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罢官丢职什么的,那都是毛毛雨。
后来阿和最终娶了,那位前一世的国夫人。
这时候的保国公府,虽然很低调,但是没有人敢轻视他们。即使真正的国公府的人,原本是乡下来的,甚至后来娶的国夫人是商家女。
但是保国公府的人,却让人不敢怠慢。
等到阿秀及笄之后,余颖准备给阿秀找一位夫君,这个夫君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真诚的心,知道夫妻相处之道,毕竟两个人的结合,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退让的过程。
同时那人还要有抗压能力,大家之女不好娶。
不过只要国公府一直在,那么国公府就是阿秀最坚强的后盾。
这一次,余颖打算立一次家规,对于这件事,余颖打算是全家人动员,毕竟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执行,远比被逼执行好,这也算是对委托人托付的一个交代。
对于家规,国公府的人很是有兴趣,说起来,连新上任的国夫人很是吃惊的,毕竟其实现在有不少人家,想着和国公府拉拉关系,甚至恨不得把庶女送到国公府为妾。
但是这位老夫人直接一句话,就定下基调,保国公萧氏子孙后代,应该牢记一句话:色字头上一把刀,凡是喜欢美色的子孙,一律逐出家族。
其实余颖为什么定下如此苛刻的条件?就是因为看多了大家族的起起伏伏,其中内部崩溃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情关难过,为了自己的意中人,算计家族的蠢货也不是没有。
甚至有的蠢货连感情都称不上,只是一种欲望罢了。
但是不管是色欲,还是权欲,美人计常常是最好使的一种计,所以这种爱美色的人,绝对要开出去。
另外喜好美色的男人,找了一大堆花花草草的,哪来的银子养?为了钱,甚至缺德的事都会干。一旦没有了底线,那么整个人堕落得很快。
事实上,余颖感觉一个男人娶一个妻子就足够了,就像在人生的大路上,两个人正好,三个人就挤了,那人数要是更多的话,更是要出事。
当然这件事,余颖先是把家里人召集来,先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以老国公为例,他在外面多年,有众美环绕,然后生了不少儿女,最后要是他们娘三饿死、累死在乡下,只怕他也不会难过多久,反正自然有女人替他生儿育女。
对于这一点,阿和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爹留下的那些姨娘们,就没有几个是省油的灯。
的亏他爹这还是在打仗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女人搞到一处,甚至其中死了好几个孩子和他的姬妾,不然留下的累赘更多。
而且那些弟弟们一个个虽然还小,但因为有姨娘在后面挑事,所以兄弟之间感情并不怎么好,他们只是同父,上一次和亲的事一出,倒是让家里清净了几分。
娘,其实我觉得一家人活的幸福最好,不要搞什么纳妾。如果孩子太多的话,就没有时间好好教养,那么何必生那么多?阿和倒是很支持余颖的想法,其他人自然同意。
于是萧氏家规最重要的一点,就此建立。
萧家家规建立之后,可以说是静悄悄的,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除了这个外,余颖特地暗示阿和。注意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其实余颖知道这位鹿朝开国皇帝,算是不错的人,毕竟那些开国功臣,算是基本都得了善终,这就算是相当不错的帝王。另外原主给皇帝找了这么多事,也一直没有发作。
仅从这一点看,这位皇帝还不算心狠。
要知道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唐太宗,和铁骨铮铮的大臣魏征,表面上甚至有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其实皇帝心里对魏征一腔怨恨,最后把魏征坟的墓碑给砸了,甚至还悔婚。
和那位唐太宗比,这位鹿朝的皇帝,对大臣还是不错。
但这位开国皇帝不错,再往下的皇帝,余颖可没法保证,皇帝就是一个一点点变得多疑的职业。
再说了,依据狡兔三窟的原则,余颖开始一点点透露自己的想法,然后让阿和、阿秀商量,毕竟小鹰总是要开始学飞,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
阿和、阿秀进步很快,他们终于长大。
后来到了阿秀十八岁的时候,嫁了出去,看着亲自上门来娶亲的女婿,人长得不错,算是一个小帅的男人,余颖一脸的笑容。
这一次阿秀,嫁过去,一定会活着的很幸福,会有自己的孩子,会成为真的女主人,而不是像前世一样,只是王府的摆设。
想到这里,余颖竟然眼睛一酸,眼圈一红,差点落下泪来,这应该是原主的愿望,希望女儿能过的好,虽然余颖不是阿秀亲娘,但心里还是有些酸涩的,阿秀实在是个好孩子。
不过最后,余颖也没有哭出来,她很快就恢复过来,只是有些哽咽地说了一句:希望你们夫妻两人和和美美的,一定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娘,我阿秀猛地不想出嫁了,刚想着说:不嫁了。
就听余颖抢过了话题,阿秀,你也已经不小了,娘还等着抱外孙。
这时候的余颖,知道阿秀心里有些害怕,但是绝对不会让阿秀说出不嫁这种话,因为这样就太让女婿下不了台,这对小夫妻还没有开始就埋下隐患,要是再来个挑唆的,日子就会过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