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把蜡烛在手指尖像转笔那样转着:“外面小户人家点蜂蜡猪油做的蜡,腾腾地冒黑烟,这种细白蜡都是宝贝,咱有的用就不错了。”
白蜡树,蜂蜡,猪油……要能开采点石油多好呀?汪直正胡思乱想着,只听“啪嗒”一声,张敏转笔失手,宝贝蜡烛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截,只剩棉线烛心还连着。
“你拿回去点火把断茬烤烤,粘上就成了,实在不成……就分两截用吧。”最终张敏也没舍得再拿根新的给他。
第29章 首个古代年 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是汪直……
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是汪直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难免觉得到处都很新鲜。
他记得前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因为那种名叫“夕”的怪兽害怕红色,所以家家户户贴上红春联和红窗花来驱邪,如今才知道,连这都是骗人的,或者说,是现代人附会的典故。
他所在的这个时候,明朝中叶,还根本没有过年贴年红的习俗。
没人知道“春联”是神马玩意,各处门户两侧挂的不是对联,是桃符。桃符长二三尺,宽四五寸,用长条桃木板雕刻彩绘而成,彩绘里面当然也包括红色,但不是主色调,有的桃符还根本不上色,只保留木板本色。
上面的内容也不拘于对联,有的写吉利话,有的没有字,只画上狻猊、白泽等象征祥瑞的神兽——汪直觉得那些瑞兽个个面目狰狞,一点也看不出祥瑞的意思,说是用来吓鬼的还差不多。
除了桃符之外,每座门外还会摆放“炭将军”,这在汪直看来也是个新鲜玩意。
宫里冬天都用炭来取暖,烹调饮食则用煤,紫禁城后面的景山被称作“煤山”,就是因为那边产煤。宫人们用的炭叫“红萝炭”,每根长尺许,直径二三寸,用专门的红漆大筐盛放,已经算是比较高级的炭了,但还有种更高级的名叫“兽炭”,镂雕成兽形,专供三宫六院的侍长用。
汪直在万贵妃屋里见过了兽炭,一根根炭的两头被雕出猫头、虎头等形状。他觉得很不理解,都是要被烧掉的一次性物品,竟然还要费劲镂雕?宫里的劳动力可真宽裕!
不过这种镂雕的炭烧起来时,那些兽头的眼睛和嘴里都会冒出火光,就像活起来一样,确实有一定的观赏性,大概这就是富贵闲人们追求的效果。
其实,即使是高档的兽炭,燃烧的时候还是会有少量烟气,闻久了会觉得口鼻干燥,甚至会头晕。
当初皇长子刚过世那时,汪直就听孙绍他们议论过,屋里烧炭的烟气大人还好抵受,不满周岁的小孩子却难,被熏一熏就容易生病,可是不烧炭又会太冷,小孩子也容易伤风,所以初生的小孩头一年过冬最危险,最容易夭折。这一次皇长子过世,很可能就和烧炭的烟气有关。
汪直觉得古人就是对伤风感冒格外惧怕,其实屋里有火炕,宫室地下还有地龙,他觉得室内不烧炭也是足够暖和的。像他们烧的红萝炭比兽炭烟气更大,他嫌呛得慌,就常在夜间睡觉时把炭盆熄了,多盖床被子也就不冷了。但其余的人都宁愿忍着呛也要烧炭。宫室里更是要烧得温暖如春,连棉袄都穿不住。
当然这也难怪他们,他还记得现代有早结婚生了小孩的同学就曾说过,小孩子很容易感染肺炎,寻常的感冒咳嗽,很可能没两个星期就转成肺炎了。在古代没有抗生素的时候,肺炎就是绝症,人家对伤风感冒怕得厉害也就很好理解了。在可能呛死皇长子的时候还要坚持烧炭,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总之这时的小孩子就是冻着可能夭折,捂着也可能夭折,想健康长大实在不容易。
汪直为皇长子和万贵妃唏嘘了一番。
除夕之前,宫里无论侍长还是下人的居所,各处门户之外都会放上一根炭,用金丝彩带束着,就是“炭将军”,也是驱邪之意。各宫院门口的炭将军是兽炭,宫人下处门口自然只能放红萝炭了。
今年还有一件和炭有关的事是汪直没想到的。用作炭将军的炭是二尺长的,平常烧的炭是一尺长的,所以摆炭将军的炭需要另外发放,不是随便拿一根就行。
尚宫局的司簿司管着薪炭发放,这时就也管着每个门户发一根长炭的差事。发到孙绍和刘合住的那一屋时,偏赶上一根断了的。大过年的,迷信的古代人都不愿凑合,孙刘二人就跟司簿司的人交涉,想再要一根,那边的人却不愿给,明摆着是想要他们出钱。
该发的东西干嘛花钱呢?孙刘二人不愿出钱,那边的人就坚称都发完了没有了,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孙绍说了句“昭德宫的汪直小公公原来就在我们隔壁住,隔三差五还回来找我们玩呢,回头我们托他替我们来要好了。”
司簿司的人听后立即换了张脸,笑呵呵地说愿意把自己留的一根让给他们。
这是事后孙绍和刘合他们当笑话讲给汪直听的,汪直才知道,敢情自己的面子已经有这么大,都可以抬出来唬人了。
这次见面,汪直顺嘴将梁芳来“和解”的事也对几个老街坊说了。这几人却不像张敏那样乐观,听后都劝他不要掉以轻心,这事可不说明梁芳就放下纠葛愿意和解了。
年纪最大的胡顺更是忧虑道:“你想想,梁芳越是趁着你风头劲的时候来巴结你,才越显得他心里把你们往日的纠葛看得重。他正是知道恩怨没那么容易一笔勾销,才要这样稳住你,怕你先去找他的麻烦。实则皇爷此举反倒是惊着了他,将来他说不定更要加紧寻机对付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