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页
    宋曜的眼神停留在沈棠正拿着干树枝的手上,她的手指纤细也很白皙,却依旧能够看出皮肤粗糙,是一双做惯了农活的手。
    沈棠发现宋曜在打量她,她当作没看到,她想着小说里的剧情,想找一点宋曜的戏份,却发现少得可怜。
    她是个路人甲,宋曜连男配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个男酱油。
    宋曜在小说里的戏份少得可怜,几次出现在男主的记忆中,一次出现在女主的回忆中,唯一一次出现就是他的葬礼。
    臭名昭著的暴君,就连亲弟弟男主也不喜欢他,在他死后,丧事是男主操办的,一切从简,男主都没把这个暴君葬入皇陵。
    而是把暴君葬在城郊的某个山脚下,没几天,暴君的尸体被人挖出来鞭尸,最后喂了狗。
    男主男配得知这个消息后,只觉得畅快。
    沈棠不知还是太子的宋曜做过坏事没?但从女主的回忆来看,暴君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她从山洞里捡了他,暴君肯定会报答她。
    “有吃的吗?”宋曜本不想开口,奈何肚子叫个不停。
    第2章
    沈棠诧异,她看向他,只觉得这暴君唇红齿白,粉粉嫩嫩的像个瓷娃娃,想必他小时候就长这样,书里说过他长大后极其俊美。
    她指了指不远处木桌上摆放着的几个红薯:“有红薯。”
    红薯早就凉透了,香味也淡了,上面的草木灰早被沈棠吹干净。
    宋曜点点头:“谢谢。”
    他个子矮小,走到木桌旁,费了一番劲才拿了一个红薯下来。
    另一只小手仔细去了皮,咬了一口红薯肉后,许是长久没进食,宋曜竟觉得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红薯很快被他吃完了,他又吃了一个,边还小心谨慎看沈棠一眼。
    沈棠正专心烧火,但是眼角一直偷偷瞄宋曜,在宋曜吃红薯的这几分钟里,沈棠想到了和宋曜相处的方法,只把他当三岁的孩童看待,不想这身体的人其实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她有点害怕太对暴君恭敬让暴君生疑,从而屠村,书里他没少杀人,有次有个宫女不小心洒了一点茶水在宋曜的衣裳上,就被宋曜拔剑杀了。
    想到此,沈棠有点后悔捡他了。
    宋曜吃了两个红薯就饱了,他四处看了看,没找到水在哪里?又看沈棠:“我想喝水。”
    沈棠往灶里塞了几块大木柴,她起身,两只手在衣裳上拍了几下后,去靠墙的木柜里拿了个深褐色的木碗。
    茶壶也是木头做的,摆放在木桌上。
    沈棠倒了半碗茶水给宋曜:“喝吧。”
    已是初冬,家里依旧喝的凉茶水,沈棠也想喝开水,只是这里没有开水壶,她大冬天喝着凉水慢慢就习惯了。
    宋曜接过碗喝了一大口,也不知这放的什么茶叶,甘甜清香,茶味醇厚。
    宋曜想,离开村子前,他得从这家买点茶叶带走。
    等宋曜喝完茶后,沈棠把木碗放回原处,她坐在那个小板凳上重新烧火。
    外面寒风呼啸,屋子里似乎更冷,宋曜站了一会儿,感觉两只脚冷得像冰块。
    他拿了个小板凳放在沈棠旁边,坐下后伸出两只白嫩的小爪子烤起火来。
    他不是多话的人,沈棠不和他说话,他也不说,只想着以后一定要报答这女子,多给些钱财。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爷爷奶奶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
    村子里什么事情都传的快,没有秘密,还在田里干活时,两个老人就听人说沈棠捡了个俊娃娃当弟弟,沈道木家有后了。
    沈道木是沈棠的父亲,她两岁时父亲得病死了,过了两个月,母亲改嫁去隔壁村子,沈棠就由爷爷奶奶养育。
    因为沈棠是个女孩子,经常会有人说她爹绝后了。
    这不捡了个弟弟回来,大家都觉得她家终于有香火了。
    沈平安进了屋,把锄头放下后就朝着沈棠的方向喊:“棠棠,你弟弟呢?”
    沈棠应道:“我旁边烤火呢。”
    宋曜听到他们两人的对话,精致的小脸一阵红一阵白,差点就要大喝一声放肆。
    只是想到如今他的处境,硬是忍了下来。
    沈棠的奶奶张小莲后面进来的,她关好门后就急切跑了过来,几步跑到宋曜面前就把他抱在怀里,吧唧一口亲在他脸上:“我的乖孙子。”
    宋曜剧烈挣扎,只是小胳膊小腿的,村里干活的女人力气并不小,挑着一担稻谷都能跑起来。
    不管宋曜怎么抗拒,就是挣脱不开张小莲的怀抱,相反被她亲得满脸都是口水。
    宋曜眼里都要喷火了,这个农妇,他以后一定要杀了她!
    张小莲亲够后,终于放下宋曜,然而,宋曜双脚还没沾地,又被沈平安抱入怀中。
    沈平安今年不过五十二岁,长年劳作风吹日晒,看起来像是六十多岁的人,脸上布满皱纹,头发花白,皮肤黑黝黝的。
    沈平安没亲宋曜,抱着他打量好几眼后就放下了。
    一得到自由,宋曜就躲在沈棠身后,两只小爪子紧紧揪着沈棠的衣裳,白嫩的小脸蛋埋在沈棠的背上,使劲擦着他脸上的口水。
    这个女人似乎正常点,跟着她安全些。
    见此,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弟弟喜欢你呢。”
    沈平安也笑,他看的出来宋曜不是他们村里的孩子,这么白净可爱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帮着宋曜找父母,村里人都没这个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