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的交杂的剧情就在退伍军人、知识青年、基层干部这些人之间展开,秧苗就是这些人联系的纽带。
退伍军人是专业过来的干部,做事公正、一板一眼,虽然严肃但是却又善良心软。
知识青年给了秧苗很大的助力和帮助。
基层干部里面有好有坏,当然好的肯定比坏的多,毕竟无论任何时候,作品的主题都要求真善美。
大致的剧情就是别人眼中的异类秧苗总是遭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打击,尤其是在大学停课,很多老师、学者等等被打击批·斗之后。
秧苗也以为自己之前的坚持是错的,学习和知识并不能改变什么。
但就在这个时候,她们村子里来了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认同秧苗,劝慰秧苗,鼓励秧苗。
秧苗很喜欢和他们相处,同时也帮助这群对农活一窍不通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闹出过无数的笑话也遭遇了很多的嘲笑和冷眼,最终这些人决定做一些什么让那群顽固愚昧的村民改变想法。
于是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研究,改善了好几种农具,帮助他们更快捷的干活,也初步赢得了认同。
同时也让这群人更加兴奋,决定还要做些什么。
于是他们决定帮助村子致富。
他们千挑万选,最终把目光放在了副业上面。
这个时候农民会干什么呢?
大字不认识,男女厕所分不清,上面来了扫盲队,还要用工分威逼利诱才能答应过去,可以说大多数都是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人物。
他们有着自己根骨里面与生俱来的东西,哪怕是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依旧有不少地方认为读书无用,更别说这个时候的人了。
尤其是上面还有一些“吧啦吧啦”思想的影响下。
当然了,这里说这些有些跑题了。
最终,小说里面的秧苗还有那些知识青年抛弃了大部分和知识挂边的副业,挑选了——
养殖业。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各种困境以及解决办法,最终在他们解决了所有难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生产队的时候却遭受到了拒绝。
他们不相信这些毛都没长齐的学生弄出来的东西,也承受不起一旦出现问题后的损失。
还是转业回来的退伍军人的出现最终解决了这件事情,反正最后就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一个挺长的故事,何雪卿甚至还觉得自己能写到高考恢复。
到时候她就让秧苗参加高考,狠狠来一波打脸狂潮,实在太符合爽文的基调了。
不过这时候还不能这么想,小说的内容也必须保持着红和专。
不能给任何人找到打击和批评的借口。
总之——
就是何雪卿暂时搞定了她的长篇小说,而裴云松也完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出了部队之后的考试。
纯文化课的。
结果嘛……其实还蛮理想的,就是字还是太丑。
何雪卿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严厉的老师,所以在表扬了裴云松同学后,她又非常严肃地说:“裴云松同学,虽然你的这次考试成绩还可以,但是你要知道阅卷老师也是人,人也有审美,不论什么都要分个美丑,一张卷子也是,两张卷子放一起,一张干净整洁,一张乱七八糟,你觉得作为老师更喜欢哪一张?”
裴云松:“……”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何雪卿就说:“肯定是好看的这张对不对。”
裴云松:“……”
然后又说:“人嘛,都有第一印象的,你卷子好看,就算答的不好,老师也会给印象分的,尤其是在语文啊,政治啊这些卷子上面,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裴云松:“……”
裴云松明智地选择了沉默,等着何雪卿继续下去。
何雪卿果然开始:“那我说的肯定是对的啊,所以,你还是继续练字吧,然后——每张卷子扣卷面分五分。”
裴云松呢?
裴云松无话可说。
最近几天,何雪卿都一直处于这种兴奋的状态,裴云松猜测可能是因为她的小日子终于过去了,所以她才会这样,他也已经习惯了。
裴云松默默拿起纸笔练字。
何雪卿的这场兴奋并没有持续很久,第二天就被打击了回来。
她满血复活后又暂时完成了手上的事儿,自然就想着去县城一趟。
一来是补充生活所需,二来也是寄信顺便把在新华书店定的报纸杂志都拿回来。
但是他被生产队长拒绝了。
理由是现在都在忙着麦收,她之前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也就算了,好了还想往县城跑,不可能的,那是躲避劳动。
理所当然的,何雪卿被赶去麦收干活了。
和之前一样,她选择了和裴云松一组。
他们这一组一如既往的处在偏僻的位置,四周的人也不多。
何雪卿干活不算好,但是这几乎快半年的时间磨下来,也算是勉勉强强。
裴云松知道她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也晓得她其实受不了这样的苦,就说:“你去西边地头歇着吧,我来。”
何雪卿有一瞬间的心动,随后抿了抿嘴,摇头说:“算了,我慢慢干好了,要是实在坚持不住,我再去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