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页
    麦瑟琳娜绝不承认布列塔尼库斯的愚蠢是她的过错,这一定都是克劳狄乌斯的遗传不好。没看见跟她一样漂亮的屋大维娅是多么地聪明且惹人怜爱。
    要是屋大维娅是男孩,麦瑟琳娜根本不必为此操碎了心:“我当然想流放她们,不然你以为她们为什么现在才回来。”
    “其实早在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后,父亲大人就有意召唤回大阿格里皮娜的女儿们,只是她们的马车还没来得及通过罗马的城门,母亲大人就借着皇帝的葬礼之事,将她们赶出罗马。”虽然那是在屋大维娅两岁时发生的事,但只要向疼爱她的母亲和外祖父母稍加打听,就能了解其中的不少内情。
    说道这儿,屋大维娅若有所思地看向布列塔尼库斯,令对方有些莫名其妙:“说起来,她们几年前能被母亲赶出罗马,还是托了你的福。”
    “我?”
    “因为我用你和屋大维娅来威胁你们的父亲。要是他敢迎回大阿格里皮娜的女儿们,我就带着你和屋大维娅跳进地中海。”接口的麦瑟琳娜略有得色道:“这一招在当时可是相当的有用,你们的父亲就算气到不行,但也只能任由我将那两个贱人赶出罗马,还要替我去安抚元老院的那群老扒皮。”
    孩子一直都是麦瑟琳娜桎梏克劳狄乌斯的最有利手段。
    罗马帝国的皇帝已经过了延续子嗣的最佳年龄,然而他的四任妻子中,只有现任的麦瑟琳娜和第二任的大乌古兰尼娅生有合法子女。
    屋大维娅从未见过对她和布列塔尼库斯几乎是有应必求的父亲,对大乌古兰尼娅所生的异母姐姐有过好脸色,盖因克劳狄乌斯和大乌古兰尼娅的离婚契机就是后者的丑闻与谋杀嫌疑,所以一直都有人声称大乌古兰尼娅的女儿是与克劳狄的释奴所生,根本不是克劳狄的孩子。
    也正因为大乌古兰尼娅的女儿出生成谜,所以克劳狄乌斯一直都没将前妻所生的大女儿写进自己的遗嘱清单,甚至还不允许对方使用克劳狄娅这个名字,所以别人只能称其为小乌古兰尼娅。
    这就意味着,麦瑟琳娜所出的屋大维娅和布列塔尼库斯,是克劳狄乌斯的唯二合法继承者。
    麦瑟琳娜虽然放\荡成性,但在大乌古兰尼娅的前车之鉴下,她在备孕和生产的这段时间里,都是老实呆在克劳狄乌斯的眼皮子底下,仅由她的母亲小多米尼娅与几个忠心于克劳狄的女奴贴身照顾,绝不可能留下任何质疑她孩子血统的把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官渐开的两个孩子身上也能看得出克劳狄乌斯与小安东尼娅(克劳狄的母亲)的影子。
    麦瑟琳娜一直都很遗憾屋大维娅没能生在小安东尼娅去世前,否则以屋大维娅的模样,绝对能获得小安东尼娅的喜欢,然后顺理成章地继承对方的一大笔财产。
    要知道那可是奥古斯都最喜欢的外甥女,继承了其父马克.安东尼的大部分财产。
    作者有话要说:
    屋大维娅:克劳狄乌斯与第四任妻子,第一任皇后麦瑟琳娜的长女,尼禄的第一任妻子。
    布列塔尼库斯:屋大维娅的同胞弟弟,克劳狄的独子。
    麦瑟琳娜:小屋大维娅的后代,克劳狄的表兄之女兼第四任妻子。
    大阿格里皮娜:奥古斯都的孙女,克劳狄的大嫂,尼禄的外祖母。
    从母系血缘来说,尼禄是屋大维娅的表外甥,都是奥古斯都的妻子利维亚的后代。而从父系血缘来说,共同的祖先小屋大维娅(奥古斯都的姐姐,马克.安东尼的老婆)使得她们成为远房堂兄妹。
    第2章 溺爱
    皇帝的亲戚总会得到各种各样的优待,即便是被神化的奥古斯都,在马克.安东尼死后,直接以叛国罪的名义剥夺了他与艳后,还有第二任妻子富尔维亚的儿女继承权,然后将安东尼家族的全部财产都交由他所监护的安东尼娅姊妹继承。
    而到了克劳狄乌斯的执政时期,麦瑟琳娜依靠着丈夫的权势,已经不满足于掠夺金钱与土地,更是野心勃勃地要想去干涉克劳狄乃至元老院的决断。
    屋大维娅的外祖母小多米尼娅对此深感不满,甚至不止一次地警告麦瑟琳娜别玩火自焚。
    强势如利维亚·德鲁苏拉,血统高贵如茱莉娅.凯撒里斯,都曾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更别提脑子和身份远不如这两者的麦瑟琳娜。
    就连屋大维娅,有时都很不能理解麦瑟琳娜的自信到底是打哪儿而来。
    毕竟卡里古拉在流放他的姐妹时,可是留下了一句名言。
    “我既有岛屿,也有利剑。”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屋大维娅十分担心麦瑟琳娜总有天会彻底惹怒克劳狄乌斯,毕竟对于后者而言,前者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婚内义务。而在父亲尚在的情况下,除非是母系的家族势力远大于父系,否则儿女的监护权都会被判给父亲。
    况且对于麦瑟琳娜而言,带着两个孩子只会耽误她去寻欢作乐,所以当年幼的屋大维娅提出要独自居住时,无论是克劳狄乌斯还是麦瑟琳娜都欣然允许,甚至还为她安排了不错的别墅与奴仆。
    生在古罗马社会里的最大好处,就是孩子总会被要求表现得像是大人,尤其是在奥古斯都出现后,无论是贵族还是自由民,都格外偏爱那些早熟、独立的孩子,这也导致屋大维娅所接触到的同龄人总爱故作老成地板着个脸,然后背些他们都一知半解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