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页
    宋缘打断费临道:“为什么,你写的剧本我是真的喜欢,我也喜欢拍成电影。阿临,相信自己的能力。肥水不流外人田,我身边有好的剧本,还能写出我想要的剧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要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所有的流言蜚语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费临也是口是心非,他心里也为自己能够宋缘写剧本而高兴,他也喜欢陪在宋缘身边,和宋缘一起工作,只不过他不希望因为自己让宋缘受到无妄之灾。
    宋缘也是了解自家男朋友的性子的,见费临没再开口,就把这事翻篇了,不过对于网上随意造谣,还是让工作室出面发了律师函,真的是让那些造谣一时爽的人尝试了一下当年被宋缘律师函笼罩的恐惧。
    电影已过审,宋缘接下来关注的是在电影定档以及宣传上。
    游悦拒绝出演后就进了另一个知名导演的剧组,她是女二。可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尤其是在知道最后殷妙彤一人分饰二角,她时不时关注着宋缘这部电影,宋缘的电影定档上映后她也买票去看了。
    看完以后更是神色恍惚,她不觉得自己的演技比殷妙彤差,可是在宋缘的镜头下,殷妙彤似乎是脱胎换骨似的,
    宋缘的这部电影引起很大争议,或者说宋缘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引起争议。宋缘的这部电影的两个主人公,也就是殷妙彤一人分饰二角扮演的母女,让观影的人多数分成了两个阵营。
    母女俩在外人眼里都是成功人士,母亲是知名的教育专家,女儿从小成绩优良,多才多艺,名牌大学毕业,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百万,最后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事业爱情双丰收。
    可女儿醉心事业结婚后仍旧没有生子意愿急坏了身边人,母亲找来女儿谈心。母亲不管在外还是在家都是得体打扮,教育女儿也是循循善诱,女儿谈及现在事业为重,正是事业上升期,不愿意错过,言语之间也已经充满了烦躁。
    母亲谈及为了女儿着想,年纪越大生孩子越危险,等女儿生下孩子长辈也可以帮忙教育。女儿一听这话,更是不愿意想也没想的拒绝了,母亲看出女儿似有心结,想要帮女儿打开心结,女儿不愿意多提及,两人不欢而散。
    后来母亲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一个女人的攻击,幸而有身边人及时制止,母亲受了惊吓休养在家,女儿去探望母亲,询问事情经过。那个女人是一位家长,听了母亲的教育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哪知道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跳楼自杀了,那名母亲也因为陷入了疯狂,认为是母亲的教育方法才让她的孩子自杀。
    母亲虽体谅那个女人的伤心,可是绝不承认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问题,因为她的亲生女儿就是证明她教育理念成功的最好证明。
    母亲认为是那位母亲肯定不是按照她的教育方法来的才会导致今日的悲剧。她的教育方法没有错,每年有多少父母感谢她,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才会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子女。顺便劝女儿早点生育,趁她还有力气的时候还能帮忙教育孩子。
    这句话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身边人给的压力,职场上的压力,女儿似崩溃,又似解脱的道出她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就是不想成为像她一样的母亲。
    母亲的教育方法的确让她成为一个在外人眼里看来是一个人生赢家,其实她却觉得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自己从小到大一切都按照母亲的规划来,没有自己的爱好梦想,懂事这个词明明是一个褒义词,可是在她这里却成为了一把利刃,把她身上母亲不满意的地方一点点割去,可就算心里有多难受,多受委屈,她都要懂事的想,母亲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够给母亲添麻烦,母亲这是为了自己好,不能够不懂事。
    自己有时怀疑自己自己的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是不是所有的懂事只是自我感动而已,母亲只是把自己打造成了昭显她教育理念的产品而已。
    母女之间似乎有很多亲密美好的回忆,可更多的是她知道母亲希望自己做出什么反应,她才做出什么反应,更多的是想让母亲高兴。让母亲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她得奖或者考取优异的成绩后,她站在领奖台上领奖,台下的母亲在众多家长的羡慕簇拥下宣传自己优秀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等到自己要孕育一个小生命的时候,她退缩了,她无法确认自己能否做一个好母亲。自己是否也会变成像母亲一样,为了孩子好,去逼孩子成为另一个自己。
    而女儿这些话在母亲耳里就是女儿也认为母亲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母亲为这场莫须有的指责而感到痛心,今日女儿的成功她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心血,最后反倒成为她的错过,母女二人爆发了一场大战。
    母女二人陷入了冷战后,身边的亲朋好友苦口婆心,劝女儿想想母亲为女儿的付出,母亲都是为了孩子好的理由劝诫。在母亲因高血压住进医院的时候去探望了母亲,母女俩默契的翻过这一篇章,似乎母女关系一如往常。
    女儿的丈夫没有想过女儿压力,反而在女儿为暂时没有做好母亲准备表示理解,为女儿挡住了不少亲戚的压力。不过一次意外怀孕打破了所有计划,看着丈夫欣喜的眼神她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女儿因为怀孕请产假,再回公司也发觉在事业上很难再有晋升机会,有些力不从心,更多的是把关注放到女儿身上,她希望自己女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慢慢的,等女儿进入了学校,她似乎忘记曾经对母亲的指控,慢慢的,开始成为像她母亲一样的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