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会美化自己的记忆里,何况是正情浓的发妻,待隆庆帝使尽手段搞死老爹兄弟登上皇位。
他就将原后之位给了她,而他们的孩子,就成了极宠爱于一身,甚过所有子嗣的太子。
而所有的皇子都是在这种阴影中长大的,不管是生母宠冠后宫的皇子,还是本身就惊才绝艳的皇子在皇帝眼里全加一起也都不及太子重要,谁要敢挑战这个事实,就要有被教训的准备。
后来随着太子长大,皇帝衰老,在前朝后宫所有人的努力下,这两位的关系总算出了裂缝,当时的情况甚至比他们想象的更好,太子接受不了父皇猜疑打压的事实,居然就在羽翼未丰时造反逼宫了。
眼看着他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皇帝却不像他们所料彻底厌恶了太子。
他虽然不说他们的关系,但他做的第一件事甚至不是调查太子余孽,而是着人彻查栽赃陷害太子的所有事情。
接下来的事就很戏剧了,逼宫造反的前太子并没有被厌恶,被疏离处置的反而是他们这些人。
不管是宠贯后宫的甄贵妃,还是被他亲手拉起来打磨太子的儿子们,甚至是前朝任何要求处死太子的臣子,都失宠的失宠,圈养的圈养,流放的流放
而一切的罪魁祸首太子殿下没过几年,就被赏了个义忠的亲王封号,被恭恭敬敬的接出来了。
讽刺不讽刺,好笑不好笑义忠两个字居然被用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人身上,偏偏所有人都摄于帝威,不敢有一句怨言。
而三皇子就是那个被抬起来跟太子打擂台的倒霉蛋之一。
他一出生生母就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甄贵妃了,所有人都捧着他,年幼时还受太子压制,可等他初成年时,正巧就在皇帝与太子官系最紧张的时候,一领差事就被扶上了天,开始了光明正大的给太子找不自在的路。
理所当然的,等太子犯事后,就成了第一批被清算的对象,他运气比其他几个皇子好些,不过也可能是甄贵妃揽了大部分罪责的缘故,他只被厌弃且撸了所有差事,却并没有被圈养起来。
可尝过权利甜头的人哪里还会甘于寂寞正好隆庆帝为了补偿甄家,三天两头给奉圣夫人赐东西。
这才有了甥舅联合控制江南官场并私扣盐税贩卖私盐的事情。
近些年皇帝因为身体康健的缘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犯猜疑心病了,这些日子正在洋洋自得,可甄家偏偏作死,扯进了帮助三皇子收买官员,甚至控制江南官员升迁的破事里。
这要是单纯牵扯到贪污腐化,皇帝不但不会动怒,说不定还会遮掩过去,上次的拐卖事件不就如此就算牵扯就去的皇亲国戚也被法办了,偏偏就甄家就被轻拿亲放了,甚至还亲自出手抹掉了所有痕迹,这无非就是看在奉圣夫人的面子上。
可这次甄家牵扯进的是谋反的大事,这要被收拾了,也算情理之中。
因此甄家一干人等,除了奉圣夫人抱着她的宝贝孙子被恭恭敬敬的请进了行宫,其余人等,成年男丁一个没跑的被全数下狱。
而此时,甄家的忠仆,把好几个大箱子运到了京城,并给荣国府下了拜帖。
顾妩得知后直接拒绝了接收赃物的请求,并报与贾代善与贾母知道。
贾母还在踌躇,贾代善却当下就赞她做的对,毕竟这次甄家的事太醒目了,要真敢就收这种明知不干净的东西,那才是作死,毕竟荣国府现在得盛宠,可皇帝这种生物最擅长的就是变脸,谁知道他的容忍度有多好,什么时候就莫名其妙的炸了
府上两个男丁刚升了官,而且一文一武都不是低位,旁的还好,但一旦卷进这种疑似造反的事端中,忽然就被清算也不是没有可能,皇家又不是没有办过这种事。
贾母听了唉声叹气一番,到底没有反对:毕竟是数年的老亲,待甄府众人被押解进京论罪后,若在西市当街贩卖,就援手一把。
那些老少爷们倒也算了,可这种事一旦查起来,必然还要扯上其他官司,不光男丁,怕连女眷也逃不了。
朝廷法度,若无杀头之罪,男定流放,女眷罪重者入教坊,罪轻者与家生子于西市当街发卖。
她这么处理倒也不出格,甄家虽被抄家,但真的做了恶事的不是被杀头就是入了教坊,而能被发卖的,不是未参与的小姐夫人们,就是手上未有案子的奴才,能救一救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毕竟人的劣根性还是很重的,不知多少有特殊爱好的富商甚至走卒贩夫,都擎等着在西市买一两个官家夫人小姐回去。
这些闺阁千金们,平日里要嫁的定是门当户对之人,甚至是官家婢,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肖想的,现在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哪能不抓住机会好好弄回去折辱一二。
这时候若被抄家的有一二亲戚好友,便会在西市提前打点,免得被人提前订走,受些折辱。
而甄家送财上京,未免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贾代善跟贾母的态度都很明显,人可以救,但钱不能收,不然谁知道会不会被牵连。
可顾妩前头拒了,并应了跟西市那边打声招呼,那头王夫人就派人去府外找了甄家的人,还狐假虎威的让他们把东西抬进了一处二进的私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