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7页
    “啊?”宁姝看着面前的元青花,“皇上送来的?”
    不是说元青花在良府吗?
    介凉不知何时已经斜靠在门口,说道:“良府来了,方才吃冰棍的时候,良府被抄家了。”
    宁姝:?!
    秘葵在旁听了,啧啧道:“看来灵云说的没错,皇上也明白了。”
    灵云“嗯”了一声:“这皇上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倒是有我们东厂人的几分风度。”说罢,她问宁姝:“你可知道我们还有个用处是什么吗?”
    “是什么?”宁姝不解。
    灵云语气平缓,但说出来的内容却是惊人:“不怕这些‘八九不离十’的人不招,怕的是皇上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不愿下手。有些人便是如此,你对他们慈悲,就是对天下百姓的不慈悲。而我们,就是专门剃掉慈悲的人。你说是不是啊?元青?”
    第124章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青花的声音沉闷,听起来并不如何好听,“以谋谋民心,只一时耳。”
    这点是与其他瓷器不同的。
    瓷器们无论长相如何年代多久保存是否得当声音粗细与否,大多声音都有钟磬之感,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担得起。
    可元青花的声音却像嗓子受到过什么伤害,毛坯不平似的,刺刺哑哑。但言语当中却是对灵云所说极为不赞同。
    灵云倒也不恼,语气轻松的对宁姝说道:“元青嗓子哑,教书教的。劝你千万别动心思去看良府抄来的瓷器们,怕是现在都满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了。”
    宁姝闻言看向元青花:这竟然是个教书先生?罐子上画的可是尉迟恭救主,加上元朝征战名声在外,她一直以为元青花和大黑一样,得是个武将瓷呢。
    还有他一开口就说的那句话——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怎么听怎么耳熟。
    “此女能听到吾等言语?”元青花一开口除了文绉绉还是文绉绉,虽然有些惊讶,但完全不似小白那般呼喊模样。
    每个瓷器来的时候都要解释一遍,秘葵也解释的有些乏了。但也为了防止元青花不明不白回到宫中,又被渣斗忽悠,她还是强撑着想将宁姝的事儿再说一遍于元青花。
    秘葵方才开了个头,宁姝便在一旁说道:“我来说吧,秘葵稍歇歇。”
    秘葵说道:“不是不让姝姝说,而是怕元青花不信。我们都是瓷器,灵云又在这里,说话有保。”
    “就让宁姝说。”灵云在旁说着:“爱信不信,元青都活了这些年教了这些年了,还能是非不分?”
    “灵云勿要激我。”元青慢条斯理地说道:“说吧,是曲是直一听便知。”
    宁姝抿了口茶,将从自己穿来开始的事情又说了一遍,中间偶尔有些遗漏,秘葵也会一一补充。说完,宁姝接近口干舌燥,外面的天也开始变得灰暗低沉了,她开始想念宫里的甜汤。
    夕阳西斜,落日的余晖渐少,宁姝点起一盏油灯,三个瓷器的影子斜斜拉伸在地面,长长短短大大小小,不像是瓷器的影子,倒像是个人站在那儿。
    元青花思忖片刻,说道:“你们这是寻到了渣斗,方想拉拢阵营吧?”
    “非也。”宁姝也被元青带的说话文质彬彬的,“而是想问元青可是知道良府如今密谋何事。”
    “良府已然被抄,此事既然瞒不过皇上,前朝自有公论。尔乃一后宫嫔妃,怎可探问前朝之事?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元青花不愧是老派的教书先生,开口就上纲上线了。
    秘葵在边上小声提醒宁姝道:“许衡。”
    宁姝恍然大悟,元青花的主人是元朝许衡。
    许衡何许人也?
    忽必烈授国子祭酒,也就是主管学务和教学的官员。本人更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二十七年仕途中八次被诏入朝为官,又八次辞归故里,以教化为乐。这也就怪不得元青花喜欢教瓷器,也怪不得对宁姝要求守礼。
    她就说方才那句怎么听着耳熟,不就是许衡的“名人名言”之一吗?
    灵云打了个哈欠,似是有些疲乏了:“大家都是为主救国救民,如今皇上并未怠忽荒政,反倒是那些逆臣贼子兴风作浪,为从你这处问些东西怎得了?你这瓷也怪没意思的,一开口就说我们拉拢阵营,区区渣斗,还值得我这么劳师动众?”
    元青花沉默片刻,似是觉得灵云所说有些道理,但他只是说道:“皇上如何,良府如何,都是朝堂上的事情。如今皇上已抄良府,显然心中有数,尔等无需多管。”
    “嗯,我觉得也是。”灵云附和了一句,“只是汝奉如今就在宁姝这儿,好像和宁姝关系还不错,回去若是知道了元青你这么……啧啧,我倒是不会说你什么不好,但到时候若被问起那宫女投毒怎得没有个下落,该怎么说啊?说元青明明知道但是讲究伦理纲常,不肯告诉我们女子?还是说元青教书教的嗓子哑了,说不出话了呢?”
    宁姝:惊!难道元青喜欢汝奉?!
    “怎可背后语人?!”听到汝奉的名字,元青有些恼羞成怒。
    灵云:“没有背后说你不是啊,你放心,我向来光明磊落,自然会当着你的面和汝奉说清楚的。更何况,我这不是还在给你选择理由的机会吗?”
    宁姝本以为元青还会挣扎一下,谁知道他都没怎么思考,开口便问:“你们想知道什么?”甚至连语气都一改方才的文绉绉,颇有些焦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