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页
    这也是他明明有随军资格,却没有让罗月季随军的原因。因为他在家有一对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
    他觉得作为他的妻子,一名光荣的军嫂,罗月季应该在老家奉养双亲,教导孩子。
    怼李秀霞的那一天,罗月季又和陈爱国提了,陈爱国还是不同意,罗月季气得一直跟骆琦和林海燕抱怨。
    林海燕则在和丈夫丁平安商量后决定在部队的托儿所工作。也正是因此,今天骆琦才没想过去约她俩一块儿去厂子。
    罗月季抱着孩子:“他不同意,但人生活一世,总得为自己活一次不是?要是这次去纺织厂,纺织厂没选中我,那我就认命了。这一辈子就围着丈夫孩子转。但我要是被选上了,那我也要为自己拼一拼。”
    罗月季并不觉得公婆一定要她来奉养,毕竟陈爱国还有两个兄弟呢。陈爱国是老大,这么些年来没少往家里寄钱,但有什么用,那些钱又有多少用在了她们母子的身上?
    老人爱幺子,陈爱国寄回去的津贴大部分都被老两口花在小叔子身上了,罗月季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但要说陈爱国对罗月季不好,那也不尽然,最起码家里有什么事儿都不用罗月季去操心,陈爱国自己就能搞定。
    骆琦瞅着罗月季,张了张嘴巴,啥也没问。罗月季假装没看到骆琦的欲言又止,和骆琦说起了别的事情。
    两人边走边聊,陈小兵跑到了陆敬军的身边,陆敬军看了一眼他,把他也抱了起来。
    陆念秦和陈小兵被陆敬军一块儿抱在怀里,兴奋得哈哈直笑。
    一行人到了纺织厂。几天没来,纺织厂已经全部修建完毕。一米八左右宽的大门,大门的边上是一间并不大的小屋子,从大门进去,是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的四周都盖了房子。
    因为工期紧张,房子只盖了一层楼,最大的那一幢是车间,与车间紧紧地挨着的是办公室。办公室的边上就是锅炉房与食堂了,而食堂的边上则是一溜儿二层小楼。第二层上面挂着几件晾晒好的衣服。看样子,那便是宿舍了。
    厂长听见有人来了,便领着一个抱着个本子的女人从办公室里出来了。厂长先和男人们寒暄了一会儿,便让女人带着骆琦等人走了。
    走之前骆琦把陆念秦让陆敬军带着,罗月季看她这样,也腆着脸把陈小兵扔给了陆敬军。
    女人带着骆琦等人去了车间。车间里轰鸣阵阵,除了传统的纺织机,还有从外国进口的铁机器,从纺织一厂调来的几名熟练工已经在工作了,见到人来了,他们也只是好奇了一下,便转头回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军嫂们还从来没有来过车间,只觉得两只眼睛都不够看了。
    骆琦也是一样,她迅速地将车间过了一遍,然后在女人的口令下站成一排。
    女人拿着本子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人要答到。每念一个名字,女人都要用铅笔在名字后面画个勾勾,等都念完了,女人把本子放下:“现在听我口令,识字的站我左边,不识字的站我右边。”
    军嫂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当工人为什么还要识字。骆琦却迅速地站到了女人的左边,罗月季紧随其后,之后又有一个军嫂站了出来。
    三人站做一排,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了。女人皱皱眉:“没有人了吗?”
    军嫂中比较活络地一个在女人的右边道:“主任,扫盲班毕业的行不行?”
    军嫂们走在政治的最前沿,前些年也是跟着部队的人上过扫盲班的。然并卵,她们上扫盲班的时候年纪都很大了,学过的东西学了就忘,她们的文化水平最多也就停留在上中下大小和自己的名字阶段了。
    车间主任姓刘,闻言笑了:“不算。”
    那个比较活络的军嫂瞬间就蔫吧了。
    刘主任扬声叫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穿着灰色衣服的女人,让她她左边的军嫂们带到车间里去参观。而骆琦等三人却被刘主任带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厂长的办公室里坐着的男人们外,还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年纪都不大,正在伏案工作。
    “黄干事。”刘主任叫了一声。
    正在专心工作的女同志听到声音,转过头来:“刘主任。”
    刘主任带着骆琦她们三人走到黄干事的面前:“这三个是今天早上来报道的军属同志里识字的,您看?”
    黄干事看了一眼骆琦等人,对刘主任笑着道:“刘主任,你去忙吧,这边我来处理就好了。”
    “行。那我走了。”刘主任说完,利索地回了车间。
    黄干事看她走了,对骆琦三人道:“你们跟我来吧。”
    黄干事从桌子上拿起一份试卷和三支笔,带着骆琦等人到了另外一间办公室:“这是三份试卷,你们都做一做,看一下你们的文化水平。”
    罗月季和另外一个军嫂面面相觑,不明白她们为什么要写试卷,骆琦心思一动,爽快地接了试卷到办公室的空闲桌子上坐下。
    罗月季和另外一名军嫂也很快拿了试卷去边上的办公桌上坐下。
    黄干事找了一张报纸在她们的面前看。
    这个年代的试卷并不难,而且很杂,整张试卷占比例最多的是政治思想。这对于骆琦来说特别简单,毕竟上辈子在体制内,别的不说,思想政治这方面绝对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