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页
    关掉外卖页面准备睡觉时,许青青心里还忍不住想。
    第二天一早,许青青睁开眼还没彻底醒来,就已经打开外卖页面。
    这会比平常起床时间早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够他们在家里吃完早餐再出门。
    许青青揉着眼睛坐起来,选了一家粉面馆点进去。
    这家主打的是牛骨粉,看图片,牛骨的卖相十分诱人。
    一份牛骨粉并不便宜,即便店里有满减优惠,减下来也要二十多一份,许青青看完图片后有点想吃,干脆又加了一碗素汤粉一起下单。
    这一单用掉昨天抽到的五元红包后,还要二十五块,许青青想着随机立减应该还能减一点钱,最终还是选择下单。
    昨天她还觉得自己是个非洲人,手气烂到不行,这会下单成功后,看到这一单竟然立减了“二十四块一”,最终只付了九毛钱,许青青差点没叫出声来。
    妈呀,我这是一夜就脱非入欧了?
    许青青捧着这份白菜价的早餐,简直笑开了花。
    经过这一出,她真是一点都不困了,飞快下床穿衣服洗漱后,笑着招呼沈康平过来吃早餐。
    “妹妹。”沈康平亲近地凑到她跟前,大概是受到她的情绪感染,笑得露出两个酒窝。
    “我们今天吃粉,还有牛肉,你肯定喜欢。”许青青说话间已经将外卖打开。
    牛骨粉的那份,牛骨和粉是单独包装的,单看粉的话,和旁边那碗素粉区别不大。
    粉里放了点酸菜,闻起来很香,沈康平吸吸鼻子后,抓起筷子就吃了一大口,嘴里还喊着:“好吃……”
    许青青没急着吃粉,而是先将那份牛骨打开。
    牛骨是卤过的那种,大概还放了辣,闻起来鲜香中还透着股香辣气息。
    闻到卤牛骨的香味,沈康平立刻看过去。
    许青青见他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笑着夹起一块牛骨放到他碗里。
    她特意挑了块肉多的给他,沈康平接过后,被牛肉特有的香味诱得嗷呜咬了一大口。
    这牛骨卤得特别入味,而且肉质不柴,吃进嘴里,别提有多美味。
    看到沈康平吃得这么香,许青青也夹起一块吃起来。
    入口先尝到卤汁的咸鲜微辣,等将骨头上的牛肉咬进嘴里,那鲜嫩咸香的口感,好吃到许青青都难以用语言形容。
    用筷子吃牛骨不顺手,许青青干脆用左手拿着骨头,右手顺便吃上一口粉。
    真要说起来,这家牛骨粉里牛骨的味道着实有些令人惊艳,但对比起来,粉味道就很一般。
    许青青吃着吃着,就忍不住放下筷子专心啃起骨头来,直把一块骨头啃得干干净净才放下来。
    她这还算好,沈康平更是夸张,甚至试图把骨头咬开来吃,可惜骨头实在太硬,他最多能磨磨牙。
    一份牛骨分量并不算多,没一会就被兄妹俩啃个精光。
    吃完后,别说沈康平,就是许青青都有点意犹未尽。
    她想了一下,干脆把卤牛骨的汤往沈康平和自己碗里各倒了一半,又把自己那份粉夹了不少给沈康平。
    别说,加入牛骨汤后的粉,多了股鲜味和辣味,味道都变好不少。
    吃完这顿早餐后,许青青浑身都热乎乎的,把垃圾回收好,和沈康平一起去学校。
    为了不浪费一个月的随机立减,也为了多攒环保值,接下来,许青青开始频繁点外卖。
    用了几天后,许青青发现这个随机立减非但不鸡肋,反而十分给力,每单最少也会减四分之一,运气好甚至和免单差不多。
    为了多撸羊毛,许青青在家里屯了不少粮食和日用品,导致去黑市的次数也跟着多起来。
    偏巷这边,和许青青固定交易的几户人家发现兄弟两来的次数变多以后,都很高兴。
    冯家,和许青青固定交易的其中一户人家。
    晚上,趁着家里人都在时,冯老太太道:“那两兄弟说后天还会过来,小四不是要定亲了,我想着换点鱼、肉和鸡蛋回来。”
    这会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基本上都是一个大家庭住在一起,冯家也不例外。
    除了嫁出去的二女儿外,冯家还有三个儿子,前面两个都已经结婚生子,最小的那个也快了。
    “娘,家里好像没有肉票了吧?”老大媳妇不由道。
    倒不是她舍不得花钱给小叔子定亲,毕竟那肉买回来,她和家里的孩子也能沾光,实在是自从发现那兄弟俩的门路后,家里伙食顿时就提升不少,但钱和票也花得快。
    “没事,我问过了,那两兄弟还收金子,我那有一对金耳环,应该可以换不少东西。”冯老太太道。
    “怎么能用娘的金耳环去换,不行不行。”老四摇头道。
    “就一对,留着以后也不好给你们分,还不如换点吃的大家一起吃了算了。”冯老太太道。
    见老太太坚持,家里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倒是三儿媳妇,想到自己娘家日子过得难,忍不住问:“娘,他们真的收金子吗?能给换多少东西?”
    冯老太太看她一眼:“我没换过,不过听说之前有人换过,这两兄弟人挺实在的,换了不亏。”
    三儿媳妇点点头,想到自家老娘手里有点金子,准备抽空回家一趟。
    这个年景,家里有粮心才不慌,哪家不想多搞点存粮,不光冯家,其他和许青青交易的人家也都凑起钱来,其中也不乏拿出压箱底金子的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