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元膝下有十一之,有七子尚未封王,仍年幼。其余五子,除去李琮李如锋,都是不中用的心无大志的王,不是远封求得个平安就是无所事的酒囊饭桶。
十七皇子尚年幼,年十四。朝政根基没有越王扎实。如果立十七为新太子,朝政尚未安朋结羽毛,越王党和残留太`子`党定会搅得翻天覆地。他治元还有手把手地亲自为十七选贤任能,安插心腹重臣,实不是如今即将六十的治元心力所为之。
当今废了太子,再立太子人选只有一个,那边是越王。此时治元毫无所动,严九钦担心他有再立李琮之疑。古来君王几废几立太子不是罕事,难保这会在当朝上演。
我当如何为之,请越王心平气和待之,牵一发而动全身,勿冲动行事。严九钦对越王郑重地嘱托道。
三日后。
李琮因旧疾加急被送出牢狱,在一处空地搭建宅府修身养病,朝野言语皆有,但治元权当没听见。
魏合田在狱中自杀以示清白,李琮始终不认罪,外加太尉和国后,而治元看似震怒,却无实际所为,所以刑部的人都不敢供诏李琮。
李琮的病自然是个幌子,他实在怕死,听了高人的计策,装病,求国后太尉,甚至还逼死了魏合田一家,只为自己求得个性命周全。
除了此事,还有就是治元迟迟不立太子,这令得朝野上下无不惶然和催促,有恐事情有变怕是重新再立李琮。毕竟治元这般宠溺李琮。
太`子`党一边等着席卷重来的时机,一边搜罗有关越王及越王党的罪证,想致命打击越王党相关人员,当然,最大的目标仍是越王和严九钦。
然而,最大的反转即日犹如暴风骤雨般来临,来得太快,以至于越王党尚未看清,就被打得眼前血肉模糊。
李琮谋逆一事暂时搁下,开`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桩官吏贪污案来了。前仆射胡愈贪污一事,牵涉官员之多之广,尤甚是越王党的官员,名字一一都在了贪污的名单中。
本次贪污案涉及最大的头目,也就是最大官吏,竟然是严九钦。
追溯严家,自严故畔严丞相开始,家风森严,作风清廉,收受赃贿少之甚少。严九钦所承家风,不仅谋断与严故畔相近,官场作风亦如严故畔一样廉洁。照计不会出现如此重大过失,但是坏就坏在了那日赵致士上门送严九钦的百两黄金。
严九钦当时没有收下,且日后也没有收下。但是后来查办的官员且在严家找到了百两黄金。
但朝堂上贪污官员所贪受的银两自是高出这一百两黄金多得去,为何最大头目是严九钦,只因他是越王党之首。
太`子`党呕心沥血费尽周折想出了这么一个拙劣的法子想治严九钦,没想到还治成了。
严九钦知道治元心对自己有芥蒂,治元仍心系原太子李琮,本来召自己每日与李琮议事,就是想自己亲近李琮,好成为李琮的左膀右臂。也许治元曾听闻过自己是越王党,但自己的表现让他不相信自己是彻底的越王人,于是才酿成了今日种种。
他一手扳倒太子狐党,使李琮入狱,险遭死刑。朝政上满是越王党,全拜他所赐。治元怎么不对他心有芥蒂甚至有怨恨
严九钦只知权臣终有倒台之日,但是他知道自己倒台绝不是今日。因为他还有最终任务未办妥,即便是他被治元猜忌和怨恨,他都会完成他最终任务让李琮彻底死亡。
第136章 窈窕驸马,人人好逑35
严九钦依旧如常地去上朝, 背地诋毁和弹劾他的不胜枚举,但越王党也不是摆设,大力打压甚至严酷地迫害这些与越王党作对的官员,现在朝堂主分两党,其余什么都不站的官员战战兢兢的, 鹬蚌相争, 危及池鱼。
也有在这波看似毫无靠山、如草柔弱的中立官员中产出一位胆大官员,此官员,官阶七品四门博士, 本朝曾有一知名诗人任职过。
此人名科宣, 隶属于国子监,是庶人子弟出身, 文采了得。他文笔锋厉,愤然上书, 控诉越王党在位恶行滔天,祸害朝政,为首的严光禄大夫严九钦更是强君胁众, 独断专行, 杀戮忠良, 谋图不轨。导致国家法纪不振, 奸臣当道。其中提出的杀人多者为忠臣这一著名言论为后史记载。
科宣不畏丢官,亦不惧死, 出来死劾严九钦, 列出他欺上惘世, 卖官鬻爵,草菅人命,甚至是通王卖国等十余条罪证。
无论是时局多乱或是世道如何黑暗,总有不畏强权敢于发言的义士。科宣就是这么一个,愤然一连上了七封奏书,句句锋锐,字字诛心,有严九钦不倒台誓不休之决心。
对于这种出头的死谏之义士仁人,历来当道之臣党定是诛之,以儆效尤和防止君王怀疑治罪。更不会出现什么仁慈之举或是自作聪明以为放过以显示自己宽仁对方会气焰消减下去。
严九钦不会亲自出手,早有越王党替他以别的罪名杀害了科宣。
这种人在历史或是政`治上的意义就是,出来以死弹劾某人。这种人从出现到死亡的时间,犹如流星划过,昙花一现,然后魂飞湮灭,尸骨无存。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君王愤怒、早有介怀的君王会借由这个理由从而达到了这名义士生前的目的和帝王想要做的事绊倒或者铲除某人或是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