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页
    比端王更尴尬的是文勇伯,田老太君这番话一出口,好像显得他们家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嫁女儿了,其实他并没有啊。
    杜灵芸站在自家众多姐妹身后偷眼去看端王和九皇子,不禁感到很失望,单看端王的话会觉得他翩翩公子温润如玉,刚才在八角亭处看到他,她脑海里立刻浮现了“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的诗句,若是给这样的人做侧妃也不是不可以。
    可等端王和男神站在一起,瞬间就被衬得寡淡无比,温润如玉也变成了平庸无奇。
    杜灵芸不甘心的咬着下唇。
    中秋宴明明是为了给七、八、九三位皇子选皇子妃,怎么九皇子就好似被遗忘了,都没有给他指婚,反倒是又有正妻又有侍妾的端王跑出来截胡,搞得什么鬼嘛。
    继九皇子之后,端王也莫名其妙出现在青阳山,各家各府虽然都一脸“我懂了”的表情,但都礼仪周全的前来跟端王见礼。
    山顶上,比较亲近的府第也不拘礼,都坐到了一起,众星拱月般拱着正中间的田老太君,英国公府里的婆子抬出一个九层高的重阳糕,形状跟个宝塔似的,让众人分食,还有些人家让小厮搬出几盆菊花来应景。
    陆乐微轻抿杯中的菊花酒,不禁在心里感慨,古代的贵族真懂得折腾,爬个山而已,什么家伙什都带上,连锅碗瓢盆都有,反正搬东西的又不是他们是吧。
    “诸位,有花有酒怎可无诗,不如以重阳为题,雅歌投壶如何?”坐下没一会儿,杜灵芸便朗声提议。
    这般雅悦之事众人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好些个闺秀跃跃欲试。
    杜灵芸提议雅歌投壶可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之前田老太君毁了她才女的名声,借着这么多人都在,怎么也要再把才名博回来,让大家惊艳一把,尤其是国子监祭酒也在呢。
    于是,第一把,杜灵芸毫无意外的输了。
    她站在一簇花丛旁,微微偏头作思考状,不多时就听她曼声而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她念完,山顶一片寂静,所有人目光直勾勾的看文勇伯,就差很直白的说“这样的女儿就别带出来丢人现眼了。”
    张祭酒不禁摇头,诗是好诗,只是这姑娘功利心太重,平白毁了这诗,也不知这诗的原作是谁,若有机会,定当要上门拜访。
    文勇伯那叫一个气呀,恨不能当众断绝父女关系才好。
    “老话说女生外向,果然没有说错,”田老太君“很没有眼色”的当众戳文勇伯痛处,“文勇伯,你家的姑娘看来是恨嫁得紧。这姐儿爱俏,端王长得一表人才,杜家姑娘倾慕他,老身理解。”话落,还煞有介事的点点头,以示老太太她真的很通情达理。
    杜灵芸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她吟出这首诗固然有她只记得这一首与重阳节有关的诗词的缘故,可等到出口之后却也真是有感而发,她在现代可是父母疼姥姥爱的孩子,不说从小在蜜罐里长大,至少也没有受什么委屈,可穿越到了古代,变成个不受宠的庶女,想要吃点零嘴都还要被府中的刁奴为难,好不容易博得一点儿才名,却被个老太太一句话打回原形,不,比打回原形还不如,满腹的心酸委屈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她可不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么。
    她只是把自己的心情吟唱出来,这老太婆到底和她什么仇什么怨,要这样奚落她!
    她根本就没有倾慕端王好不好,她倾慕的是九皇子!
    “老太君,您说话太直白了,女儿家脸皮薄,不好这样把实情直白的说出来的。”和文勇伯不对付的中书舍人家的夫人用手绢捂着嘴轻笑。
    “我是乡下来的老太婆嘛,我们乡下人就是这样,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拐弯抹角,哪里比得上你们城里人心思多。”陆乐微一脸坦然,一个地图炮让所有“城里人”脸色都分外精彩。
    “老太君就是耿直,我等佩服。”贺跃渊冲田老太君拱手,大笑不已。
    众人:“……”
    你佩服就自己佩服,如何就是我等?等在何方?我们一点也不佩服田老太君好么。
    杜灵芸好歹是个女孩儿,脸皮也没有练就成钛合金的,被人这样恶意的嘲笑,面子早就挂不住,委屈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只要轻轻一眨就会掉落。
    可她就是不肯掉泪,倔强的瞪大眼,一脸不服气的看田老太君。
    文勇伯夫人轻斥:“还不过来,站那儿干嘛。”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杜灵芸嘴唇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些什么,却终究一语不发,挺直背脊走回自己的座位,像一只骄傲的孔雀。
    她这番模样让端王心头一动,原本对杜灵芸的鄙夷也消散了许多。
    “端王。”
    田老太君一声唤,让端王的注意力从杜灵芸身上移开,笑问:“老太君唤我何事?”
    “听闻端王尤擅诗词,是众皇子中的翘楚,如此良辰美景,不如也即兴赋诗一首?”陆乐微是纯粹的没话找话讲,也是没事找茬,故意把“即兴”两个字说得重一些。
    端王愣了一下,下意思的往杜灵芸方向看去,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他赶紧收回目光,对田老太君笑道:“既如此,小王就献丑了。”
    端王拨弄了一下手边的一朵菊花,立刻吟诵道:“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