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做生意,徐莎真的是一个激进派,她似乎是见不得账面有钱,只要有钱,少不得就要折腾一番。好在,暂时稳定下来之后,他们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其实徐莎不断的连轴转,她自己不累的吗?她也是累的,但是她也晓得,自己的机会就是这些。
如果不在这几年快速发展,那么过几年,各地都要慢慢发展起来,都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那么还有很多人来鹏城拿货吗?也许是有的,但是肯定不如现在这样日进斗金。
正是因此,徐莎在迅速积累财富,并且也是一种变相的宣传,让人提到服装厂,对水木影响就深刻,这样就算后期他们没有了江海市的加持,这边的产出也是别人的首选。
再一个,徐莎也想在这些年市场比较混乱的时候尽量的把江海市的东西出一出。
这些东西放在江海市,那么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而且总是会消失的,她就算是好好的活到一百岁,这个东西也不过是存在百年。那么为什么不拿出来让他们表现一下自己应有的价值呢。
赚钱是一方面,不浪费也是另外一方面。
而且,这些东西便宜,流入市场,会让很多人更能买得起衣服。
徐莎觉得,这未尝不是好事儿。
徐莎并不觉得这些人拿了货会卖出高价,他们一定也只能按照二手价钱卖,别看这些衣服都七八成新,还有很多九成新。但是他们太断码了。
而且商标全被剪过,徐莎这边有专门一对女工剪标和消毒的。
所以如果说当新衣服卖,只要有点数儿的都不会相信。
不过要说起来,虽然他们这边二手的货物不少,但是二手也确实很好卖,一点都不亚于新货了。好多人拿货也不是为了卖,竟然是为了自己家用。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服装厂的这批二手服装和家居用品,都是港城过来的。
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时期呢?
相比于早些年谈海外关系而为之色变,现在又是一个一提就觉得骄傲的时期了。
而港城又是时髦的代名词,好像大家拿到了港城过来的东西,就觉得很骄傲。
徐莎这种穿越党是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的,但是她理不理解似乎一点也不重要。他家的东西好卖就行了。徐莎现在是每天晚上都要准备一批货拿出来,但是不管她拿多少,好像都不够卖。
不过才一年的功夫,徐莎觉得自己已经把江海市的城南的民宅都翻空了,因为鹏城雨水比他们家乡频繁,所以江枫跟她一起的时候也蛮多,可就这样,两个人仍旧累个够呛。
累是真的累,钱也是真的赚了很多。
徐莎这人就是这样,既然有钱,就不会攒着,她主动联系了政府部门办理手续。虽然这个时候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觉得给村里交钱了就是买到了这块地,可徐莎知道不是。
她补交了土地出让金,拿到了红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本本,这才彻底放心下来。
而政府那边也高兴啊,他们还没见过这么自觉的,而且也是切实的看到了土地的好。
徐莎不知道,她其实是鹏城第一个拿到正规土地证的人,不过村里人听说他们还得往政府补交钱,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徐莎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她现在买地,也是为了一劳永逸,她是占便宜的。
真的拖下去,占便宜的就不一定是她了。
说起来,自从徐莎他们在这边办厂,他们村子倒是一下子就发展了起来,原来还说是是个城中村,现在可不是了。就不说村里多少个女同志在这边工作,男同志光是接他们的建筑活儿,也接了不少啊。
小一年,就没有休息过。
除了这些,经济也盘活了,人来人往的,吃喝拉撒哪个不是花钱的?
村里这都开了好几个小旅馆和小饭店了,不管菜做的啥样儿,反正都是爆满的。
总之,大家都真情实感的觉得,徐莎这人命中带财,不仅她自己一路顺畅,财源滚滚。但凡跟她沾边儿,也能捡到仨瓜俩枣。徐莎这边生意火爆,过年是肯定没有时间回老家的。
相比于徐莎和江枫的忙碌,徐山一家倒是还好,所以他们一家子就坐上了火车,踏上了来的路。
其实这大半年,他们家偶尔也听黄家兄弟说起鹏城的事情,他们拿货偶尔还会帮徐莎捎带一些东西回来,可以想象,那边应该真的很好。
但是,想象终归跟亲眼见到没有关系。
一家三口大包小卷的下了火车,虽然他们已经收拾的挺体面了,但是在外人看来,一眼就会觉得,这就是几个出门打工的农民工。不过一般打工都是年初来,他们年根儿来,倒是让人诧异了。
徐糖今年十二了,过完年就十三了,读初一。
虽然表姐一直说可以来她这边读书,但是她可不是九岁的小孩子了,她多少还是懂的,麻烦别人的不方便的。再说,她爸妈就她一个娃,她也不想离开他们身边。
小姑娘在村里已经是见识最多的女孩子了,但是这乍一来到鹏城,还挺懵。
同样懵逼的还有徐山。
他上一次来,是八零年的一月份,过来帮徐莎他们监工建筑的,这才短短一年,现在不过是八一年的一月末,再看这边,就跟他上一次来有天壤之别了。
知道是只有一年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