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梅:“……”呼,我来做饭就不用锻炼了。
徐莎:“来呀,动起来!”
古大梅:“我做饭。”
徐婆子:“我喂鸡,它们下了四个蛋,得表扬。”
俩人立刻作势忙碌起来,徐莎眨巴大眼睛,同情的看着她们,说:“好忙哦,都没有时间锻炼了。”
徐婆子古大梅:“呵呵,呵呵呵。”
徐莎跑了一会儿,觉得院子里伸展不开,索性就跑出了门,绕着他家的房子跑步。徐莎外公外婆是当年逃荒来此地投亲的,所以房子自然不在村子最中心的位置,反而是在边缘。
不过这样也有这样的好,他家这边住的很零散,这边几户人家都有点小距离,这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是现在其实很安稳的,所以自然还是好处更多。
就算家里吃的好一点,也不会特别引人注目。
徐莎跑了好多圈,倒是也没碰见什么人,一大早的,谁家不忙碌?
她跑的气喘吁吁,自己又拉了拉筋,缓和着回到院子里。这时全家都起来了,已经准备吃早饭,徐莎说:“你们先吃,我换个衣服。正好也缓口气儿。”
先吃?
这咋可能?
一家子坐在桌前等徐莎,等徐莎换好衣服过来,这才动筷子。
要说老徐家的条件,在这个村子里算是上不上下不下,要说好吧?其实也没太好,徐山是个男人,但是他只拿七个工分,偶尔还要请假。徐婆子年纪大,是五个工分,年纪大不比年轻人,不是有心也总有不舒服要请假的时候;而他们家最能干的古大梅也是七个工分。所以他家满打满算的工分,不算是顶顶多。
但是要说条件不好,那绝对是中等偏上。他家工分不算多,但是胜在,没有拖累。四个人三个大人都能拿工分,而小妞崽才两岁,正是最不费粮食的时候。所以就说这个工分,就能让他们家吃个七分饱了。
可不要小看七分饱,在这样的时代,能吃七分饱,绝对就是相当不错的人家。
而徐秀没有去世的时候,她和徐鸿伟的工资一共是九十块出头,他们每个月会寄十块钱给徐婆子,偶尔也会给一点票。所以即便是算上买油盐酱醋,加上添置一点粮食,徐婆子一年也能剩下个六七十块。
要说,徐婆子手上真是该有点钱的,然而事实上呢,古大梅生妞崽的时候是摔倒早产,当时已经有些难产,产婆不敢动送了医院的。当时生孩子加上补品,就花掉了三百多。
这在这个年头是大数目了。
但是如果不补,古大梅的身子保不准就废了,于情于理,徐婆子都没不管儿媳妇儿。而这件事儿也说明,有点存款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徐婆子还是很仔细的。
他们家的伙食,就跟村里的大多数人家一样。
要不然,也不能一家子精瘦精瘦的。
不过,自从徐莎回来,这伙食倒是变了,一下子产生了质的飞跃。像是平常的早饭,就是一个饼子一碟咸菜或者凉拌野菜,这就是全部了。但是现在竟然是细粮还有蛋。
当然馒头是没有他们的份儿,只有徐莎有,可蒸的鸡蛋羹他们都有份的。
不仅如此,今早一人还有一碗大骨头汤。
虽说是昨晚的剩菜,但是这个没有油水儿的年头这就是顶顶的好东西。
徐山感慨:“要是一直能吃的这么好,该多好啊。”
徐婆子:“你做啥白日梦呢!”
徐莎想了想,说:“稍微吃好点也对,其实这不是浪费,反而是赚了。”
这话要是这么说,大家就不懂了,齐刷刷的看她。
徐莎觉得,要说道理好难哦。
当年她的班主任,怎么就能做到叭叭叭讲那么多大道理的呢?真是羡慕啊!
她努力掰扯道理:“吃得好就会身体好,身体好不生病,这是不是省了?身体好干活儿就能多,这是不是赚了?身体好出去办事儿,人家看你五大三粗,都会客气几分,麻烦是不是也少了?所以啊,你看,好处多多。”
徐莎好努力好努力,才掰扯出这么多优点呀。
徐家人倒是若有所思,这不太附和他们传统的想法,但是好像也有点道理。
徐莎也没强迫他们一定要立刻就听自己的,毕竟大家之所以这么抠这么省,还不是日子苦造成的?要是但凡过得好,谁愿意苛待自己呢。
徐莎转换话题,说:“来,吃药!”
她说:“打虫药是最后一次,钙片以后早上吃。”
要说吃药,家里人还真是开心的。
这哪里是药,跟糖一个味道,平日里就算有糖,他们大人也不会吃,都是省给孩子的。现在光明正大的“吃药”,哪里能不开心?
徐山眯着眼睛,享受的说:“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能爱吃药。”
这话得到大家有志一同的认可。
古大梅:“这哪里是药,这是仙丹!”
徐莎:你们开心就好!ovo
既然决定上班了,徐莎倒是没耽搁,跟徐婆子问清了大队部怎么走,一家子锁好了门一起出来。
这个徐莎倒是不怕的,毕竟她刚回乡,才上班一天就伤了,现在记不住大队部也不奇怪。
大队部在村中央打谷场的旁边,而周遭还有一个粮仓,就是那个差点被徐山挖了墙角的粮库。这边距离老徐家不算近,但是村里就这么大地方,要说远也远不到哪儿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