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7页
    当然是因为喜欢吃咯。
    第192章
    节前, 舒宜妈妈满脸笑容地告诉舒宜,“等国庆假期结束之后,我就开始改上日勤了。”
    舒宜愣住, 一时间不敢相信,“妈你以后不用上夜班了?”
    舒宜作为一名铁路子弟,自然懂得“日勤”是什么意思, 所谓日勤,也叫长白班, 顾名思义就是总是上白班, 不用上夜班的意思。
    铁路里的大部分工作岗位都是倒班,舒宜妈妈这些年是四班倒, 在舒宜小时候还上过很多年三班倒, 三班倒节奏更快、休息时间更少……在铁路里能干日勤、不用熬夜班的, 基本上都是领导,或者个别临近退休年龄身体不好的老职工, 单位也会破例照顾一下。
    舒宜之所以这么惊讶,是因为上辈子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
    上辈子舒宜妈妈直到退休都还在上夜班,年轻的时候熬夜还不觉得什么, 四十多岁以后熬夜越来越艰难, 轮班倒必然导致作息紊乱,舒宜妈妈在退休前几年已经有了点神经衰弱的迹象, 因为长期休息不好,黑眼圈特别重。直到退休之后,舒宜妈妈的身体才逐渐调理过来, 身边不少邻居都夸舒宜妈妈明明一年比一年年纪大,但是看起来却一年比一年年轻了。
    因此舒宜妈妈能够上日勤,当然是一件好事,就是因为太好了,舒宜才不敢相信!
    舒宜连忙问道,“为什么啊?妈你当上小领导了?值班主任?”
    舒宜妈妈笑着摇头,“当然没有啊!我哪儿能当什么领导!”
    舒宜更纳闷了,“那怎么就能上长白班了呢?”
    舒宜妈妈对舒宜说道,“原本我们丙班就有一个快退休的职工,因为身体不好,上了好几年的长白班了。过完十一之后她就退休了,我顶替她的岗位去上长白班,让新招进来的小年轻让四班倒。”
    舒宜还是有点天降馅饼的惊讶,“啊……这么好啊……”
    快退休又身体不好的职工上长白班还属于正常操作,妈妈这个年纪为什么也能上长白班?没听说过长白班的职工人数不能少,一个退休就要一个顶上的。
    舒宜妈妈想了想,觉得舒宜现在年纪不小了,很多事情不必瞒着女儿了,“一边开店一边上夜班有点累,我就给车站领导送了几次礼,和领导提了提我想上长白班的事情。”
    “当然我没有和领导我开店的事情,就说家里只有我一个大人,你现在上高中了,家里不能没人照顾,而且你晚自习下课晚,一个人回家不安全,需要家长接……也是正好碰上机会了,领导就让我去替那个退休的,以后改成日勤。”
    如今单亲家庭的比例还不是很高,离婚率比十几年后还是低很多的,而且很多人离婚之后也会比较快地再婚,像舒宜妈妈这样一个人照顾女儿的情况,火车站确实没有几例,破例让舒宜妈妈上日勤,不必担心其他同事也纷纷要求上日勤。
    舒宜听到妈妈的话又惊又喜,“太好了!”
    激动之余,舒宜忍不住想到,既然给领导送几次礼就能从倒班变成日勤,上辈子舒宜妈妈为什么没有想到呢?上辈子妈妈也可以对领导说自己一个人需要照顾女儿啊?
    难道是上辈子妈妈没有副业,觉得熬夜班没那么难以忍受?
    舒宜摸摸下巴,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上辈子读铁二中,压根没有晚自习,妈妈就不能对领导说孩子下晚自习太晚需要家长接_(:3」∠)_
    舒宜随口问道,“妈,你一共给你们领导送了几次礼啊,我怎么都不知道啊。”
    舒宜妈妈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从去年开始,逢年过节就送一次,元旦、春节、中秋、国庆……送了一年半,差不多六七次吧。”
    刚才听妈妈说送过几次礼的时候,舒宜觉得还挺简单的,但是得知送礼之路竟然持续了一年半这么久,顿时觉得也不容易。舒宜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看向妈妈,“妈,你送礼总共送了多少钱啊?”
    舒宜妈妈算了算,“差不多一万五吧。”
    舒宜震惊了,“一万五?这么多?”
    舒宜妈妈现在一年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到两万块钱,相当于给领导送礼送了自己一年的年收入。
    舒宜妈妈叹口气,“对啊,有什么办法呢,不过能办成就很好了,最怕的是送了礼还办不成。”之前事情没有办成的时候,舒宜妈妈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如今真的让她干日勤了,舒宜妈妈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舒宜终于明白上辈子妈妈为什么一直四班倒到退休了,上辈子家里可拿不出来一万五给领导送礼!一年的年收入都用来送礼,难道她和妈妈不吃不喝吗?也就是如今舒宜妈妈开店赚钱多,才能拿得出这一万五千块钱。
    舒宜不是真正的十六七岁的孩子了,早就过了对送礼深恶痛绝的年纪,既然妈妈打死都不会从铁路辞职,一边开店一边熬夜班又实在太辛苦,调成日勤岗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了。而想要调成日勤岗,除了给领导送礼请领导帮忙,确实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舒宜唯一感慨的就是,“竟然送了一万五……你们领导的胃口也太大了……”
    舒宜妈妈一脸神秘地对舒宜说道,“你知道现在想进铁路上班,要送多少钱才能进铁路吗?”
    舒宜知道妈妈这么问,数额肯定小不了,又想到妈妈从四班倒变成日勤,就花了一万五,于是试着猜到,“五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