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页
    “那行。”许晨阳做主了,“这三个小家伙放我家吧。以后谁家要抱养,再说。”
    宋楠楠叮嘱道:“那你把猫放院子里,门窗要锁好。不然你家的卤菜肯定得遭殃。”
    解决完小猫问题,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外面露水重,四人又回许晨阳家客厅看了半集《花木兰》,这才各自散去。
    临出门的时候,林安将新概念英语塞给宋楠楠,强调了一句:“不着急,你慢慢看。”
    宋楠楠只拿了一本:“我先啃这本,我英语底子差。”
    舒方圆立刻扯着嗓子喊她妈。她不要听宋楠楠说话了。他们这些成绩好的小孩最虚伪了。
    宋楠楠上楼,跟舒母擦肩而过,还听到舒妈妈追着林安强调一定得把他安全送到家。
    少年尴尬地强调:“阿姨,不用了,我是男生。”
    舒母却坚持的很:“男孩子又怎么了,要送的,还是要送的。”
    哎哟,舒妈妈也是宝藏妈妈啊。居然知道这世道男生也很危险。
    宋楠楠哼着小曲回房间,摊开好不容易弄来的英语书开始听着配套磁带抄写。
    啊啊啊,没啥好办法。她这人又不聪明,唯一能做的就是死记硬背了。
    宋楠楠抄了一个礼拜的书,宋晴就吵吵着受不了了。她一大早起床上厕所,就听见屋里头有动静,感觉跟进了贼一样。
    宋楠楠知道这人三天不作妖就浑身不自在。于是她毫不客气地怼回头:“谁让你不给我钱买书来着,像我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只能抄书。”
    宋晴跳脚:“谁穷了?你说谁穷来着。我才不穷呢!”
    说着,她气呼呼地摔门进房去了。
    宋楠楠也不搭理她,自己去厨房盛粥。现在她早睡早起,每天早上的粥就归她煮了。反正米是前一天晚上泡好的,她只要插上电饭锅的插头就好。
    宋奶奶正在厨房里头炒小菜。肉早吃完了,她就用猪油渣跟酸菜一块儿炒。健不健康宋楠楠不知道,不过她得说这个配粥喝妥妥的一绝。
    老太太偏心眼子,又开始说宋楠楠:“你就不能让着点儿你妈。你妈的脑袋瓜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能。”宋楠楠斩钉截铁,“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她怎么不让着我?”
    老太太震惊了。还宝宝?这都是什么妖魔之言。
    主卧室门“砰”的被推开了,宋晴气呼呼地冲出来,手递到宋楠楠面前:“给你。”
    宋楠楠震惊了:“晴晴,这是你买化妆品的钱啊。”
    宋晴因为精神有问题,所以厂里一早给她办了残疾证。她把证挂在人家厂里头,每个月能那个几百块钱。加上热电厂早早给她办的内退,所以另外也有些退休工资。这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每个月下来差不七八百块钱。
    简单点儿讲,可以理解成是吃空饷,而且一吃就是两份。
    平常宋晴这钱基本上花在化妆品上了。她爱美,除了贴男人外,也就在这方面舍得花钱。
    “哎哟,就我妈的天生丽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哪里用化妆啊,素颜就秒杀一大片。”
    面对金主,宋楠楠狗屁的节操。她立刻对着宋晴笑得跟朵花儿似的,“谢谢你了,妈。”
    有了这钱,书店的参考书还不是由着她挑。最好再买两张英语碟片,英文小说那种。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一学年的任务,就是把英语拿下来。
    哪知道宋晴立刻嫌弃地挥手:“你离我远点儿。看到你的丑脸,我就心情不好。”
    她上下打量宋楠楠,越看越看不下去,“像你这么丑,也就只能多读书了。不然以后可怎么办哦。”
    宋楠楠从善如流:“像你脑袋瓜子这么不好使,还不好好学习。现在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哦。”
    宋晴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告状:“妈,你看看她。我就说不要养她嘛。”
    “好了好了。”宋老太太头痛,赶紧打圆场,“你真不要买化妆品了。”
    “不要!”宋晴气呼呼的,“阿风都不打电话给我。哼!他肯定跟那个狐狸精好上了。”
    宋楠楠跟宋奶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四个大字:谢天谢地。
    吃过饭,宋楠楠生怕宋晴会突然间改主意,把那七百块钱再要回去。她赶紧跟宋奶奶打了声招呼,就直接兜里揣着钱,肩上背着包往书店去了。
    到了楼底下,她敲门问许晨阳:“要不要一块儿去书店逛逛?应该有不少新书。”
    许晨阳惊恐地差点儿直接伸手捂她的嘴巴,一个劲儿地作揖求饶:“你放过我吧,大姐。我现在练习册都做不完了。”
    职工子弟学校跟宋楠楠上辈子的初中差不多,基本上每科都有本《课课练》,然后还配一本课后练习册。摸着良心说,这个任务量已经相当够可以的了。
    宋楠楠没勉强他,只问他借电话:“那我问问舒方圆。”
    许晨阳父母一早出门卖肉夹馍还没回来。宋楠楠直接进门打电话问舒方圆要不要去书店。
    小舒姑娘倒是相当给面子,立刻满口答应。
    主要是这十一长假,她爸妈也不上班。她留在家里头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连《少年包青天》都没得看。
    舒方圆泄气:“还不如不放假,跟你们待一块儿呢。”
    宋楠楠没意见:“那你把作业带着呗,等从书店回来,咱们还上许晨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