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页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了个老和尚,法号净空大师。
    净空大师精通医术,又乐善好施,经常用庙里的香火钱救助孤寡孩童,还会去山上挖些草药救治病重的穷困百姓。
    寺庙落魄,庙中唯有三人,除却净空大师外,便是他捡来的两个男弟子,一个名唤陆任贾,另一个则叫萧闭迟。
    有一冬日他带着两弟子在山涧禅坐,却突然听到有婴儿微弱的啼哭,两弟子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女婴被埋在雪下。
    他不忍孩童冻死在雪地里,便将她带回了寺庙中。
    寺庙中怎能养个女娃娃,他想给她找个好人家,无奈山中百姓皆是贫苦,糊口已是勉强,又怎能再负担一个女婴?
    净空大师终究不忍一条性命陨落,只好将女娃娃收留在寺庙中养大,还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雪惜。
    随着雪惜的年龄增长,她身上的医术天赋也初露锋芒,还未到及笄之年,却隐隐有超越净空大师的苗头。
    净空大师很高兴,其实他出身修仙界医修大家,因为一些原因,他落发为僧,隐归山林中。
    未有子女能继承衣钵,萧闭迟和陆任贾又没什么天赋,净空大师圆寂前唯一的执念,也就是希望有人可以将这医术传承下去。
    净空大师着重培养起雪惜,甚至将所有珍贵的医书都拿出来给雪惜学习参透。
    雪惜也不负所望,整日抱着书简翻来翻去,每日都上山采药炼丹,修为也增增猛涨,很快就进入了元婴期后期。
    这时萧闭迟和陆任贾便有了异议,他们跟着净空大师几十年,才刚刚达到金丹期的修为,雪惜凭什么小小年纪,就能进入元婴期?
    他们心中不服,便暗中谋划,想从雪惜嘴里骗出修炼秘籍。
    那日三人一同上山采药,半山腰遇到暴风雨,他们只得藏进山洞中躲避雷雨,趁着山洞没有旁人,他们背后突袭雪惜,将毫无防备的雪惜打晕了过去。
    萧闭迟只想获取修炼秘籍,谁料陆任贾却生出了歪心思,两人争斗之间,萧闭迟失手将陆任贾打死。
    正好雪惜转醒,看到了萧闭迟打死陆任贾的那一幕,萧闭迟对雪惜解释,求她不要将此事告诉净空大师。
    雪惜见他是为了自己才失手杀人,便心软应下了,两人编造了陆任贾的死因,生活又回归平静。
    萧闭迟不再执着于修炼秘籍,他发觉自己似乎爱上了雪惜,他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感情,直到净空大师突然圆寂。
    他和雪惜在这座山上,先后开创了两个门派,雪惜想要更多人学会医术治病救人,而萧闭迟却抱着成为修仙界第一门派的心思成立门派。
    成立门派后,萧闭迟开始追求雪惜,但雪惜不喜欢他,明确表示只把他当做兄长看待。
    萧闭迟也不强求,两人亦亲亦友过了许多年,直到向逢的出现,打破了应有的平静。
    雪惜救回个白眼狼,向逢发疯逼死雪惜,甚至还屠杀了凌碧宫几千弟子。
    雪惜死后,萧闭迟郁郁寡欢,将雪惜的尸体收存于冰棺之中,多年未娶妻生子。
    后来,萧闭迟在山脚下捡到了萧玉清,念起当年雪惜也是捡来的缘分,便将萧玉清收为义子。
    虞蒸蒸忍不住开口打断了他:“你说的这些,和安宁有什么关系?”
    萧玉清抿住薄唇,眸光黯淡:“父亲待我极好,犹如血脉至亲,可直到几百年前,父亲突然性情大变。”
    “他将我带入一间密室,我在密室中看到了雪惜的尸体……不,她那时就已经是安宁了。”
    说到这里,他猛地咳嗽两声,面色煞白道:“高级傀儡需要注入灵识,但那灵识一旦注入,便会与傀儡共存亡。”
    他没再说下去,但虞蒸蒸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萧闭迟不想让自己和傀儡的性命捆绑在一起,所以就将萧玉清的灵识注入了安宁的魂体中。
    所以安宁身受重伤,萧玉清也会感同身受,怕是安宁的身子撑不住了,所以萧玉清刚刚与魔修打起来才会那般吃力。
    虞蒸蒸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他是你父亲,你为什么对我说这些?”
    是了,就算萧玉清是为了活命,那他也不该把这些话告诉给她听。
    她是个外人,而且她也救不了他。
    萧玉清垂下眼眸,嗓音低不可闻:“他不是我父亲,我父亲早就被他杀了。”
    “我的命是父亲救的,父亲若是想取走我的性命,我自是心甘情愿。”
    他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不堪入目的事情,面上隐隐泛出几分痛苦之色:“我昨晚在殿外散步,无意间发现父亲寝殿内传来怪声,我担心父亲安危,便连忙赶了过去,谁料我却从窗外看到父亲化作龙身,正在啜饮人血。”
    虞蒸蒸怔愣住。
    龙身?人血?
    萧闭迟乃是凡人修炼,因此他的本体就是凡人的躯壳,怎能突然化出龙身?
    青城山上唯有容上和七太子乃是龙族的血脉,但他们两个昨晚上都跟她同在一个屋子里。
    那萧玉清昨晚看到的龙身是谁?
    他长叹一口气:“傀儡术乃禁术,我做不到大义灭亲,这才在幻境多次隐瞒,谁料他竟不是我义父……”
    “我不敢声张此事,就怕打草惊蛇,可我也不想让安宁继续祸害人,无奈之下,我用灵识支配安宁,用往生镜将真相公之于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