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闻言之后,心中暗笑,这是大儒常推崇的君子之道,意思是法治不可靠,规矩是死的,只有多用君子来实施和推行,法治和条令、新政等,才能有效展开,主张育人,培养儒家之道,作为根本。
这番话具体解释是,法不能自己发挥作用,依法类推也不能自发地推行,有了善于治国的人,法就能发挥效用,没有这样的人,法也就失去了作用。法制,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君子,则是实施法制的根本。
这时候,杜如晦站出来说道:“臣以为,法治和条规乃是根本,不能以人来转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君子之道,培养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便隋朝有诸多经纶之士,但也无法满足各地所需。自古以来,律法与政令符合时代,能够被百姓接受,只要选拔官吏,不徇私,不枉法,推行下去,就能维持下去。商鞅变法能成功,就在于取信于民,对国有利,符合秦国的国情,才能称霸诸侯,最后统一六国。”
辛公义摇头道:“可是别忘记,秦国焚书坑儒,摒弃儒家之学,推行酷吏与暴政,才有二世而亡的惨痛国运,值得反思。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矣!”
杜如晦自然也不会放弃他的观点,继续反驳道:“辛尚书,此一时彼一时,我等亦是精读儒学之道,也研习其它经纶,光靠一种思维和观点,很难治理如此广袤土地和臣子,加上南北中原,边陲戎地,情况不同,所以,得需要诸多适合时宜的条令来稳固地方。”
罗昭云听闻,觉得辛公义和杜如晦说的都有道理,只不过,杜如晦代表年轻人的思维,比较贴近目前的形势,辛公义讲的是大道理,不算错,却不一定很适合当下的局势。
其实诸子百家的思想,各大儒的说法,很多地方都很有道理,甚至彼此冲突的理念,也各有道理。用的时候,要看环境、时期、场合等,不能教条,不能僵化使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了。
接下来,长孙炽、高孝基、萧瑀、温博彦等人,都支持辛公义的观点;而长孙无忌、褚遂良、魏征等人支持杜如晦的观点,形成了固守派与少壮派的交锋。
这无关党争,而是思想层面的理念不同,都是发自内心地理解,却形成了两股朝中群体。
罗昭云微微点头,他已经大致听明白了,两拨人说的都有一些道理,各汲取一些,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和推行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所在。幸亏他的思想来自现代,多出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观念,对这些人的说法,成熟与否,能够辨析出来,如果化作其它君王,没有超脱这个时代,每次要做一个决定,听信哪一方,可真就有些困难了。
“诸位卿家观点,朕已经明了,皆有一定道理。古之圣贤曾说的好:明主急得其人,暗主急得其势。获得治国的人才,贤明志士,共谋大事,才能定国安邦,这也是诸位聚集在此的原因,天下人才尽入我大华七八成,所以大华才最有希望成就伟业……”
罗昭云一番话,让朝中站立的文武大臣们,都感觉舒服受用,得到皇帝这样夸赞,表面虽然神态平静,心下也觉得沾沾自喜。
“朕以为,治国发展,当从流而善,汲取百家观点,不能只遵一家之言,而且,各领域发展也不能厚此薄彼,过于偏激。朕打算从教育、经济、法治都要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尽管目前我大华也是这样推行的,但是力度不够,条令不够明确,动作太小,是以各地并不在意,仍然按照旧观念在恢复经济,没有体现出大华推陈出新的特色。”
“所以朕在今日做第一个决定,就是解除宵禁制度,并在长安城规划商业街区,鼓励夜市和商业活动,当然,税收和注册经营,都需要朝廷设立相关的工商、质检、环保、消防等诸多部门,审核营业资格,产品质量,有法可寻,有令可依,加强西域诸国来华通商……”
罗昭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让政事堂的人研究具体操作的部门,翰林院的人研究这些事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梳理出来主要观点后,交给中书省起草诏令,各尽其职,彼此牵制。
文武大臣们,愈发觉得当今陛下,思路比他们要开阔,能够包容许多观点,形成更全面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引领在他们的前面,不禁暗自佩服的同时,也在警惕自己以后不能胡乱发言,外行看热闹,内行懂门道,貌似这个陛下除了带兵打仗,马背上得天下外,读治国和搞经济,也很在行。
第0883章 驾驭群臣
刺骨的寒风吹过了关中大地,鹅毛大雪飘飞,将城外的寒山都盖上了,银装素裹,一片洁白。
许多树枝上也挂满厚厚积雪,随着北风呼啸而过,欷歔落下,盖住了地面早已枯萎的发黄的草根。
长安城内,大商小贩都在营业,百姓对生活的热情并没有因为寒冷而降低,反而都挂着笑容,因为大华又打了胜仗,君王今早登朝,代表着大华越来越强盛,天下安定的局面就要稳定下来。
皇城门打开,一些文物官员陆续从宫门内走出,穿过皇城,坐上马车和轿子,纷纷打道回府了。
有的官员三五成群相互道别,也有的勾肩搭背,准备去府上继续讨论今早陛下的言论,消化吸收,然后按着圣意来执行。
早朝开了两个时辰,终于结束了,快接近正午,罗昭云退朝回了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