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平复了一下心绪,道:他来作何
小黄门的冷汗又起来的,他很想撒谎说不知,但他明白这时候撒谎并没有任何好处:刘皇叔,似是来辞行的。
放肆!
果然这年头,谁都不蠢,没有能力去守的宝物,即便是再想要的宝物,都不会被其惑了心神。刘协其实明白,他坐下的龙椅,不是人没有能力取,而是谁有能力守得住,否则当初董卓在世时,他就早该死的。
去,宣旨,就晋刘备刘玄德为太尉,位列三公,不得离长安。
小黄门瞪大了眼睛拜倒:是,陛下。
太尉,分管全国军事,上一任太尉,是皇甫嵩。
不过此时,谭昭已经没兴趣去管刘备的破事了,倒是出城门前,碰上了曹操和荀彧,两人望过来的眼神,都颇有深意。
事实上,小天子提出的交易,曹操还是蛮心动的,只要他改口污蔑郭元璟,那他就能被正名,就有足够的底气就跟金尚和叛变的陈宫一战,甚至他还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但郭元璟的条件,显然更令他心动。
谭昭:其实我只是想推广地瓜种植而已,并没有想那么多:)。
第361章 惯看秋月春风(四十五)
在天子诏令还未到时,曹操就带着荀彧跟谭昭碰了个头。
两方暂时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因时间紧急也不谈虚的,就着重研究了小天子究竟要干什么,然后两方如何应对的问题。最后的最后,谭昭秉承着友好合作的理念,送了曹操一份度过旱灾的礼。
这份礼,就是地瓜种植推广。
谭昭从来不是一个藏私的人,东西既然他都拿出来了,肯定不是给一部分人用,况且青州大搞种植是瞒不住的,地瓜种起来又不难,稍微有点儿手段的诸侯都能从青州得到这些情报,无所谓就是个时间差问题。
但这个时间差,在谭昭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旱灾致死吗当然致死,但饿死的,不是高官,也不是能打仗的兵士,而是最没有能力自保的老百姓。
原本他是准备将地瓜送给曹操和刘备的,两人分属两个联盟,刚好还能省他一点力气,谁知道哼哼,现在他不送了。
元璟,不如同行
这完全就是礼貌式的客套了,谭昭要答应估计人一下子就要变脸,谁都知道现在兖州形势紧急:曹公美意,自然甚好,只是琛还有一些私事要往颍川一趟,便不与曹公同路了。
倒也是,那便告辞了。
谭昭颔首:就此别过,望曹公旗开得胜。
这就说得很是露骨了,曹操不置可否,他喜欢这股少年锐意,连带脸上的郁色都少了两分,荀彧也冲着两人点了点头,这才打马离开。
临走前,荀彧还看了一眼郭元璟,他和吕奉先站在城门口,看不清神情,但格外的放松,那种状态,根本不像是一方殚精极虑的诸侯,倒像是恣意逍遥的人间隐士一般。
等一行人远去,谭昭才骑上马,道:走!咱们去扶风!
吕布:有点想飞过去,但还是算了,今天的主公有点刚。
等到了扶风,青州的七百人马已经驻扎在了城外,他们带的粮草并不多,所以谭昭也没准备逗留太久,故而等进了城,便十分直接地开口:小将军,如今长安可缺粮
那可真是老鼻子缺了,全国各地都缺,只是长安特别严重而已,皇甫坚寿不是很明白对方的意思,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这如何使得
我既然给了,你便安心收着,这不是给你一个人的,是给所有长安百姓的,只希望小将军,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怎么说呢,皇甫坚寿都要哭惹,原来这便是士逢知己的感觉,他托付信任,却也被别人信任,这种可以放手去做的感觉,便是与他千金,亦是不换。
是,必不负卿。
如此甚好,话不多说,这便告辞了,山长水阔,我相信,总有一日,会再见面的。谭昭自问算半个江湖人,道别也必须非常江湖。
皇甫坚寿没想到离别这么快:不留下吃顿宴席再走吗他们,还未正式喝过酒呢~
下次吧,下次,你请我吃地瓜宴,如何
再扭捏,便矫情了:好,下次,一定!
谭昭露出一口白牙,格外的爽朗,怼了小皇帝一顿,简直开心得飞起。
另外一边,贾诩在询问进宫时的情况,吕布的回答非常地支支吾吾,贾诩不太明白:可是主公,让你不要宣之于口
吕布摇头。
那是为何
算了,这可是你执意要知道的,可不怪他,他的良心已经稍微阻挡过了,吕奉先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然后他就一股脑儿全部说了出来,虽然他讲得不够生动,但他的情绪已经非常到位了。
贾诩:这可能是个假主公。
你确定你讲的都是真话
吕布就差立誓了:千真万确,贾文和,你这是不相信我
你有什么好值得相信的,二楞莽夫,贾诩背着手,一点点琢磨消化着,等离开扶风,他寻了个机会,便进了主公的马车,还特意支开了小武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