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雪朝笑到上气不接下气,一时间捂着嘴咳个不停。赵凤辞忙停下了话头,怕闻雪朝又咳出病来。
天边氤氲散去,霞光浮在万家屋顶上,雪渐渐停了。赵凤辞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凝神看向闻雪朝:“我该走了。”
赵凤辞拾起斗篷披上肩,正欲起身,却听见闻雪朝在背后说:“殿下且慢。”
他转过身,只见闻雪朝伸出手,将一枚冰凉的物件放在了自己的手上。
闻雪朝递给他的是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玉上没有复杂的纹路,只刻着一个笔法锋利的“雪”字,下首挂着两道墨绿色的穗子。
“今日没带什么精致的玉器,身上只有这枚私佩。”闻雪朝说,“若殿下不嫌弃,雪朝便将此佩赠予殿下,充作饯别之礼。”
赵凤辞接过玉佩,并未将玉佩收起,而是直接系在了腰间。闻雪朝微没料到五殿下会将自己的赠物贴身携带,微微有些怔住。
赵凤辞翻遍了全身上下,并未发现任何配饰可回赠,一时陷入了窘迫之中。闻雪朝见五殿下一筹莫展的样子,忙开口说道:“雪朝不过只是一番心意罢了,殿下无需挂记。”
阵阵敲门声从门前传来,是闻澜来给少爷送早膳了。
赵凤辞看了眼房门,随即拔出腰间佩剑,剑身侧略过发梢,割下了他的一缕长发。
“我身无外物,唯有此物可留以为念。”赵凤辞避着闻雪朝的目光,将头发用细绳捆好,放在闻雪朝手上。
他此去一别,还不知再见到闻雪朝是何时。闻雪朝是太子一派的中流砥柱,而自己与太子往后定是不死不休,若真如阳疏月所言,待他从东境归来,或许已摇身一变成了闻氏之敌。
少爷懵懂的悸动在风云变幻的金闺玉堂中,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他不甘心自己对闻雪朝这番赤子之心被现实击得粉碎,他不会让闻雪朝知道,自己割发相赠,是将这颗心都赠给了他。
若多年以后,往事种种烟消云散,他亦不会对闻家手软。
闻澜进门后并未看到昨夜那位不速之客,只见少爷一人坐在案几前出神,双手交合搁在膝上,手中好像捧着什么东西。
“少爷莫不是一夜没睡……”闻澜见少爷还穿着昨晚的大髦,桌上的烧酒已经放凉了,有些着急地说道。他正欲上前伺候少爷洗漱,听见少爷说:“澜郎,给我取个香囊来。”
闻澜有些不知所以,但仍听从少爷的吩咐,在玉盒里翻找了半晌,寻了个少爷平日最喜爱的葫芦样式,将香囊递给了少爷。
闻雪朝接过香囊,将手中攥着的东西塞进了囊里,又用红绳将囊口仔细系好,方才把小葫芦挂在腰间。
“好看不?”闻雪朝问闻澜。
闻澜忙点头:“好看好看,少爷佩什么都好看。”
闻雪朝眉间月牙一弯:“那便日日戴着。”
第22章 忆帝京【二十一】
“殿下,晚膳时间到了,将军请殿下入帐一叙。”延东军的亲卫长前来禀报。
赵凤辞三日前随延东精兵南下东海,一行人快马加鞭,离开广阳都,穿过琊山山脉,今日傍晚已抵达易水河畔。祝梁见天色渐晚,便命令军队沿河安营扎寨,原地休整一夜,明日再启程。
赵凤辞刚入延东军时,几位军中副将暗中都颇有微词。行军路上条件艰苦,容不下娇生惯养的天潢贵胄。这皇五子虽少时在镇北经过一番历练,但毕竟明事后就一直长居宫中,兴许也染上了不少皇城好逸恶劳的习性。
军士们也大多对这位皇子监军有所耳闻,心中却仍存有忌惮,每每遇到这位穿一身黑的贵人便绕着走。众人见到的五殿下总是沉默寡言的,哪怕有人同他行礼,殿下也只是微微颔首了事。后来才听到巡夜的同僚议论,原来这位五殿下还有些闻鸡起舞的雅兴,每日天还未亮便跑到大树底下练剑。
祝梁初时还担忧五殿下不习惯军中住行,吃不惯军中的大锅食。沿途找了两名来历干净的厨子,随军为五殿下做些吃食,没料到人刚来不久就被五殿下遣走了。后来,每到停扎驻营时,五殿下便拿个陶碗,去大锅前取了自己的饭,坐在帐前启筷开吃。
行军三日,他一声抱怨都未曾过,反倒日日鸡鸣而起,跟着队伍骑马疾驰,瞧不出一丝疲态。就连亲卫长也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少年人果然精力好啊。
赵凤辞听到背后人声,作了个收势,将剑别回腰间,转身说:“劳驾告诉将军,我马上便来。”
他不知祝将军寻自己是有何事,但见亲卫长神情肃穆,似是有要事相谈。于是随手用袖子一擦,抚去了练剑时额间浸出的细汗。随亲卫长去了祝将军的帅帐。
赵凤辞刚走进帅帐,亲卫长便合上帘子退了出去,帐中只剩他与祝将军二人。
祝梁正在提笔批注着兵法,见赵凤辞入内,忙起身迎他入帐。
祝梁与泾阳霖师出同门,两人出身于将门世家,年少时便扬名天下,都是为大芙镇守边境的猛将。祝梁比泾阳霖还年轻些,他的须发未白,看似神采奕奕,适逢壮年。
赵凤辞对这位祖父的至交老友行了个后辈礼:“将军找我有何事?”
祝梁乐呵呵:“这几日行军匆忙,我竟一直找不到机会与殿下坐下来谈。明日便要横渡易水,恰逢此夜与殿下说说心底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