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页
    秦南说道:“烧死了好多牲畜,不如我们派人拉回去吧!”
    秦道川说:“那不露了馅了。”
    大家皆笑了起来,秦南说道:“我不是觉得可惜嘛!”
    秦道川看看天色,接着说道:“今晚可能会下雨,火烧不了多久,我们尽快回撤!”
    第二日,草原深处的王庭,锡陀听了回报,奇怪的问道:“你确定东西一点没少?”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便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几天,部落里争吵不断,被火烧了的说什么都不肯再回去了。
    家当都烧光了,火烧死的牲畜,被夜晚的雨水一淋,再被第二日的太阳一晒,早已布满蚊蝇,哪里能吃。如今要他们回去,难道只骑着马在草原上晃荡就行了吗?纷纷要其他部落援手。
    大家本来就是合纵连横过来的,哪有什么一体之心,每日里争争吵吵。
    图瓦尔只顾躲在营账中与美女调笑,只将这事尽数推给锡陀处理。
    锡陀想了几日,决定主动出击,以改变目前部落的现状。
    第41章 交锋
    锡陀将此决定告知众人的时候,大家皆是蠢蠢欲动,自满鲁死后,图瓦尔不愿打仗,选择依附母族,食人牙侩。
    他们这些人只能到处打打秋风。
    所以锡陀说“永恒之火终将燃遍东方大地”的时候,他们前所未有的团结。
    如今秦家大军已经退去,正是进攻的好时候。
    再者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当初说好的,是要去莫城、库古、乌巴过冬的。
    锡陀点起祭台,口中念念有词,参拜日月之神,得神明指示“举事而候星月,月盛而壮”,此乃吉象,说道:“天地有道,取利东方。”
    仍像往常一般,兵分三路,侵扰莫城、库古、乌巴三地。
    秦道川看完军报,站在地图前沉默不语。
    到现在他也没明白这个锡陀真正的用意。
    以前的满鲁直接而干脆,到了每年秋收之季,必来抢掠,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够就三次。
    如果这次鞑子齐心协力共击一地,等援军到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损失。
    这样小打小闹是为了什么?
    这个锡陀当真是稀奇古怪,不明白内情的还当他是想消耗掉其他部落。
    秦道川眼前一亮,莫是真是如此?
    再一想,觉得不太可能,因为他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对他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那他在算计什么呢?
    如果不是算计自己人,就是在算在秦家军。
    如此这样便想得通了。
    他先是到处点火,弄成大兵压境的假象,朝廷得了军报,才会大张其鼓的发兵。
    到了北地,一场大战未有,粮草消耗无数。
    如此灰头土脸的回去,任谁都不愿意,必会在此候着。
    他兵分三路,秦家军就得分成三路去救援。
    他做为主帅,必定会镇守在莫城。。。
    对莫城,主帅——他是针对他来的。
    这个锡陀从未听说过,为何单单对他如此上心。
    秦道川想到自己在北地这几年,杀过满鲁,杀过几个部落首领,其他的更是无数。
    祭司——对,就是那个祭司。
    据秦道川对鞑子的了解,祭司通常由上一任祭司临死前以上天之命指认。
    这个锡陀能顺利接了祭司之位,说明他与上一任祭司一定有关系。
    他怎么猜到是他杀的呢?
    难道鞑子的祭司真能通灵,灵魂将杀死自己人告之给新任的祭司?
    这个新任祭司锡陀自知单打独斗不是对手,就编出一个“永恒之火必将燃遍东方大地”的说辞来召集帮手,只等着我因为应战不利,谎报军情而被丢了官职,再蒙骗接手之人,给我加个里通外国的罪名,他就大仇得报了。
    好手段。
    看来他是做了不少功课的。
    想到此,秦道川召集众人,将自己的猜测和盘托出。
    众人皆说,若是真的,还真是有些棘手。
    秦道川与众人商议以后,写成简报上报朝廷。
    在等待朝廷回复的时间里,找准了三路人马里的最强的部落设伏,地点是库古。
    他先是佯装兵分三路前去救援,自己实则带着一路人马从乌巴绕道库古,等在鞑子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等秦副将带着人马将鞑子赶到此地时,他已经赶到并埋伏了起来。秦东带着人直接从莫城赶到河谷――鞑子回王庭的必经之路。击杀最后的逃兵,总之,必须全歼此路兵马。
    战斗结果还算顺利,不过因为对方战力强悍,秦家军也损失不少兵卒。
    秦副将大腿伤了经脉,恐怕以后不能再带兵了。
    秦副将看着秦道川和秦东等四人,说道:“没事,不是还可以走镖吗?比起那些死了的,强多了。”
    此战之后,鞑子纷纷后撤,北地暂时恢复了安宁。
    朝廷得此捷报,命秦道川班师回朝。
    鞑子王庭,锡陀送走了刮分完被歼部落财产的部落首领,盘坐在祭坛中央,眼神狠厉的盯着前方祭台,口中念念有词。。。
    第42章 琐事
    秦道川回到京城时,冬月已经过半,老夫人与贺诗卿均出城相迎,若舒却不见踪影。
    秦道川去兵部交割后,回到府中,贺诗卿已在二门外等候,原来宫中已传来旨意,当晚皇宫设宴,为秦道川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