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弄清楚了这其中的缘由后, 谢迟又陷入了更大的茫然之中——他为何要这么在乎这事?
是因为太过意外?还是……旁的什么缘由?
他并不习惯这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大事当前,也没有闲情逸致来考虑这些, 所以只能暂且搁置到一旁,等到解决了当务之急再说。
盛夏之际,皇上再次病倒。
哪怕太医院口风严得很,什么消息都没外露,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大限将至,回天乏术了。
两王之间剑拔弩张,与前世无异,谢迟不动声色地周旋其中,等待着宫变之日的到来。
然而这日傍晚,他想要离宫,內侍却忽而来传话,说是皇上召见。
谢迟有些惊讶,但还是有条不紊地收拾好了公文等物,随着內侍往内宫寝殿去了。
原本高高在上的帝王已是油尽灯枯,这些年来,酒色掏空了他的身体,着实令人唏嘘。
谢迟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垂手侍立在侧。
宫女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坐起身来,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像是耗费了皇上极大的力气似的,喘了会儿气,方才艰难地开了口。
皇上很少会过问政务,可此番,却是接连问了好几句。
他喜欢懒省事,奏折都不批,政务悉数交给了两个儿子和中枢。谢迟凭借梦中所见,投其所好,甚至用了些装神弄鬼的手段,破格进了中枢,也得了他的信任。
“朕不是一个好皇帝,也算不上是个好父亲……”
皇上向来浑浊的目光竟多了些清明,谢迟心下一惊,知道这怕是回光返照。
“可朕,原本也没想当什么皇帝。先帝属意的是明德太子,但母后铺平了路,将我推上了这个位置……”
皇上自顾自地说着,谢迟不敢多言,只静静地听着。
这事涉及到先帝一朝时的密辛,到如今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他也是在那梦中,平定宫变之后偶然得知的。
惠圣太后为人强势,她在世时,皇上还算得上是勤恳,后宫也没那么多风浪。太后崩后,皇上便开始偏听偏信,纵情享乐,倒像是早些年被压迫得太狠了,要变本加厉地补回来似的。
他是肆意了,天下百姓却遭了殃。
“天家无父子,天家无兄弟,”皇上抬眼看向谢迟,“你说,朕的那两个儿子,谁会先下手逼宫?”
谢迟听得心中一惊,在龙榻旁跪了下来,垂首不语。
皇上知他不会答,也没指望谁能说得上来,自嘲地笑了笑:“罢了罢了,朕管不了这些,也不想管。朕累了,你去吧。”
谢迟依言退下,在寝宫外与相熟的內侍聊了两句,正欲离开时,忽而听见殿内传来一声惊呼。侯在外间的太医立时往里间赶,谢迟看了眼天色,低声笑道:“再不出宫,怕是就走不了了。”
內侍听出他话中的意思,殷勤道:“您请。”
皇上驾崩后,虞贵妃把持后宫封锁消息,后日晚间假借皇上之令传陈王入宫,趁机诛杀陈王。陈王有所防备,并未束手就擒,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宫变。
是夜,皇宫之中火光冲天,京城百姓皆紧闭门窗,隐约能够听见长街之上兵马的声响。
傅瑶被吵醒,披衣起身,见着皇城的火光后吓得脸都白了。颜氏倒是早有预料,领着丫鬟往她院中来,安抚道:“别怕,过了这两日就好了。”
傅瑶从未见过这种阵仗,依着爹娘的意思,安安生生地留在家中。一直到尘埃落定后,她方才从旁人口中得知了那两日的事情。
据说经过一场恶战后,陈王终究不敌,死在了皇城之中。虞家欲扶持秦王登基,却不防河北驻军赶到,破宫禁长驱直入,将虞贵妃一干人等以谋逆罪压下,请出了闭门礼佛的皇后娘娘,最终一番拉锯之后,竟扶持深宫之中的一位小皇子登基为帝。
“陈王与秦王闹了个两败俱伤,其他皇子有自己的母妃和外族家,算来算去,也就那个生母出身卑微又早早死了的小皇子最易操控。”姜从宁压低了声音,同她感慨道,“说起来,压根就没几个人留意过这位,谁能想到最后竟是他‘渔翁得利’了呢?”
傅瑶听得心惊胆战,想起那夜皇城冲天的火光来,庆幸道:“好在河北驻军赶来,若不然,岂不就是秦王登基?”
她对朝局不感兴趣,但听过虞家与秦王的种种事迹,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说到这个,”姜从宁愈发来了兴致,“我听人说,那驻军是谢公子调来的。”
“谢哥哥?”傅瑶愕然,压根没想到这其中竟有谢迟的手笔。
姜从宁点点头:“也亏得这驻军来得及时,若是晚上一日,秦王登基之后,再想扭转局势可就难了。”
傅瑶托着腮,感慨道:“那谢哥哥可真厉害……”
在梦中,谢迟领着西境军入城,狠辣无情地平定了叛党,诛杀虞氏一族,雷霆手段掌控朝局,一时间满京城议论的都是他谢迟的名字。
相较而言,如今便显得平淡许多。
寻常百姓只知河北驻军的功劳,并没多少人清楚,如今这局面是他一手操控的。
谢迟对此倒是乐见其成,他并不想出风头,再不在乎那些虚名,更没打算像梦中那样一己之力撑起朝局。
这几年来他潜心布置,用了些装神弄鬼的手段,暗示皇上将裴将军调去北境,替换了原本驻守在那里的虞三郎,避免了半月丢十六州的情况再次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