    刘彻可是汉室的天子,再宠爱卓文君,怎么可能容得下一个忤逆犯上的皇后?
    民间夫妇可以和离,可以让官府判义绝,但是汉室的天子跟皇后,说和离跟义绝就可笑了。
    卓文君如果真得就此要跟刘彻决裂,或者伤了腹中的孩子,或者一怒之下负气而走,都是中了他们的下怀,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明明他们都已经谋划好了,王太后却忽然改变主意,将本来十分有把握的事情弄成了这般模样,田蚡都不知道该说王太后什么好了。
    王太后沉默了好半晌,神情凝重地看着田蚡,缓缓开口,弟弟,这些日子,你好似忘了,你从来未曾意识到,彘儿已经是汉室的天子,不再是那个靠着我们扶持,在窦氏胁迫下的小儿了。rdquo;
    阿姊的意思是?rdquo;田蚡不解地问道。
    彘儿今年已经二十八岁,已经做了十二年的汉室天子。整个汉室的天下,彘儿已经到了说一不二的地步。就算是我,也不能改了他的主意。彘儿他,已经是真正的,跟他阿翁一般的汉室天子了。rdquo;
    王太后涂了厚厚的脂粉仍然掩饰不住脸上岁月的痕迹,额头跟脸上都有了深深的纹路,嘴唇耷拉着,眼中却闪过不容错过的沉思,先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当年削藩是先帝亲自下的旨意,后来吴王他们叛乱,一时间七王都反了,要诛晁错清君侧。
    当年削藩的确是晁错提出来的,可是先帝是个傻子吗?晁错让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削藩是先帝点了头,文武百官都同意的。可是最后,削藩出了岔子,吴王反了,七王反了,先帝惊慌失措,连审问都未曾有,就下旨腰斩了晁错。
    七王反了,是杀了晁错就能了事的吗?先帝偏偏真得杀了晁错,想把削藩的过错都推到晁错身上。他为了汉室江山,什么脸面,什么恩情都不要了。可是啊,就是他杀了晁错,用的还是腰斩,最后七王还是没有低头。弟弟,彘儿是跟他阿翁一样的汉室天子了,他为了汉室江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要以为你是他舅父,我是他亲身的阿母,他就会一再退让。
    假如我们真得对彘儿用了下作的手段,他定不会轻易就揭过此事。如果真得伤了皇后,伤了皇后腹中的孩子,那我们跟彘儿,就真得势同水火了。rdquo;
    所以王太后才会用这么一个不精明的手段,将寻来的美人给刘彻。这样的手段,作为汉室太后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即便刘彻会反感,也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阿姊是说,如若我们对彘儿用了手段,彘儿当真会下手除去我们?这hellip;hellip;这不会hellip;hellip;hellip;rdquo;田蚡悚然,略有几分犹疑地问道。
    当年晁错的案子,当世所有人都知道是冤案,可是孝景帝就是这么做了,还没有人胆敢提出反对的意见。
    汉室的江山社稷都要亡了,谁敢站出来说一个不字?
    他会的,他一定会的。就跟他阿翁一样,他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rdquo;
    王太后想起这个后果,就浑身发颤,整个人沉在雪水里,长信殿烧的这么热的地龙,也丝毫感觉不到一丝热度,现下在他的心里,卓文君也成了他的逆鳞。我昨日本想单独留下彘儿,可是只迟疑了一刻,便未曾那么做。rdquo;
    自从太皇太后死后,一直以来在刘彻身上尝到的忤逆跟不满,一直以来跟刘彻的离心,及至次女南宫从匈奴寄回的亲笔信,终于让王太后有了一丝明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