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0页
    “可不是,这血缘关系可断不了。”巧梅也在一旁笑着搭了两句话,“厨房的早饭都准备好了,要不我先去端出来,也好让他们先吃点垫垫肚子。”
    “哦,对对,你看我只顾着高兴,都把这茬给忘了。”卞颖芝笑着和巧梅一起去了厨房。客厅里,亮亮对弟弟妹妹们也是想的紧,一起凑在娉婷身边和平平安安联络着感情。
    看着三个孩子都在身边,娉婷心里无限满足,她搂着平平和安安,在他们脸上各亲了一口,惹得他们咯咯笑着,亮亮见了也往娉婷怀里挤,大声喊着,“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那边,从厨房端着早饭出来的卞颖芝和巧梅笑看着,大声喊了句,“吃早饭啦,先吃了早饭再说话。”
    一家人闻言都拥进了餐厅,身后还跟着有些拘谨的小方,十来个人开始热热闹闹的吃着早饭。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哦~?(?ε` )么么哒~
    之后要描写事业部分啦~
    第六十八章
    到家后的第二天,翟仲凌和娉婷就去了各自的部队报道。总政话剧团的田团长看起来人很和气, 知道娉婷是昨天刚从金陵回来, 还特意让她多休息几天。
    “今天是二十六号, 这样,你四月一号再过来报道,到时候团里给你安排一个迎新会,也好让你和大家尽快熟悉起来。”
    既然团长这么说, 而且家里也确实有很多东西没整理好的,娉婷自然是从善如流地服从领导的安排。可惜翟仲凌没有这样的好事,他调任到了陆军司令部, 军衔也升了一级, 自然不会像总政话剧团一样清闲。
    就这样, 娉婷又得了四天的假期,她抓紧时间把从金陵带回来的行李归置妥当, 并且充分发挥了“断舍离”, 着实清理了不少东西。现在家里的房间有些紧凑,除了翟景升,卞颖芝外,又住了她和翟仲凌,另外还有三个孩子, 巧梅也单住了一个小房间。
    现在孩子小, 平平和安安还能跟着卞颖芝一起睡,等再大一点,势必还要多准备起码一个房间。亮亮和安安可以一起住, 平平是个女孩子,肯定要单独的房间才行。
    她已经准备等明年时机成熟,就去买一个房子,最好是单门独院有好几个房间的,这样家里才住的开。
    收拾妥当后,闲来无事娉婷就在家里带着平平和安安。亮亮已经送到了大院幼儿园,他的适应能力良好,上学第一天就交到了不错的朋友,娉婷对他一直挺放心的。
    大院里生活了很多部队军属,孩子也很多,而且大家相互间认识很多年了。卞颖芝和翟景升已经在这里住了十来年,翟仲凌和翟仲欣姐弟俩也是从小在这长大,因而娉婷和亮亮也就没有像在金陵时那样,隐隐被其他人排斥。娉婷感觉到,自从回到北平生活后,亮亮反而更加快乐了。
    翟仲凌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娉婷到了四月也就正式报道进了总政话剧团。好在之前娉婷有不少排练话剧的经验,进去后熟悉起来很快,和战友们也相处的不错。她每天到了时间就准时回家,通常卞颖芝会跟她说一些孩子的事。
    “陈军长家的小孙子和我们家亮亮刚好一个班,昨天我去接亮亮放学的时候,小哥俩玩的可好了,亮亮还邀请人家来家里做客,哎呦,看着可乐了。”
    亮亮每天上学是由卞颖芝接送,家里的三餐大部分是巧梅在做,平平和亮亮是谁有时间谁就看着。为了让卞颖芝和巧梅带孩子容易些,娉婷也仿照几十年后的育儿方式,特意在家里布置了一个儿童区域,里面放了不少玩具,她还让翟仲凌特意找人做了护栏,这样把孩子放在里面,他们也可以自己玩,不用大人再时时刻刻地看着。
    “可多有孩子的人家过来看了,都说回去也要弄一个。我说这是我儿媳妇想的点子,也是为了孝顺我们这些带孩子的长辈,这好处给他们占了不提,可得让人家好好夸夸你。”
    娉婷听了也不禁有些尴尬。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人在一起都爱相互比较,比谁家的小辈孝顺,谁家的孩子聪明,谁家的东西难得,谁家的日子过得好。在这一点上,卞颖芝向来是不甘示弱的。
    为了照顾她的晚年乐趣,娉婷就是有什么想法也从来不说,本来婆婆就已经帮了她很多,照顾照顾婆婆的乐趣,也是她这个儿媳妇改做的事。
    在大家平凡的小日子里,整个国家在这一年发生了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首先是几个伟人相继离世,后来又是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北平,那些忧虑的情绪感受更加深刻。
    在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翟仲凌作为军队中高层领导,参与了组织救灾的活动,和部队官兵一起到了受灾地区参与救灾。作为军属的娉婷,这个时候自然不能给他拖后腿,除了把家里照料好外,还另外发动了卞颖芝,翟仲欣一起捐款捐物。
    后来卞颖芝和翟仲欣也觉得这样挺好,又发动了身边相熟的一起行动,捐款捐物,还真有不少人参与了进来。等活动结束时,他们已经筹集到了不少救灾物资。
    西山大院的活动也引起各方的注意,虽然活动不是官方举办,可确实是是切实有意义的。紧接着,北平的各政府机关,各事业单位,包括他们的家属们,也都开始组织救灾活动,这样下来,倒也帮受灾地区缓解了不少物资上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