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明珠,不该继续落在尘埃里。
作者有话要说:啊,问问你们看不看这个系列,不看我就放番外去了~因为有一部分可能和美食关系不太大
第63章
近期姜清说有一场京剧要上演,给司星送来了几张票,让他有空就去看看。
司星没什么事,就和谢洵一块去了。
他提前跟姜清预约了说想再拍一期视频。
上回拍的那一小段《何文秀》让观众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陆陆续续有粉丝给司星发消息希望他能再出一期相关视频,毕竟那短短的几秒钟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太少了,现存的关于戏剧的资料又不多。
省戏剧院成立以后倒是有发过一些消息,但说实话,大部分内容对于他们这些从未接触过的观众来说,有点难理解,那些二簧、西皮之类的,他们听过了就忘,是好听,但是有点听不懂。
有点阳春白雪的意思。
所以想让司老师整点简单易懂的。
司星整理了一下资料,去了姜清那里。
之前那个馋肉吃的小孩儿又长大了一点,见了司星来就扑上来:哥哥我记得你!你做饭特别好吃!
姜清自从去戏剧院当了指导老师以后,一个月工资很多,戏班子还有扶贫救助金,这群小孩儿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至少每周都能吃上肉了。
这也是上面的意思,小孩子家家的,天天练功练唱念做打太耗费体力了,虽然营养剂够用,但也偶尔需要补充一下别的营养。
不过给他们做饭的厨子其实手艺一般,如果没有司星之前做的那顿饭,或许他们能吃得开心一点,但是吃过了司星做的饭菜以后,这个厨子的就一般般了。
唯一的优点是厨子很会学习,发现戏班子的小孩儿们对自己的厨艺反响一般,已经在积极学习司星的做菜方式了。
但是小孩儿依旧对司星印象深刻。
司星蹲下身:你学唱戏学得怎么样了?
小孩特别自信:一整段的《何文秀》我都会唱了!
不仅会唱,他都已经能上台表演了。
姜清说:之前有个青少年比赛,他傻乎乎报了名,结果要上台了人都傻了,人家都是上去表演开机甲和近身搏斗之类的,他在台上唱完了整段的《何文秀》,把评委唱得一愣一愣的。
司星问:比赛没规定主题吗?能让这小孩儿产生这么大的误解。
姜清也哭笑不得:人家是青少年才艺大赛,倒也没偏。
关键评委当时听的时候虽然愣了,却也能听出这小孩儿唱得好,才艺才艺,又没说不能唱戏,而且正因为他这神来一笔,硬是让评委记住了他,在一群机甲秀里脱引而出,拿了第一名。
小孩子啪嗒啪嗒跑去把自己的奖杯搬过来递给司星:给你摸摸我的奖杯。
司星顺应着摸了摸,夸他:你真棒。
小孩儿就露出个害羞的笑。
和他们聊了几句,司星开始办正事了。
他和姜清商量的是,先不介绍京剧那一段冗长的发展历史,毕竟要讲就要从乾隆时期讲,从四大徽班进京开始讲,那太长了,更何况近两千年的历史,中间京剧的发展过程有些细枝末节的,很难一次性讲清楚,真要细细地讲,那都能拍上几十集的电视剧了。
司星选的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人直面京剧的美。
美是所有人共同的认知,那句被人说烂了的话是什么来着:每个人都有发现美的的眼睛。
国人其实对于两种美认知更清楚,一种是朗月清风,仙气儿,也叫淡雅庄重,另一种就是浓墨重彩,色彩的碰撞能够直接给予人最直接的感官冲击,更容易被记住。
京剧就是如此。
司星央了姜清画脸谱。
京剧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七种角色,后三种已经不再有专门的行当学习表演,后面就发展为统称生旦净丑四种了。
在脸谱里头,生旦净丑又分成了两种风格,生旦是一种,妆容简单一点,叫素面,净丑的妆容就更加复杂一点,浓妆艳抹,叫花脸。
丑角一般都会特意在鼻子上抹一小块白色的油彩。
司星今天下了血本了,让姜清在自己脸上画。
姜清摸了摸司星的脸:其实你这脸挺适合唱戏的。
司星的骨相很匀称,是那种很容易上色的脸,只要换个妆容,保准认不出来是同一个人。
姜清给他画的第一张脸,是兰陵王。
最开始的脸谱来源就是关于兰陵王高长恭的传说。
兰陵王容貌清秀,虽然武功高强,但是自觉长得太好看镇不住敌军,因此常常戴着面具出战,后来还因此有了舞蹈《兰陵王入阵曲》,唐朝时期逐渐发展成了歌舞戏,当时的兰陵王演员就是要头戴面具出演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京剧的脸谱。
司星之前看过一场樱花国的歌舞伎表演,这种也是穿着华丽的衣服,画着脸谱表演,据说就是依据兰陵王面具改编出来的。
几乎所有的京剧脸谱都是白色打底。
司星是开了直播的,直播时候的视角和霍灵均拍的视角不同,直播间更全面一点,能让感兴趣的观众仔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