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岐讪讪一笑,顺着说:“是,是啊,别跟我见识……”
山洞里又是一片低低的笑声。
在这笑声里,忽然有一个声音响起:“十三年前,我父亲死在对抗北齐的战场上。”
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褚琰把最后那点干燥的木柴拢了拢,重新点上了火,那声音离他不远,因此他轻而易举地便锁定了说话的人。
那人见他过来,忍不住向后一缩,周围人也都帮忙挡着。
有人道:“老大,他……他说的也是事实……”
褚琰却是将自己的匕首放到那人的手里:“这把刀上刻有我的名讳,留给你做个信物。”
“信物?”那人有些不解。
“北齐于你,于那些死在战场上的人有所亏欠,我自称想要挑起北齐的大梁,便不能不认这些事。我无法保证还所有人公道,但你入了我军,是我的弟兄,我便该给弟兄一个公道。”
褚琰语气轻而诚恳,眼中似有光:“但是我现在不能死,我还有想要追求之事,死在战场上的人千千万,不止南晋的,还有北齐的,我理应竭尽所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过得好,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千万英魂。这匕首交到你手里,算我对你许下的一个诺言,也算是一个使命——若我日后违背初衷,或是昏庸无能,你可带着它来取我性命。”
周围人满是震惊之色,那握着刀的人则已泣不成声。
无论这刀究竟能否真取了褚琰的性命,至少在这一刻,这刀里承载的诚意,已远超过它自身的重量了。
若天下能得一明主,我等愿做一次识珠人。
第57章 巧遇
把话说开以后, 褚琰和柳岐终于睡了一个晚上的安心觉。
周围人见他们睡熟了,便偷偷打量起两人, 这时候知道了真相, 便觉得有些稀奇——原来他们身边还有这么大的人物!
一夜的养精蓄锐,足够他们第二天振作精神。
许是多雨的季节, 他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之后几天便观天相,觉得有雨的时候提前找好地方, 将干柴收集起来,随后一次性把饭煮好,方便日后取着吃, 有时还机缘巧合猎了些猎物。
靠着存粮和打猎, 他们足足在山里面待了十多天。
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药物,受了伤的人大多都丧了命, 再加上逃亡时跑散的, 原本这支队伍的两百多人,在靠近山下的时候, 只剩下了一百来个。
山下已经不属于淮南境内, 但褚琰还是谨慎地在下山之前派两个人去探路, 果然发现山下通往城镇的道路上都有士兵, 他们在山中搜寻不到褚琰等人的痕迹,便在山脚下守株待兔。
这么多人一起下山动静太大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褚琰把大部队留在山里, 自己只带了十个人和一小部分粮, 从没有看守的荒野下山。
这些人晚上会在山道边上巡逻一次,褚琰杀了一支十人小队,换上他们的衣服,靠着伪装成功进了山脚下的小镇。
吴壮跟在他身后忧心地说:“老大,咱们现在怎么办,一直装士兵?”
褚琰摇摇头:“能混进来只是一时的,一直装下去肯定会露馅,咱们先把衣服换了,再去弄点干粮。”
准备干粮的事交到了吴壮手里,褚琰换好民夫的装束后,便独自行动,到城门附近的告示栏看了看。
他本以为能看到自己的通缉令,哪想却是根本没有。仔细一观察,虽然城里士兵多,但是守城门的兵和到处巡查的兵显然不是一路人,就连装束都有些轻微的不同。
就好像朝廷还不知道北齐安王在南晋的这件事,只是淮北王世子自己找了个由头派人来抓人。
这就奇怪了,十天时间,按理说足够淮北王世子把信传到他父亲那里,淮北王知道了他的存在,难道不会上奏吗?
除非淮北王真的想与他谈合作,或者……那信根本没有送到淮北王手里?
回到商量好的集合地点,去打探情报的人已经回来了,张口便道:“老大,城里都说御驾亲征的队伍两日前刚到鄂州便遭了一战,狗皇帝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了。”
说来在褚琰出发去淮北之前,就得知一消息,说是皇帝准备御驾亲征了,按理说御驾亲征应当准备周全,褚琰没想到他们逃命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南晋帝不仅已经到了前线,甚至还直接失踪了。
战场上失踪,不是落入敌人手,便是马革裹尸,皇帝这样的身份不可能让人连尸都认不出来,但褚琰也不觉得是前者。
名义上说是御驾亲征,但南晋这位皇帝显然是充当吉祥物稳定军心的角色,用不着他骑着马率领大军冲锋。
这事八成有人在背后捣鬼……
褚琰慎重地思考了一会儿,道:“这样,山上不是久待之地,我们先引开一部分追兵,让山上的人能够想办法下山。既然齐军已经打到了鄂州,那就说明我们离他们不算太远,越靠近前线追兵只会越少,到时候便容易脱身。”
吴壮对他还是很信服的,点点头问:“怎么引?”
褚琰:“顺其自然地引,咱们先跑,他们用不了多久便会发现自己少了同伴,届时肯定会全城搜查。你们待会再去人多的地方跟店小二或是小贩套一些信息,再假装问去鄂州哪条路好走,届时他们自然会追上来。”
于是山上的人没过多久便发现山脚下的士兵少了一半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