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2页
    刚才店里来了两个行脚僧人,在这里讨斋菜吃。
    广西这里虽然是汉僚杂居之地,但是信佛崇教的人很多,城内外寺庙遍布。这些僧人时常在城内外走动,祈求施舍。
    就在高会去厨房给他们盛饭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和尚俯身到邱子晋身边,将覃公公将要莅临的消息告诉了他。
    原来这两个人不是和尚,而是东厂的番子乔装打扮的。
    稍后,两人拿了装满素菜和白饭的钵盂,对邱子晋行礼后,转身离开。
    除了告知他们覃公公的消息,两人还带来一个情报。
    王家的两位姑娘,已经被他们在城郊拦下。至于如何处理,还要问一下万镇抚的意思。
    涉及到锦衣卫和东厂内部机密,这回没办法让梅千张旁听,万达打发高会和他去汪府给汪直问好,看看小家伙到底有没有事儿。
    听到又要去汪家,梅千张表情复杂,不过也没有拒绝。收拾了一下后,跟着高会一块去了。
    “陛下居然会派覃公公出宫,不会是军情有变吧?”
    万达趴在桌子上,忧心地问道。
    “不排除是用兵的方略有所调整……我们呆在浔州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他们之中,杨休羡最有经验。
    覃昌这样身份的宦官离宫,朝廷内部必然将会有大的举动。
    “幸好我们运气好,已经掌握了最重要的一部分情报了。”
    万达将账本从怀里掏了出来,一本本放在桌子上。
    “如果这个账本没有错的话。浔州的问题就大了。”
    把两位王小姐的问题先放到一边,众人粗略地看了一下这五六本账本,表情沉重。
    王员外的生意果然不是特别“干净”。
    应该说是很“不干净”。
    王老爷说他城外有良田万顷,应该不只是水田稻田,还包括了很大一部分山地。
    而城外的山地,世代都是僚人的家园。
    要知道,从洪武三年开始执行的“开中法”,其最初的目的,是因为边军疾苦,缺粮少盐。为了鼓励盐商们将粮食运到边境,补充当地粮草,换取盐引的良法。
    正所谓:中盐之法,军守边,民供饷,以盐居其中,为之枢纽,故曰开中。(《明史》)
    虽然这条法令在执行了没多久后,就开始有些荒腔走板,从运粮变成了在驻军旁边种粮。
    不过好歹也因为这样,开垦出了边疆的大片荒地,解决了民生问题。
    尤其是河套地区,辽东辽北,乃至靠近漠北的广大区域。
    原本因为连年战乱,百姓四处逃荒,良田荒芜,人烟稀少。有些则干脆自古都是无人开垦的荒地。
    把这些地方开垦出来,完全符合孔子他老人家说的那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费。”
    虽然有明朝有驻军戍边,屯兵种地的传统,但毕竟军队的能力有限。
    建国之初,几个重要的边城都没有办法恢复农耕和商业流通,不利于边境发展和人口增长。
    有了这些盐商在当地屯田,招募农民耕种,又源源不断地将内陆的各种茶叶、布匹商品带到边境,很快就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几年下来,至少在北边的几个卫所,商屯都经营的挺不错的。
    要说有什么问题,问题也很明显。
    北边那边,发生的最多是所谓“占窝”——就是皇亲,勋爵,宦官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势力,买通户部,将本该发给商人的盐引,批给他们。然后再由他们,转卖给盐商,先赚上个一笔。
    如此一来,商人们势必将会在当地大肆剥削。甚至同时从事私盐贩卖,边境走私,以求尽可能地弥补其中的损失。
    不过北边那边空地多,虽然“开中法”在那里实施的有些不对劲,好歹没有和当地的牧民抢地。只是“占窝”,没有“占地”。
    但是西南这边却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土人们刀耕火种,在这里可是种了几百年的地了,边境的田地并不是无主荒田。
    王员外应该是通过一番运作,将当地土人有主的熟田,改名换姓,弄成了“商屯”。
    一边是贵戚“占窝”,一边是商人“占地”。
    这“开中法”的弊端到了广西这里,等于两头全占了,岂能不出事.
    “果然是‘京中有人’。”
    这么多账本里,有一本是专门记录和顺天府,应天府的各个世家大族还有官员应酬往来,利益交换的簿册。
    “不愧是两淮盐商,南京的这些勋贵们,就占了一半以上。”
    杨休羡粗略地翻开了一下,就眉头大皱。
    邱子晋正在抄录别的账簿,也是边抄写边叹气。
    为了不打草惊蛇,等他们将这几本账本抄下之后,还要让梅千张把这些原样送回去。
    大明朝实施的是所谓“两都制”。
    自从永乐大帝朱棣将大明的都城,从南京应天府迁移到了北京顺天府后,原来的很多老朱家的亲属们,以及当初经历了胡惟庸案和靖难之役还活下来的开国功臣的后裔们,被留在南京养老。
    北京顺天府有的六部,国子监,督察院,宗人府,这些南京应天府全部都有。除此之外,南京还有镇守太监,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还有一个所谓“参赞机务”。看起来气势十足,完全可以和北京分庭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