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1页
    “兰陵王高长恭的后人,是否就在辽东之地呢?”他隐隐怀疑,北齐的一些后裔就在辽西、辽东一带蛰伏。
    罗昭云心中想着,是日后如何把商业铺到高句丽,斥候散开,打听情报,关键时候,起到巨大作用。
    ……
    次日一大早,隋炀帝迫不及待带人渡河,来到了北岸的大营,指挥各军将领,继续出击,围困辽东城。
    这座辽东城是关外第一大城,跟平壤城不相上下,自汉朝开始,就在此经营,数百年下来,不断扩建,几易城主,北齐之后,落入了高句丽手中。
    隋文帝在位时曾派军来袭,要夺回辽东,但三十万大军,损失很大,最后不了了之。
    “明日围城,一面城墙出动两军,如此八路人马轮流攻打,三日内,务必克城!”杨广当着众多武将的面,发号施令,下了期限。
    “得令!”于仲文、麦铁杖、赵才、辛世雄等人,接了皇命,继续鏖战。
    杨广又看了罗昭云一眼,问道:“罗成,攻城器械都运送过来没?”
    “回禀陛下,已经运来三分之一的器械,攻克辽东城,足矣够用!”
    “那就好!”隋炀帝点头,没有再提,一挥手,让诸位将军回营,各就其位,准备明日的攻城了。
    罗昭云欲言又止,没有多说,还是等攻打辽东城的战局,看看后面形势如何,在做定义,是否给隋炀帝纳谏吧。
    ……
    一日的准备很快过去,辽东城已经被隋军四面合围。
    旌旗飘展,铁甲生寒,武器露着锋芒,弓箭阵、长枪阵、刀斧手、盾牌手等,排列有序,每一面城池,都动用了两军,六七万多人马,兵威雄壮。
    两日前五军有所损伤,此时已经从其它辅助军里,抽掉过来,补齐了伤亡人数。
    “咚咚咚!”
    战鼓变得气促,发出了进攻的号角。
    顿时间,杀声震天,隋军开始推动着各种攻城器械涌向了城下。
    冲车、楼车、云梯等,在隋军将士的操纵下,接近了城墙。
    此刻,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兵在朝下放箭,各种滚石檑木,沸水狼烟,往下面倾泻砸去。
    这是一片惨烈的战场,隋军冲锋陷阵,高句丽士兵奋死抵抗,到处有倒卧血泊、已经永远也不会再爬起来的死尸。
    人马过十万在攻城,无边无沿,看来真有投鞭断流、举手如云的庞大气势。
    “咻咻咻!”
    城下那一排排集束似的弩箭,仿佛不花钱似的向城头上猛射,企图压制城头的反击。
    在这暴风骤雨般的猛烈打击中,隋军又有百余架抛石机,把一颗颗一百多斤重的石弹砸向城头,每一颗巨石砸落下去,都传来轰隆轰隆的震响,有士兵被砸的脑袋崩裂,城头破损,双方的攻城战打响了。
    第0363章 鏖战辽东城
    隋军大将军李景,总领攻城大军,抽出腰间配剑传令道:“三军听令,即刻攻城!”
    军令如山,顿时号角齐鸣,雷鼓震天,杀声四起,漫天箭羽如蝗,互相射击。
    潮水般的隋兵架起云梯、设钩车、累蹬道,蜂拥冲上,在迎头抛落的滚木、石块、沸水等攻击下,一批倒下又一批顶上,一场古代攻城战激烈地展开。
    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隋军的兵力,今日攻城投入了二十万,外围还有数十万大军在后方观战,可以说兵源庞大,足够对辽东城进行重重围困,全面进攻。
    守城的军队有五万人左右,但是骁勇善战,还有北齐的将领投奔辽东,做了指挥使,他们也精通守城之道、用兵之法。
    隋军犹如潮水一般逐波涌上,旋即被守军杀下城去,两军交锋死伤无数,悲声震天。
    “杀杀杀!”隋军不断在攻城,但是辽大古城巍峨,早已经过加厚、加高,石弹砸上去,虽然略有损伤,但无法砸出洞来。
    城头的守军更是不畏死地坚守着,东北地区游牧民族的彪悍,展现出了。
    他们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比隋军的身高要多出一些,加上常年在酷寒之地,体质过人,而隋军已经承平三十年,除了边疆镇戍的军队尚且跟突厥、吐谷浑作战外,其余中原内地的府兵,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了,许多士兵都是苦役的农民,不愿意被抓去劳役修运河、长城等,纷纷加入鹰扬府做士卒,可以逃脱赋税和劳役,这些人的战斗力,明显较低,意志也不坚定。
    太平盛世的百万雄师,战力已经大大打了折扣,跟开国时期的南征北战的将士比起来,缺少了一股狠劲、杀意、勇不畏死的精神。
    城如孤岛,战阵如云,隋军在漫天箭羽的掩护下,早已跨过护城河,撞城门、爬云梯、登楼车,向城墙猛袭。
    但是辽东城在鏖战中,依然屹立不动,一个上午下来,没有被隋军拿下。
    这场战争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如火如荼,隋军固然兵多将广,但在地利的劣势下,死伤枕藉,远远望去交锋处,仿佛熟烂的葡萄从城墙上往下掉落,摔得脑浆崩裂,成了一摊淤肉。
    只见隋兵的尸体在城下渐渐堆高,而后面的军队却如怒涛狂涌,丝毫没有仁慈之心,践踏着尸体攻城,夜幕苍苍之下,城内城外点起万千火把,如同白昼。
    隋炀帝见辽东城就攻不下,脸色铁青,下令收兵,大军如潮水一般退却,留下遍地尸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