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年小谢氏从魏国公府偷拿出去给了谢家的,这些原本是属于魏国公府的一切,最终还是回到了魏国公府。
徐琳琅不缺银子,收到了谢家还的银子,徐琳琅把这些银子捐给了贫苦的百姓,就是这些得了徐琳琅银子的贫苦百姓,在朱棣靖难之时,给朱棣帮了大忙。
有百姓偷偷给陷于困境的朱棣的人马指路,被问及姓名,那人只回答他是受过燕王妃徐琳琅救济的贫苦百姓,如今这样,是报恩了。
谢家一家失去了所有,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谢老夫人大骂两个女儿不孝顺。
恰在此时,徐琳琅给了谢家一家城外的一间瓦房,几亩薄田,勤勉一些,也能温饱。
谢家一家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还对徐琳琅给的田地屋子嫌嫌弃弃,嫌屋子不够大、不够好,嫌田地太少,位置不好,况且徐琳琅给他们田地,不是让他们种地吗,他们是什么身份的人,怎么能种地呢,谢家一家人直骂徐琳琅恶心人。
可是不住在这里就得露宿街头,不种地就得沿街乞讨。
谢家一家人,只得骂骂咧咧的种起了菜和庄稼。
后来谢家知道徐琳琅要和朱棣去濠州种田,直骂这是因为徐琳琅给他们农人瓦房和薄田的报应。
谢老夫人逢人便说,没过几日后,来了一队官兵,说是魏国公说了,谢老夫人既然嫌弃,那魏国公府便代徐琳琅收回这不值钱的瓦房和几亩薄田了。
谢家一家原本还能靠着这些勉强糊口,如今连这也失去了,便只能流落街头。
谢老夫人心一横,这魏国公府权大势大,自己告他不孝也告不倒,拿他没办法,可是大丫头嫁的却是个商户,好欺负,只要找到大丫头,去衙门一告状,保证大丫头得好吃好喝的供着她们。
谢老夫人心一横,当掉了仅剩下的玉镯子,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去找大女儿。
徐达得了消息,道:“她们若是想去找就让她们去吧,找到找不到,都是她们的命数。”
“我本不想做的这么绝,但是她们诋毁诅咒琳琅,我是断容不下她们一家的,往后,她们便自求多福吧。”
姜宁道:“人若勤勉些都不至于饿死,怕就怕好吃懒做。”
谢家一家迈上了找大谢氏的路,长路漫漫,大谢氏不知在何处。
逐渐,谢家一家,也不知在何处了。
--