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不想找死,僧格林沁也不想,所以,他们得找出个万全之策,如何在保住咸丰面子的基础上,又将事给办了,这可真是个大难题哟。
最后,还是恭亲王诡计多端,他想出来个办法,应该可以成事。
他们决定如此奏报。
臣等顿首百拜,跪奏吾皇陛下:
臣等在合肥拒敌多日,竭尽全力与敌周旋,但奈何敌强我弱,虽杀伤敌人甚重,自己却也损失不少,现如今,人心思归,臣等担心,如若在合肥迁延日久,唯恐军心有变,而据当前的战场形势,臣等估计,合肥已很难守住,如果以我军此时的力量与反贼在此僵持,那必定会导致覆没之结局。如若我军主力一灭,敌将再无所惧,必定会长躯直入,京师将无可战之兵,大清危矣。
故,臣等思前想后,综合各方得失,决定采取坚壁清野,收缩防守的策略,撤军回京师,以求诱敌深入,在京师附近寻找战机,与敌决战,以求扭转战局,挽危局于累卵。
伏望皇上明鉴,臣等仰望圣听。
臣,恭亲王弈欣,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咸丰十年冬于合肥。
表章拟好,恭亲王与僧格林沁便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直到此时,恭亲王与僧格林沁才算松了一口气,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也就是耐心等候了。
谈完正事,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恭亲王随口问了问僧格林沁这段时间静心休养的一些事,僧格林沁一一做了回答。
该说的都说完了,两人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准备告辞分手,各自回去休息,谁知,有人来报,有驻马店方面的军情急报。
两人一听,都是心头一颤,预感到出事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另一面也出事了
僧格林沁将急报接在手中,用手地捏了捏,但却不急着打开看,他先拿眼望了望恭亲王,而恭亲王也正看着他,两人非常有默契地对视了几秒,都不言语,但从两人的眼神之中却可以看出,二人俱都是疑虑重重。
因郭文兵之事,他们已是深受打击,假如此番再闻噩耗,那必定是雪上加霜,要知道,他们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再也承受不了心理上的重创了。
可是,就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最后还是恭亲王醒悟的快一点,他朝僧格林沁努了努嘴,示意他先开来看看。
僧格林沁接到恭亲王的授意,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有点激荡的心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急报打开,认真地读了起来。
在研读急报的过程中,僧格林沁的脸色是不住地变幻,到最后,是越来越疑重。见到僧格林沁如此,恭亲王的心也随之起伏不定,可谓是紧张到了极点。
好不容易,僧格林沁将急报读完了,但读完之后,他却并没有出声,反而是闭上了眼睛,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而恭亲王也没有打断他的思绪,安静地在一旁等着。
两人所在的议事厅,静极了,恐怕连根钢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而唯一在这片空间内清晰可闻的则是两人有点呼吸不畅的喘息声。
“怎么样?”恭亲王咽了咽水,有点艰难地道。
显然,恭亲王是沉不住气了。
听到恭王相询,僧格林沁不能再托大不理,他慢慢睁开了眼睛,随之,平静而又缓慢的声音在恭亲王耳边响起:“曾国藩已率人攻占了驻马店,冯子材则率人退守许昌府,而太平军已尾随而至,现许昌被围甚急,急需救援,如果不派军增援,冯子材将顶不过三日。”
噩耗,绝对是噩耗。
屋漏偏遇连阴雨,这种时刻,要军增援,那不是要人命吗?
恭亲王听完。也皱起了眉头,他心想,这请援来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吧。
但是,事情就是如此之巧。由不得任何人特意分说。
“老僧,是时候该做决定了。”恭亲王沉吟了一会,抬起来,用坚定的语气道。
恭亲王的目光是说不出的坚毅。看来,他是决心已下。就等僧格林沁一锤定音了。
“啥意思?老恭,你能不能说的再清楚一点。”僧格林沁不明白恭亲王这样说是啥意思,不免追问道。
僧格林沁的确不太明白恭亲王的意思,他不知道恭亲王要他下什么决心,增援还是不增援?的确是个不好下的决定。
“放弃许昌一路,令冯子材率军回合肥,与我等汇合。一起撤军回京师。”恭亲王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犹豫。
“你疯了,退回来,这可不行,这是多大的事啊,那不是等于将大清的半壁江山都让给反贼了吗?那怎么行?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僧格林沁一听,就象被人踩住了尾巴一样,高声大叫起来。
是啊,这决定能下吗,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下决定之人就成了大清的罪人,这种事,绝不能干。明眼人都知道这个理。
“既然不撤退,那只能派兵去增援了,但是,你有兵可派吗?即使有兵可派。派多少去合适?派多了,没有,派少了,不顶用,许昌照样会失,你打算怎么做?。”恭亲王也不与僧格林沁辩驳,只是顺着他的话头,为他分析道。
“你?”僧格林沁一时语塞
听恭亲王这一言,他这才明白了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是啊,他们现如今守合肥都是艰难无比,还哪来那么些多余的大军增援许昌啊,可是,如若许昌有失,冯子材一军定然不保,冯军不保,则武昌一路,定会落入太平中的囊中,这是僧格林沁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情势已是如此,他能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