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恒这才舒了一下眉眼—-刚刚他写春联的时候皱眉就是因为吴大海说的那些在他看来都太过媚俗了,怎么都是讲财啊福的,虽然春联这么写完全没问题,但是在他这个自恃清高的读书人看来,难免显得没有文化还失了体面。
是的,季恒的父亲从小就教导他,做什么事都要有读书人的体面,所以季恒也确实是有“偶像包袱”的,轻易不肯与凡俗之流“同流合污”,就算是写一副春联,那也要拔高立意!
再者说,像他这样的人,写篇需要起承转合,限律限韵到极致的八股文都能和玩似的,写几幅对子还能难倒他不成?
“上联:冬去山川齐秀丽,下联:喜来桃李共芬芳,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江山,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季恒手下不停,才思更是敏捷,几乎都不用怎么思索,几幅春联就写好了,写完后自己又读了一遍,觉得这才是春联该有的样子。
吴大海在一边看的惊叹连连,没想到季恒不仅仅字写的出类拔萃,肚子里的货也多,他女婿是真的有才学!
如果让季恒知道吴大海看他写了几幅春联,就认定他有才学的话,真·满腹诗书·学富五车·季恒估计会抬眼望天——这个岳父未免太天真了,对才学的标准,真低!
季恒依依不舍地放下笔,要不是这个红纸没了,他真是想一直写下去,以前每天都笔耕不辍,到了这里快一个月了,才第一次摸到笔,实在是放不下!
吴大海小心翼翼地把几幅春联都卷了起来,准备送人的送人,自己贴的自己贴,一边卷春联,一边还和季恒讨论起了写毛笔字的技法。说是讨论,其实是季恒单方面的指点,吴大海的那些心得放到季恒面前,只配被这个浸□□法近三十年的儒生按在地上磨擦的份。
只不过吴大海听的也欢喜,还频频发问,要不是家里没有剩余的纸张了,吴大海都想现场操练起来。
于是乎,被王美兰使唤过来叫吴大海和季恒把桌子理理,准备吃早饭的吴晓梅,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翁婿相得、和谐融洽的场景。
吴晓梅......我爹说好的站我这一边的呢???这又是什么情况???!
吴晓梅到的时候春联都已经被吴大海收起来了,所以也不知道前因后果,她只是觉得自己被深深的背叛了—-爹妈都倒向了敌人那一头,她在这个家里怎么这么难!
早饭吃的简单,小米粥配有些卡嗓子的粗粮馒头,勉强吃个饱,美味就别想了。所以吴大海吃饭一向快,呼噜呼噜就把一海碗的粥倒进了嘴里,看到季恒还在慢条斯理的吃着,以前看着觉得矫揉造作,现在也自动美化成文化人的修养。
吴大海顿了顿对着季恒说道:“我先出去送春联了,一会儿你也送两幅春联到你们知青点去,好歹之前你在那边也住了一年的。”
吴大海迫不及待地要和村里的老朋友炫耀这次的春联,同时考虑到季恒,想让他和知青点的人亲近一下,给他做做人,所以之前他去知青点送的春联这次改派季恒去。
季恒把最后一口粥吃了下去,点头应下。
吴家人都以为只是如往年一样送个春联,谁知道这次却送出了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春联内容引自百度
第7章 初闻高考
季恒顺着原身的记忆来到知青点,知青点被安排在村尾,是一户绝户的人家留下来的土胚房,村里派人稍微修整了一下,用来接收下乡知青,这一用就用到了现在。
稻乡村如今一共有十个知青,男的七个,女的有三个,土胚房一分为二,正好作为男女宿舍,厨房则是大家共用的。
等季恒走进知青点的小院的时候,他恍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原身想尽办法也要回城了——这条件,实在是太差了点!
比起吴大海家的砖瓦房,知青点的土胚房简直就像是风一吹就能倒了似的,屋顶上盖着厚厚一层茅草,肉眼可见有处地方已经破了一个大洞,两个男知青正爬在梯子上修补。走进堂屋,更是觉得里头阴森森的冷,过堂风一吹,季恒忍不住就紧了紧身上的棉袄。
他在吴大海家吃早饭的时候,饭桌旁边还起了一个煤炉在烧水,屋子里面暖洋洋的;而这时候几个起得稍晚的知青正冻得抖抖索索地挤在跛了脚的饭桌上,手上每人都端了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面粥,饭桌中央就一大碗咸菜配配,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一海碗稀粥下去,只消上趟厕所,肚子里就空了。也幸亏是这两天不用干活,否则这大冬天的是一会儿都撑不下去的。
饭桌前坐了四男三女七个知青,几人都看到了季恒,但是俱都没有什么好脸色,匆匆看了一眼就都低下头继续捧着粥碗吃了起来,完全当季恒是空气。
季恒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受欢迎,他模模糊糊记得原身是不喜欢知青点的人的,和他们处的不太开心,但是其中细节他也不得而知。
不过反正他是过来送春联的,送完他就回去了,如今他也并没有想去刻意讨好他们或是怎样,毕竟讨好之事,他季恒也做不出来。
还没等他开口,倒是坐在正门口的一个最年长的知青还是放下了碗站了起来,勉强笑了一下:“季恒,你怎么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